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疗效.方法82例年龄85及以上高龄阵发性心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39例)、普罗帕酮(21例)和索他洛尔(22例),分别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进行复律治疗.结果3患者服药后48h内有效率分别为96%、35%、17%,差异统计意义.1随访有效率分别为86%、25%、1l%,差异统计意义.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5%、10%,差异统计意义;胺碘酮严重不良反应多见.结论3种药物中胺碘酮治疗高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疗效最佳,但不良反应明显,其他两种药物有定疗效,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标签: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索他洛尔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肝硬化患者不同类型食物胃排空时间及其与m清NO水平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实时超声法和放射方法对3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级9例,B级13例,C级8例)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食液体和半固体食物后胃排空时间进行测定,并测定其空腹血清NO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47.3±6.9min,而进食10mm小钡条和半固体标准餐混合物后胃排空时间6.9±1.9h;健康对照则分别为26.4±5.3min和4.7±1.1h。血清NO浓度患者与对照组分别为67.9±7.3umol/L及48.8±6.2umol/L,差异均有统计意义。而ChildA,B,C三之间差异统计意义。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不同类型食物胃排空时间均有延迟,NO在动力延缓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实时超声法和放射方法简单有效。

  • 标签: 胃排空时间 肝硬化患者 固体食物 血清NO 同类型 老年
  • 简介:患者,女性,73,因‘持续背痛12h”,于20178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2h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背痛,无明显胸闷胸痛,伴冷汗,持续不缓解,至外院就诊。心电图示:(1)心房颤动;(2)ST段抬高(IavL,V2-V6呈弓背型抬高0.7mV);(3)V2-V4呈rs型.r波≤0.1mV,予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负荷剂量口服后转至我院就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非瓣膜性房颤 栓塞 冠脉 ST段抬高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基因表达,寻找对于胸水良恶性鉴别具有诊断意义基因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15例老年肺炎患者旁胸腔积液(A)和21例老年肺癌患者(15例腺癌,5例鳞癌,1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B),分别提取各组标本总RNA,再经过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各组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FoxM1基因平均相对含量明显高于A(925.014±103.999)w(244.354±43.429),P〈0.01)。结论FoxM1基因表达量在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明显高于老年肺炎旁胸腔积液,对胸水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老年 肺癌 肺炎 胸腔积液 叉头基因M1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方式,研究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与CKD之间相互影响情况。结果CKDⅠ~Ⅴ期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72例。CKD主要并发疾病依次高血压(69.0%)、贫血(44.2%)、高血脂(43.4%)、心脏疾病(41.9%)、糖尿病(30.2%)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降低和高血压CKD并发CVD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脂、年龄增加皆为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结论GFR水平降低、高血压、CRP水平升高、高血脂、年龄增加为CKD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现CKD并发症和严重程度,重视各种危险因素对CVD和CKD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测定在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诊断作用.方法符合(E/A比值〈1,pro-BNP〉220pg/mL)心衰患者100例,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分别测定sST2、pro-BNP、超敏TN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收缩功能正常心衰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高于对照,P〈0.01;(2)收缩功能正常心衰,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NYHA)分级增加,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逐渐升高.NYHA分级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3)收缩功能正常心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VDD)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E/A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负相关;(4)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共同参与了心衰病理、生理过程,对心衰尤其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ST2 PRO-BNP 超敏TNT 收缩功能正常心衰
  • 简介:肿瘤发生发展与肿瘤宿主免疫状态,尤其是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免疫抑制物质,肿瘤坏死因子(TNF)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重作用,临床常用以上两指标作为多种疾病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作者对6H例老年消化遭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和丁NF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对老年肿瘤患者病情和疗效判定方面的临床意义

  • 标签: SIL-2R 老年人 血清 TNF 临床意义 肿瘤患者
  • 简介: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病,是种进行神经元退行变疾病.在分子水平上,神经元退行变是正常神经元处于逐步按程序进行凋亡过程中阶段.凋亡神经元是不可逆但处于凋亡过程中神经元存在不同程度可逆.这是我们研究神经元退行变疾病理论基础.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发病机理 神经元退行性变 凋亡神经元 分子水平 不同程度
  • 简介:目的调查中风老年患者智残期望寿命和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可能发生时间,并探讨中风患者智能障碍发生与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关系.方法采用寿命表法来计算老年中风患者智残期望寿命和日常生活能力期望寿命,分析老年人中风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中风患者智残、中重度智残、重度智残三期望寿命及其特点与无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中重度、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三期望寿命及其特点大致相似,并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智残期望寿命是评价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老年人 中风 无智残期望寿命
  • 简介:嗜酸细胞食管炎(eosinophilicesophagitis,EoE)是种慢性由异常免疫或抗原介导食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病理上以嗜酸细胞浸润特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11更新指南中强调了EoE是具有临床病理特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是种多基因异常疾病,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慢性Th2型炎症性疾病,由于大部分患者有食物不耐受、过敏史或过敏家族史,变态反应为本病发病重要环节,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分别阐述EoE发病机制。

  • 标签: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特征 食管疾病 食管功能障碍 嗜酸细胞浸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择20161月-2017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糖值、血压值和左心功能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均〈0.05).观察LVMI显著高于对照,LVEF和E/A显著低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HbAlC与LVMI和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2、-0.614,均〈0.05);NT-proBNP与LVMI和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r=0.695、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4、-0.688,均〈0.05);空腹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457、0.741、0.623,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372、-0.482,均〈0.05);餐后2h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508、0.809、0.70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433、-0.405,均〈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发现NT-proBNP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T-proBNP具有较高相关,且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望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筛查,具有-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脑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水平差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1±10)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不同时段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色对差(MODD);并用多普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将糖尿病者分为A(IMT〈0.8mm)和B(IMT≥0.8mm),与对照C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对照(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P〈0.01);B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百分比、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lC、BMI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A有增高(P〈0.05或P〈0.01);IMT与负2h血糖相关最强(r=0,88,P〈0.01),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2)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IMT增加(P〈0.001);而CGMS显示24hMBG、MAGE与IMT相关强(r=0.181,P〈0.01).(3)HbAlc与MBG呈正相关(r=0.82,P〈0.01),而与MAGE、NGE及MODD均不相关。(4)研究还证明:CGMS观测值与血浆葡萄糖值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均呈正相关(r=0.93,r=0.95,P均〈0.001)。结论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压、血糖、血脂、HbAlc及IMT有关,而且与血糖漂移水平差异密切关联,相似的HbAlc水平其血糖漂移程度可以不同,而血糖漂移幅度大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危险高。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脑梗死后血管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诊断标准将113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57例血管认知障碍(VCI)患者(实验)和56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照)。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Hcy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是脑梗死后血管认知障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可能是脑梗死后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病理机制之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我国60以上人口中,老年痴呆患病率约5%左右,即我国已有老年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病人可能在600万左右,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危害,但要解决AD有效治疗必需从AD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药物作用靶位.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发病机理 治疗方法 神经元
  • 简介:目的探讨pVEGF165-IRES-Ang-1双顺反子质粒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MSC)中表达情况,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插入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Ang-1)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VEGF165)双顺反子pIRES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大鼠MSC,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基因人源、鼠源以及总mRNA动态变化.结果所构建pVEGF165-IRES-Ang-1双顺反子重组质粒在大鼠MSC中成功表达了相应蛋白.人VEGF165得以高丰度表达,且在转染1d后mRNA检出拷贝数最高;人Ang-1在4个检测时间点中mRNA拷贝数比较稳定,但转录本拷贝数较VEGF165显著降低;转入人Ang-1和人VEGF165后,各对应同源蛋白总mRNA有显著增加,但大鼠MSC自身Ang-1与VEGF164编码mRNA明显有下调趋势.结论pVEGF165-IRES-Ang-1双顺反子质粒双基因表达量明显不致,表现为受插入位置关系影响,且可能受转染细胞内同源蛋白总量调控.

  • 标签: 双顺反子 质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生成素-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 同源蛋白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有效和安全.方法入选90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每组45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给予环丙沙星对照,观察两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疗效和安全.结果治疗、对照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8.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和24.4%(P>0.05).两患者痰液共分离细菌65株,治疗、对照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75.0%、对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分别为100%和81.3%,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清除率高于环丙沙星.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环丙沙星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
  • 简介: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最常见持续心律失常.我国50~59人群中AF患病率0.5%,80及以上人群7.5%[1];并发脑栓塞比例在70AF住院患者24.8%,80及以上达32.86%[2],其30d病死率高达24%,幸存者多为残疾[3];AF使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成倍增加,严重影响老年患者预后[4-6].

  • 标签: 死亡风险 老年房颤 持续性心律失常 卒中 老年患者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70以上老年急性髓白血病临床及生物特征、影响预后因素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4-2005收治58例老年AML患者(≥70)回顾分析了其临床及生物特征、影响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比较。结果亚标准剂量(A)33例.减量(B)9例,支持治疗(C)8例。A与B缓解率差异统计意义(P〉0.05),分别为39.4%.22.2%。生存期明显异常(P=0.01).分别为167天和68天。C生存期176天,与亚标准化疗差异统计意义(P〉0.05),但化疗引起副反应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生存状态,继发性,PBWBC〉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50%,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是预后显著影响因素。结论70以上AML患者有特殊临床和生物特征,治疗应个体化,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为了探究对糖尿病合并血栓形成或对其合并血管梗塞性疾病预防,作者采用活血化瘀方法,运用中药通瘀灵(自拟方),对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组织纤溶酶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按WHO(1985)标准确诊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糖尿病患者31例中药。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9±7;病程最长22,最短6个月。其中伴有高血压者12例,冠心病者10例,神经病变者14例,眼睛病变者13例。全部病例均维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降糖西药等较稳定情况下,都给予通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通瘀灵 GMP-140 TPA 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