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50rag和100mg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差别。方法入选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50mg组35例,100mg组43例。两组患者都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和肝素等药物,分别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50mg和100mg。比较两组患者栓后的冠状动脉开通率(根据临床判定),发病30d左室射血分数和死亡率。结果冠状动脉开通率50mg组为77.1%(27例),100mg组为81.4%(35例);30d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8.7±7.2)%,(50.0±7.6)%;30d病死率分别为5.7%(2例),4.7%(2例),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0mg和50mg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对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栓疗效相似。

  • 标签: 心肌梗塞 纤溶酶原激活剂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明确肺部感染患者,尤其是并发MODS肺部感染患者凝血和纤系统的变化,以利及时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观察正常老年人.无MODS肺部感染患者和并发MODS肺部感染患者共83例.治疗前检测各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抗凝血酶-Ⅲ、纤酶原、组织纤酶原活化物、纤酶原活化物抑制剂活性等凝血和纤指标;分析三组患者凝血和纤系统指标是否有差异,MODS患者生存者与死亡者,凝血、抗凝和纤系统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肺部感染并发MODS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抗凝和纤系统异常;且该组死亡患者凝血、抗凝和纤系统异常情况比生存者更明显,故凝血、抗凝和纤机能异常者死亡率高。结论提示肺部感染者存在凝血、抗凝和纤机能的紊乱,可能与MODS的发生和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作为临床治疗和预测转归的观察指标。

  • 标签: 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瓶液凝固 纤溶蛋白溶解
  • 简介:目的观察头颅CT灌注成像(CTP)指导下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机选择。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的研究方法。18例发病3~6h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行CTP检查,有影像学改变且有缺血半暗带者进行栓治疗。评定病灶中心、病灶周边、周围正常脑组织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栓前、栓后2h、24h、7d、90dNIHSS的变化;栓后7h、90hBather指数(BI)、mRS的变化。结果CTP检查,18例病人均出现灌注异常,病灶中心区域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2h、24h、7dNIHSS评分与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90dNIHSS评分与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7dBI、mRS与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后90dBI、mRS与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可以帮助选择病人,在有影像学支持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栓时间窗,在发病6h内予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栓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流灌注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半暗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观察百岁老人血小板活性和纤活性变化.方法21例百岁老人检测PAgT,TXB2,6酮-PGF1α,GMP-140,t-PA:Ag,PAI:A六项指标与30例健康老人对照探讨血小板活性和纤变化.另对9例百岁老人作了尸检.结果六项血小板活性和纤指标测定结果:其中百岁老人组与对照组有一定差异.9例百岁老人尸检,其中1例肺梗塞,1例膀胱下静脉栓塞,1例多发性局灶性心肌梗塞.结论百岁老人出现血小板活性增高,纤失调,临床需密切注意有无血栓形成和血栓性疾病发生.

  • 标签: 血小板活化 纤维蛋白溶解 百岁老人 尸体解剖
  • 简介:目的检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变化,探索其发展为痴呆的脑诱发电位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象为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NC组)两组.结果23例MCI和29例NC完成了基线脑诱发电位检查.与NC组相比,MCI组的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的判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判别总正确率为7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脑诱发电位指标对MCI是否发展为痴呆有显著性预测作用.结论脑诱发电位检测有助于了解MCI的脑电生理变化,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的降低对MCI具有诊断价值.本研究未证实4种检测的脑诱发电位指标对预测MCI发展为痴呆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诱发电位 痴呆
  • 简介:目的MTT是评价细胞增殖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本文从细胞衰老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假阳性率产生的原因和改进方法。方法使用能引起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和博宁霉素,处理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MTT、SRB、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确定衰老细胞。结果低浓度的博宁霉素处理MCF-7细胞,明显引起细胞衰老。MTT测得的IC50值最大,SRB和台盼蓝染色计数测得的IC50值次之,克隆形成率最为敏感,测得的IC50值最小,达到了nM级。结论细胞衰老明显影响一些抗肿瘤药物的MTT评价结果,使用克隆形成率是最为可靠的克服细胞衰老影响的方法。

  • 标签: 细胞衰老 药效评价 MTT法 博来霉素类 抗肿瘤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氯屈膦酸二钠(clodronatedisodium,商品名固令)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veloma,MM)的骨性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予氯屈膦酸二钠2400mg/日口服,同时予MP或M2方案化疗;对照组予MP或M2方案化疗。骨痛的缓解和血钙的下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均有骨痛,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8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44.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组血钙升高7例,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100%;对照组血钙升高5例,治疗后仅2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40%。毒副作用方面,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氯屈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和高钙血症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氯膦酸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高钙血症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胸痹心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胸痹”之称,见于《灵枢·本藏》,现代医学属于缺血性心脏病。林钟香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善治中医心系疾病,定期到我中心指导工作并临诊。笔者有幸侍诊三年,现将林钟香老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独到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胸痹心痛 中医治疗 林钟香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缺血性心脏病 常见病症
  • 简介: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约干预对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2组,中医组45例,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撼评分KPS、QOL并判定脾虚证候疗效。结果中医组在体力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组脾虚证治疗总有效率达88.89%。结论老年大肠癌术后运用健膊扶正法能改善和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脾虚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