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还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门诊腹泻患儿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行腹泻的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腹泻改善和退热时间,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均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腹泻的患儿行综合护理可较早地改善患儿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有利于患儿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综合性护理
  • 简介:背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益生菌制剂用于AAD的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是否可用于预防AAD仍存在争议.目的:研究成年和老年住院患者的AAD发生率,以及益生菌制剂对老年患者AAD的预防作用.方法:根据入选标准连续纳入同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年和老年住院患者,后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地农芽孢杆菌1.5×109cfu/d干预至停用抗生素后1周或不予干预.分析各组抗生素使用情况和AAD发生率.结果:成年组与老年未干预组间、老年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成年组AAD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未干预组(10.6%对27.4%,P=0.001),老年干预组亦明显低于老年未干预组(13.6%对27.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为AAD高发人群,益生菌制剂与抗生素同时应用可有效减低老年住院患者的AAD发生率.可作为AAD预防措施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老年人 有益菌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性腹泻从脾论治的机制与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泻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脾虚湿阻型,采用参芩白术散加减治疗方案;脾肾阳虚型,采用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疗效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性状评分好转,自治疗2周始,到停药后4周,一直持续,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〇.〇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生活质量上,全面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在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CP<〇.〇5)。结论从脾论治功能性腹泻,能有效缓解脾气虚弱、阳气虚衰症状;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性状改善;临床疗效持久;还能调畅气机,全面提髙生活质量;是中医开展功能性腹泻临床治疗的有益探索。

  • 标签: 功能性腹泻 机制疗效 效果分析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肠外症状。目的:分析腹泻型IBS(IBS。D)患者的肠外症状特点。方法:连续纳入113例IBS.D患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肠外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中,胃肠道外疼痛、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60.2%、37.2%、34.5%。胃肠道外疼痛以头痛最为常见(40.7%),女性较男性更易合并疼痛(P〈0.05):男女性的泌尿系统症状和性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更易发生咳嗽性溢尿(P〈0.05)。育龄期女性的痛经发生率为39.3%。结论:IBS-D患者常合并肠外症状,可累及多个系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问卷调查 疼痛 泌尿系表现 性功能障碍 心理性
  • 简介:病例:男性,2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4个月而收治入院。8年前该患者食用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经不规则服用抗生素后.症状有所缓解.以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大便重则5-6次/天,轻则2-3次/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水样便,有时可呈粘冻样.无脓血便或果酱便。近4个月来全身乏力加重.且烦渴、多饮,遂来我院检查。查体:神清,重度营养不良貌,身高166cm.体重29kg.发育差,无男性第二性征

  • 标签: 白血症 慢性腹泻 男性 丙种球蛋白 食物 查体
  • 简介:病例:患者女,62岁,因“腹泻4年,四肢无力2周,加重2d”于2017年3月15日收治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每日6~7次,为白色水样便或黄色稀便,伴腹胀,排气后腹胀可缓解,余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炎”,予以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症状未见缓解,遂自行服用中药治疗,配合长期饮食治疗(饮食单一、清淡),腹泻仍未见好转。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故未予重视,未接受治疗。入院前2d,患者四肢无力症状加重,无法站立、行走,双手无法持握,无心悸,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 标签: 腹泻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实用肝脏杂志》(JournalofPracticalHepatology)创刊于1996年,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医学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期刊,以从事肝脏疾病基础和临床防治研究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对象,报道各类肝胆疾病(包括各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及其它肝胆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内外科、病理、肿瘤和影像学诊疗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进展。

  • 标签: 肝脏病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杂志 HEPATOLOGY 国家科技部 稿约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实验组采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大便中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转阴情况及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的78.3%比较(P<0.05);观察组血常规白细胞增多3.3%,低于对照组的15.0%,大便常规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转阴率为96.0%、95.0%、98.3%,高于对照组的81.7%、83.3%、88.3%,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性感染 腹泻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性脑(PE)和韦尼克脑(W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收治AP病人39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8例,发生脑8例,其中PE5例,WE3例。死亡3例。PE2例,WE1例,2例WE经注射维生束B1而治愈。结论PE多发生在SAP的早期或病情反复时;WE发生于SAP或AP的恢复期。禁食时间长、反复呕吐及全胃肠外营养中未补充维生素B1是导致急性胰腺炎者维生素B1缺乏,从而发生WE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韦尼克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作者两院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泻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髙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A、IgG含量髙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髙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M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疗效优于三联活菌片,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缩短腹泻缓解时间,安全性髙,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三联活菌片 老年 慢性腹泻
  • 简介:《胃肠学》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7125/CN31-1797/R,邮发代号:4-624。《胃肠学》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刊物,办刊宗旨是为消化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新观点和各种假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特邀一批国内外著名胃肠学专家担任编委和顾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 标签: 病学 胃肠 国内外 消化
  • 简介:为确保稿件质量和杂志编辑工作规范化,请作者在撰稿和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并严格执行。所有文稿将由2-3位专家审稿。凡不符合要求者,一律退回重写。本投稿须知可自胃肠学网上投稿中心下载。一、作者责任在稿件递交之前,作者应了解和遵守生物医学杂志统一的要求(www.icmje.org),主要为著作者、利益冲突、患者隐私权的保护、重复刊登、赞助、责任等。作者应提供一份说明,即文章的内容未被其他杂志接受或出版,并且没有因为任何经济利益而导致的利益冲突;说明应包含对所有作出显著贡献的作者的致谢,并且所有作者同意文稿的内容;如果表格或图形是由别处复制而来,请附来自版权持有人(通常是出版者)的证明;为符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最新指南,应说明文中每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说明应随文稿一起交付。

  • 标签: 网上投稿 胃肠病学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生物医学杂志 稿件质量 利益冲突
  • 简介:背景:抗生素相关腹泻(AAD)是抗生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AAD病例逐年增多。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与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成的合生元对AAD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四组模型组以盐酸林可霉素灌胃6d诱导AAD,之后其中一组予0.9%NaCl溶液灌胃7d作为自然恢复组,另三组分别予低、中、高剂量合生元灌胃7d。正常对照组仅予0.9%NaCl溶液灌胃7d。行肠道菌群分析后处死各组大鼠,行肠黏膜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AA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小肠黏膜水肿、糜烂、萎缩、坏死、脱落,绒毛排列紊乱、稀疏。不同剂量合生元组肠道菌群失调均有所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小肠黏膜病变均轻于自然恢复组,尤其是中、高剂量合生元组,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较自然恢复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嗜酸乳杆菌合生元对AA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黏膜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 标签: 抗生素相关腹泻 肠道菌群 肠黏膜/损伤 嗜酸乳杆菌 异麦芽糖 合生元
  • 简介:一、本刊开设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特约/国外来稿、论著(基础与临床)、论著摘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共识与指南、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欢迎以上各类栏目的稿件。

  • 标签: 学杂志 投稿须知 杂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