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消肿止痛膏对肛裂术后疼痛及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9月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肛裂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纳入患者术后24h仍呈中重度疼痛,两组创面面积接近。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换药,观察组应用消肿止痛膏。对比两组用药期间疼痛情况,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创面愈合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组织VEGF、VEGFR-2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组织VEGF、VEGFR-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颜色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膏有助于减轻肛裂术后疼痛,促进创面VEGF及VEGFR-2表达。

  • 标签: 消肿止痛膏 肛裂切除术 疼痛 生长因子
  • 简介:多中心应用广东天然药业发展公司提供的乙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8例,现将结果综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从1995年至1997年11月系统应用乙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8例,符合慢性肝炎中、重度87例,男47例,女40例,慢性肝炎轻度251例,男150例,女101例。所有病例HBsAg、HBeAg及抗-HBc均阳性和/或HBVDNA(PCR法)阳性。年龄4~60岁,以18~50岁居多。病程除5例半年外,其余为3~11年不等。

  • 标签: 乙肝散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 肝炎病人 阴转率 肝功能
  • 简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萎缩性胃炎的前驱疾病,如果治愈它,是防止恶变的重要方法。5年来我们运用黄连温胆加味治疗该病80例,同时选择对照组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黄连温胆散 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探讨枳实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中度致呕化疗药物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化疗前予昂丹司琼8mg静脉滴注,中药组化疗期间予枳实痞汤治疗,联合治疗组予昂丹司琼联合枳实痞汤治疗。分别对三组化疗后1~5d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①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分别为55.0%、50.0%和82.5%。西药组与中药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54);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率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均<0.0125)。②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急性期(<24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80.0%、52.5%和85.0%。西药组、联合治疗组急性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中药组(P均<0.0125);西药组与联合治疗急性期止呕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56)。③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延迟期(為24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60.0%、85.0%和87.5%。中药组、联合治疗组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P均<0.0125);中药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45)。结论枳实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较单用昂丹司琼或枳实痞汤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枳实消痞汤 恶性肿瘤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下对98例可疑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分别在染色前后进行内镜诊断比较,并与活检或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食管黏膜染色36例,不着色区取材6例,病理报告鳞癌5例,腺癌1例,浅着色区取材30例,病理报告食管炎症1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鳞癌2例,浅着色区不典型增生诊断率为53.3%,染色前后食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和75%,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25%。胃黏膜染色62例,病理诊断胃溃疡26例,伴异型增生10例,胃黏膜内18例,胃黏膜下15例,染色前后早期诊断分别为75.8%和87.9%,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12.1%。结论色素内镜可提高病变活检准确率及上消化道早期前病变的诊断率,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色素内镜 上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诊断 黏膜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94例,对其中35例行姑息性治疗,即肝内扩张胆管置管引流术,对另59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经随访,本组94例ICC患者生存期为3~35个月,平均为(26.1±4.6)个月;1a生存率为76.6%,2a生存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C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血清CEA、CA19-9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手术方法为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低程度分化、血清CEA大于25μg/L、血清CA19-9大于182U/ml、手术切除组织边缘肿瘤细胞阳性、淋巴结转移和姑息性手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预后差,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即使获得肿瘤切除而根治的患者仍存在很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认真研究这些因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姑息性治疗 根治性切除 预后
  • 简介: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成功的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术前辅助治疗,作为胃癌和食管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和新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存活率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研究发现,miRNAs的异常表达与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s在不同癌症中水平不同。研究证明,miRNAs可以作为肝细胞分类、预后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并有望成为体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各类miRNAs小分子与肝细胞发生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能等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肝细胞癌 MICRORNAS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历介绍.病人男,47岁,农民,以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头面部包块2个月于2000—09—04日来我院就诊。病人3个月前自感进食有梗噎感,并逐渐加重,1个月后前额部出现皮下小结节,不痛,数日后于头顶部又出现2个小结节并逐渐增大,同时结节表面逐渐发红、糜烂。查体:T36.5℃,P80次/min,Bp100/60-mmHg消瘦,全身浅表性淋巴结无肿大。

  • 标签: 结节 头面部 皮下转移 病人 食管癌 包块
  • 简介:目的:提高治疗原发性胆囊疗效。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原发性胆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17例,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19例,其中术中漏诊4例,占21.1%。随访33例,术后半年内死亡19例,1a以上8例,2a以上5例,5a以上1例。结论:原发性胆囊预后较差,5a生存率3%,术后平均生存期约11个月。强调早期诊断治疗避免漏诊的重要性。

  • 标签: 胆囊癌 误诊原因 临床表现 手术方式 病理分期 发病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肝细胞(HC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序列测定法检测65例HBVDNA阳性的HCC和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型。结果在65例肝细胞患者中,B型16例(24.62%),C型49例(75.38%);在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42例(58.33%),C型30例(41.67%),肝细胞患者C型感染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x^2=15.91,P〈0.05);在肝细胞患者,B型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40.12±8.91岁,C型为42.24±11.23岁(t=1.68,P〉0.05)。在B型感染者中男性14例,女性2例,C型中男性43例,女性6例(x^2=7.27,P〉0.01)。结论HBVC基因型与肝细胞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DNA 基因分型
  • 简介:胃癌内镜形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联已逐步阐明,依据早期胃癌的形态鉴别其组织分化类型已成为可能。上皮内瘤变作为胃癌的前病变,其进展至胃癌的概率不一,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的关系密切。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国际诊断标准初步解决了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评价这一难题。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 标签: 胃肿瘤 癌前病变 活组织检查 内镜 病理学
  • 作者: 姜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150
  • 简介:消化道癌症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分为食管、胃癌、结直肠癌等类型。这些癌症在早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直到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肿块、消瘦、便血等。而在晚期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不太乐观。因此,对消化道早的筛查非常重要,可以在疾病发展到晚期前发现并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本文将从消化道早筛查的定义、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筛查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 标签: 消化道;早癌筛查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食管根治术与腹腔镜联合食管根治术对食管患者肺功能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根治术治疗的食管患者116例。观察组(57例)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根治术,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食管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Karnofsky得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及血气分期指标(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arnofsky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肺部感染、胃排空困难并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根治术有较好临床效果,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保护肺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根治术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胆囊患者行EUS检查并与体表B超(B超),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1)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中,EUS诊断17例,CT/MRI诊断15例,B超诊断5例.EUS诊断胆囊的敏感性与准确性高于B超,与CT/MRI相当.13例行手术治疗,与手术病理比较,EUS诊断正确率为92%,CT/MRI为76.9%(P>0.05),B超为41.6%(P<0.01).EUS对小病灶的显示明显优于B超,并优于CT/MRI.结论EUS对胆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EUS 胆囊癌 诊断价值 CT MRI B超
  • 简介: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治疗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有黄疸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两组:①对照组(菌栀黄/TAD+门冬氮酸钾镁)按常规给药。②HCP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HCPT(8~10mg/d,7~10日,3~4周重复1次,连用2~3个周期)。结果HCPT组较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HCPT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KPS评分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PT能减轻性黄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 标签: HCPT 治疗 黄疸 癌性 对照组 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