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DOG1等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表达,评价DOG1与胃肠间质瘤生物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GIST病理样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OG1、CD11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特性。结果(1)DOG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等均无显著相关(P〉0.05)。②DOGI与CD117在消化道间质瘤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DOG1是诊断GIST的敏感指标,但是与GIST的生物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DOG1 CD117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目的分析1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导致病情恶化患者病毒变异前后HBV生物特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明确YMDD变异生物意义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构建病情恶化前后含1.3倍HBV基因组的可复制性克隆。体外转染Huh-7细胞系,检测抗原分泌和HBV转录子。使用高压尾静脉注射技术,建立急性感染小鼠模型,比较变异前后毒株病毒血症产生情况。结果病情恶化前后除HBVYMDD基序发生YVDD变异外,在四个开放读码框内均发生一系列变异。变异前后感染性克隆转染Huh-7细胞72小时HbsAg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变异后病毒HBeAg分泌能力丧失(P〈0.01);逆转录PCR半定量检测HBV转录子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变异前后感染性克隆建立的HBV急性感染小鼠血清HBVDNA定量分别为7.24±0.63和6.86±0.62lgcopies/ml(P〉0.05)。结论该例患者在YMDD变异导致病情恶化前后,除HBeAg分泌功能丧失外,病毒生物特性无明显变化,提示YMDD基序以外的变异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衰竭 拉米夫定 YMDD
  • 简介:自从1983年发现戊型肝炎病毒(HEV)以来,对HEV的病毒研究已在基因水平得到完全的诠释,基因序列分析揭示HEV基因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分为四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全球HEV基因序列研究的深入,又在四种基因型内部发现了多个变异株,从而又细分为多个亚型。本文就戊型肝炎病毒与流行病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标签: 戊型肝炎 病毒学 流行病学
  • 简介:《胃肠病》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7125/CN31-1797/R,邮发代号:4-624。《胃肠病》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刊物,办刊宗旨是为消化病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新观点和各种假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特邀一批国内外著名胃肠病专家担任编委和顾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 标签: 病学 胃肠 国内外 消化
  • 简介:为确保稿件质量和杂志编辑工作规范化,请作者在撰稿和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并严格执行。所有文稿将由2-3位专家审稿。凡不符合要求者,一律退回重写。本投稿须知可自胃肠病网上投稿中心下载。一、作者责任在稿件递交之前,作者应了解和遵守生物医学杂志统一的要求(www.icmje.org),主要为著作者、利益冲突、患者隐私权的保护、重复刊登、赞助、责任等。作者应提供一份说明,即文章的内容未被其他杂志接受或出版,并且没有因为任何经济利益而导致的利益冲突;说明应包含对所有作出显著贡献的作者的致谢,并且所有作者同意文稿的内容;如果表格或图形是由别处复制而来,请附来自版权持有人(通常是出版者)的证明;为符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最新指南,应说明文中每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说明应随文稿一起交付。

  • 标签: 网上投稿 胃肠病学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生物医学杂志 稿件质量 利益冲突
  • 简介:一、本刊开设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特约/国外来稿、论著(基础与临床)、论著摘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共识与指南、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欢迎以上各类栏目的稿件。

  • 标签: 学杂志 投稿须知 杂志投稿
  • 简介:一、本刊开设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论著(基础与临床)、论著摘要、综述、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欢迎以上各类栏目的稿件。二、来稿要求1.文稿文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论点明

  • 标签: 学杂志 投稿须知 杂志投稿
  • 简介:目的:剖析急诊科急性胃肠炎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接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60例为实验组,另以2016年1-12月本院未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接诊的急性胃肠炎急诊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综合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做出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8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积极用于急诊科急性胃肠炎护理中,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及临床急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应用价值 急诊科
  • 简介: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收治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重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重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观察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两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够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在减轻消化内科住院病人文化休克中的运用。方法: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100例)根据SCL-90评分结果给予分级心理护理。出院时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填写综合医院成年住院病人应激源评定量表、住院病人心理评定量表。结果:实验组对住院应激的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文化休克心理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在减轻消化科病人文化休克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病人更有效地适应住院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文化休克 分级心理护理 住院应激
  • 简介:肝硬变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经过长期或反复的作用,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的人群发病率病因调查报告,因而大样本的住院病例调查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我院1987~1996年十年间临床检查确定诊断的肝硬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借以了解本病在贵阳地区的临床流行病特点,探索预防和减少肝硬变发生的对策。

  • 标签: 临床病因 调查分析 肝硬变失代偿期 酒精性肝硬变 临床流行病学 贵阳地区
  • 简介:胃肠动力障碍所致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早饱、腹胀、嗳气等,是病人就诊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依赖促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部分病人的疗效不满意,故开发和应用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新疗法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胃肠起搏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我们2004-08引进胃肠起搏器,采用生物电反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病人,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生物电反馈 胃肠动力障碍 治疗 胃肠起搏
  • 简介:胰腺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病症,它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的囊内新生物、腹腔内胰源性假性囊肿等疾病。CT、MRI、B超、介入检查已成为检查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将胰腺病变的影像新特点、新发现、影像检查、诊断方面的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胰腺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胰腺病变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假乳头状瘤
  • 简介:《胃肠病》微信平台已于近日开通,通过微信平台的功能菜单,您可以浏览本刊当年以及历年各期目录,并获得刊物简介、编委会组成、投稿须知、联系方式等信息,编辑部的重要通知也会及时在微信平台发布。目前微信平台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各项功能正在陆续完善中。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通过扫描中文目录页左下角的微信二维码关注《胃肠病》微信平台,并欢迎对微信平台的发展、运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 标签: 胃肠病学 启事 联系方式 目录页 编委会 编辑部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细菌特点。方法对重症胰腺炎伴胰周或腹腔积液的20例病人进行动态血液、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例病人中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多在发病的2~3周(76.5%)出现;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药物主要为泰能、环丙沙星,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药物主要为泰能、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主要菌,并且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 标签: 腹腔积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菌培养 临床 泰能 重症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