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根据人力资源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劳动投入和经济投入的高效率。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人才重重危机,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接受的考验,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比较注重以人为本(即人本管理),突出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已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由于急救工作特点,使得急救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和培训成为护理管理难题,本文就本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配制和培训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院前急救 救护 急救工作 护士 综合性医院 急救中心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内镜治疗的临床科研现状。方法逐期逐页手工检索《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84~2002年)及《中国内镜杂志》(1996~2002年)中发表的临床对照实验,按cochrane协作网RCF、CCT资料库中的判定标准进行严格评价。结果《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卷87期中共刊临床性文章1196篇,其中RCTs85篇(7.17%),CCTs4篇(0.34%)。《中国内镜杂志》7卷37期中共刊临床性文章1122篇,其中RCTs51篇(4.54%),CCTs6篇(0.53%)。结论我国临床内镜治疗的防治性研究RCTs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 标签: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临床治疗性文章 质量评价 经验医学 循证医学
  • 简介:2000年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国际学会议暨医药卫生科技产品国际展览会定于2000年4月19~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工程主办,中国工程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承办。大会名誉主席:宋健、吴阶平、张文健。大会主席:侯云德。大会有七个专业分会议:心血管、恶性肿瘤、传染病、肾病与糖尿病、创作与烧伤、传统医学现代化,环境、毒理与健康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报告本专业最新进展和预测,同时展开广泛讨论。大会秘书处:北京西直门南大街11号202室LSCM秘书处邮编:100044

  • 标签: 临床医学国际 产品国际 医药卫生科技
  • 简介:第三届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2004年学术会暨第一次理事会议于2004年12月18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济南、厦门、邵武、泰山及四川等省市代表53人,其中理事代表46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主委,我学会名誉会长、理事林三仁教授莅临指导,并做了重要讲话。其中副秘书长以上理事代表10人。广州今健、济南玉华、湖北清大等医药公司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 会胃病
  • 简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胃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对胃癌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胃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 标签: 胃癌 病因 预防 分子生物学 诊断
  • 简介:为了解保定市HGV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本地流行HGV株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关系,我们对本地300例健康供血员及14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测定,对部分抗HGV阳性者进行HGVRNA测定,对其中4例HG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NS5区部分序列分析并与国内外流行株相应序列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庚型肝炎 临床及实验研究 急性肝炎 供血员 传染病医院 HGV感染
  • 简介:1989年发现的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一正链RNA病毒[1],是散发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原因.HCV所引起的丙型肝炎为一全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7千万人感染HCV,至少有70%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其中在10~20年内又有20%~50%的患者进展成肝硬化,1%~2%发展成肝细胞癌[2].目前,既无可靠的方法预防亦无特效药物治疗HCV感染.因此,对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热点,有关研究进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丙型肝炎发病 发病机理 机理研究进展
  • 简介: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及暴发性肝炎中,有相当比例的病人用现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尚不能定型,提示可能存在新型肝炎病毒。第30届欧洲肝脏研究会年会(哥本哈根)首次介绍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后,近二年在庚型肝炎方面取得重大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庚型肝炎 肝炎病毒 暴发性肝炎 研究进展 献血员 同源性
  • 简介: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细胞调亡 细胞凋亡 疾病 发生机制 临床学 首次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的第9位[1].HBV感染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磷酸阿糖腺苷和INF-α仅能抑制20%~4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核苷类似物的药效也因病毒的耐受性突变而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尤其是可消除免疫耐受加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治疗性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文就有关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 治疗性疫苗 病毒感染 药物治疗 免疫应答
  • 简介:2004年我国在肝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成果颇丰,分别在干细胞的分离富集、细胞因子调控、体内外定向诱导分化、细胞鉴定以及细胞移植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数项政府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结题并进行了报道.综观这些研究报告,虽然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其先进性并不逊色于国外,已向临床治疗肝病的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2004年3月11日的报道"胚胎国家"(anembryonicnation)一文中详细介绍和较高地评价了中国的干细胞研究情况,认为在西方国家对该方面研究还很敏感的情况下,中国"对胚胎技术相对宽松的条件使其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领头人".我国的干细胞研究成为能与国际上起点相近不多的科研项目.当然,与国际上的总体研究水平相比,和其它领域一样也存在着研究机构散、深度和系统性差的问题.因此缺乏说服力,这也是很少被国外文献所引用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就我国在肝干细胞方面的研究状况,参考近几年国内有关肝干细胞研究报告作一简述.

  • 标签: 肝脏相关干细胞 中国 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 胚胎干细胞
  • 简介:Dieulafoy病(Dieulafoy’sdisease,DD),也称为曲张动脉瘤或黏膜下动脉畸形,最早由Gallard于1884年描述,14年后法国外科医生GeorgesDieulafoy将其命名为“单纯性溃疡痫(exulceratiosimplex)”,他认为这种病变是胃溃疡病变的最初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出血。尽管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DD相关死亡率,但它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诸多病因中最难诊断的疾病之一.

  • 标签: DIEULAFOY病 内镜治疗技术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单纯性溃疡 动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