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连续入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6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为干预组,B组常规组。比较两组死亡危险度和病死率及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值。结果A组在观察期24h后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干预对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 老年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ome,AIDS)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发生PCP,病死率达20%~40%,系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PCP临床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增加病死率.临床常见为数不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为首发症状的AIDS合并PCP首诊呼吸科.临床在常规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和(或)卡泊芬净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院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和标准氧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2012.10期间入住我院合并AIDS合并PCP并出现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无创辅助通气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 标签: 辅助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PCP Immunodeficiency 并发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通气过程中加用少量PEEP的观点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加用多大的PEEP才较为理想,人们看法不一.为此,我们通过对1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了应用不同水平PEEP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重症哮喘 疗效观察 PEEP
  • 简介:观察吸痰和雾化吸人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需要无创辅助通气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输液治疗及无创辅助通气,试验组配合吸痰和雾化吸人。结果试验组对缓解患儿生命体征及喘憋症状,降低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吸痰和雾化吸入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辅助通气治疗 雾化吸入 疗效观察 吸痰 无创辅助通气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末正压(PEE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54例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对32例采用A/C+PEEP模式进行机械通气(A组);有22例采用A/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B组)。结果A组应用PEEP平均值为(9.8±3.4)cmH2O,应用PEEP时间平均(9.4±4.1)小时;A组达到PaO2≥60mmHg的时间(1.3±0.5)小时优于B组(2.8±1.3)小时,0.01〈P〈0.05;A组拔管撤机平均(4.7±3.0)天,与B组平均(5.3±3.2)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衰竭均改善,脱机过程中无撤机困难者,脱机后均未再插管。A组救治成功29例,成功率90.6%;B组救治成功17例,成功率77.3%,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感染、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自动出院。结论在应用有效复能剂和阿托品的基础上,应用PEEP进行机械通气有助于尽快纠正肺水肿、脑水肿,促进氧合,抢救呼吸衰竭;应用PEEP有助于肺保护策略的实施,安全可靠、效果满意。良好的呼吸道管理、呼吸监测和PEEP数值调节,是AOPP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PEEP 机械通气 应用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262例机械通气引起老年病人呼吸道感染原因.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后第3天予以痰培养,以后每周一次痰培养,均用无菌吸痰管抽吸送检病原微生物.结果262例发生肺部感染135人,发生率51.5%,送检标本210次,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8株,溶血性葡萄菌24株,白色念珠菌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结论必须采取预防院内感染有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老年病人 呼吸道感染 痰培养 预防 原因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脑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心通口服液辅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其中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0±13d)采用常规疗法(低流量持续吸氧、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利尿、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作为对照;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1±13a)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通口服液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作为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依次显效70%42%,总有效率88%与76%(P〈O.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心通口服液辅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心力衰竭 心通口服液 辅助治疗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衰竭病人 持续吸氧
  • 简介: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老年AECOPD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①控制性氧疗②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③祛痰平喘④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AE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状态,安全性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艾注射液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锌辅助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80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葡萄糖酸锌片70mg/片口服,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给予给予安慰剂口服,早晚各一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实验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2.43±0.64d),咳嗽消失时间(4.44±1.8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34±2.12d)及住院时间(11.23±4.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3.44±0.87d;6.34±2.12d;8.34±2.39d;14.34±4.37d),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试验组组患儿IgA水平(1.94±0.19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0.16g/L)和治疗前(1.53±0.14g/L),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有助于缩短疗程,其机理可能与锌制剂调节免疫有关。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总结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临床转归。结果36例中1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放弃治疗,28例好转出院,有效率77.8%。结论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对部分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仍然有效,临床可以谨慎扩大适应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AECOPD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2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使用NCPAP治疗后疗效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19例,无效3例。应用NCPAP后PO2、PaCO2、pH、R、HR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是一种简便、适宜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

  • 标签: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BiPAP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h及一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治疗3h后及一周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aCO2明显下降,而PaO2显著上升,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在AECOPD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可快速改善临床呼衰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治疗 AECOPD 临床疗效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合适剂量。方法将45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三组),A治疗组(15例)采用rhGH4IU,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0d;B治疗组(15例)采用rhGH4IU,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0d;;C空白组(15例)无rhGH治疗。三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三组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平均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第10天时患者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VAP发生率、ICU病死率优于对照组(P〈0.05)。rhGH组治疗后胰岛素的每日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可控范围内。结论rhGH在每日4IU或8IU10天治疗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安全有效的,但治疗期间应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重组人生长激素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息者的主要临床参数与实施机械通气指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ICU收治的62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入院24h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分组下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值段之间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有机械通气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机械通气指征组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高于无机械通气指征组,差异有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与机械通气指征正相关(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有预测价值,适合引入为通气指征。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痰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56)疗程各6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微卡治疗,后者仪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5.56%(77/90)、67.86%(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11%(73/90)、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

  • 标签: 结核 免疫治疗 母牛分枝杆菌 耐多药
  • 简介: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入营养液成分一致,观察组采用持续24h肠内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50ml注射器间断推注营养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VAP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4.230,7.348,4.592,6.916,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内容物的反流率、误吸率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2,5.186,4.04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6,5.64,4.13,4.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输注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率、口咽分泌物误吸率,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鼻饲 营养泵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局部处理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120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导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规则抗结核治疗、胸穿抽液和胸腔内给药,超导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患侧胸部局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分别于治疗15、30及60d查胸腔B超、胸部X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胸水量、胸膜肥厚及包裹的情况。比较治疗15及30d后两组疗效及胸水吸收情况,比较治疗30及60d后两组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两组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缓解,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者56例(93.3%),对照组胸水完全吸收者46例(76.7%),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及60d后,超导组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及3.3%,对照组分别为23.3%及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加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早期局部处理,有助于胸水吸收,并减轻胸膜肥厚、包裹等后遗症发生。

  • 标签: 靶位透药 结核 胸膜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