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367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临床资料。结果367例行穿刺术患者中,发生气胸88例(单纯性气胸83例;张力性气胸1例;交通性气胸4例),占23%;肺内出血102例,占28%,无大咯血发生,无纵隔气肿发生。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度高,安全有效获得组织学好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必要护理措施是防治并发症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经皮肺活检术 CT引导 护理 经皮肺穿刺活检 单纯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病人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逐年增加,而其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其抗菌活性下降说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需重视病原学检查,药敏检测,根据药敏合理用药.

  • 标签: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耐药性分析 2003年1月 药物敏感实验 下呼吸道感染 亚胺培南
  • 简介:ICU是抢救危重病人场所,建立有效静脉输液通路对于抢救创伤性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等需快速补液病人,能赢得抢救时机。我ICU科自2006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静脉穿刺212例,对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时机 危重病人 ICU科 中心静脉压监测 静脉输液通路
  • 简介:目的分析产ESBLs呼吸道感染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酶率分别为42.0%、52.0%和35.1%,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酰胺酶 耐药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我科自2005年1月~2005年6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8.5±6.8)岁;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8±6.7)岁。

  • 标签: 治疗组 下呼吸感染 疗效观察 痰热清 急性 感染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道乳头状瘤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科收治一例呼吸道乳头状瘤临床特点,结合既往文献对22例该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诊断为支气管乳头状瘤,行外科手术治疗.复习文献,22例呼吸道乳头状瘤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咳痰81.8%、咯血40.9%和呼吸困难36.4%;18.2%(4例)患者误诊为肺结核;位于气管、主支气管乳头状瘤占68.2%(15例);86.4%(19例)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组织病理确诊以及63.6%(14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论呼吸道乳头状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咳痰、咯血和呼吸困难多见,易误诊为肺结核,确诊需组织病理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镜介入治疗在本病诊断和治疗中作用巨大.

  • 标签: 乳头状瘤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
  • 作者: 施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大叶性肺炎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66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3,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疗法)和对照组(n=33,常规药物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不良指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使用抗生素等各项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5d、7d、15d分别拍摄临床影像,实验组影像学所示出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叶性肺炎治疗,利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内注药法较常规肺内注药法而言,成效更佳,可明显加快高热、恶寒、胸痛、咳痰等各项不适症状缓解,同时能缩减住院时间,强化预后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法;大叶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中心ICU近两年中重度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病人,按是否应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分为两组,即传统液体管理组(传统组)和超声指导液体管理组(超声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7天内液体平衡、氧合指数、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长、住ICU天数、28天生存率,对比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比传统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超声组累积液体正平衡均更低(P<0.001);超声组患者第1、3、5、7天氧合指数均高于传统组(85±8.8vs81±8.6,118±10.0vs112±9.6,155±14.0vs146±12.9,185±15.6vs171±18.0,P<0.05),超声组在第1、3天SOFA评分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别(10.2±3.1vs10.5±2.8,9.5±3.0vs9.8±2.6,P>0.05),而在第5、7天明显低于传统组(7.2±2.3vs8.5±2.5,4.3±1.5vs5.5±2.0,P<0.05);对比传统组,超声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更短(8.8±2.0vs10.6±2.8,P<0.05),住ICU天数更短(10.5±2.1vs13.0±3.5,P<0.05),但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别(33.3%vs26.7%,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超声指导方法更有利于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实施;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氧合和器官功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住ICU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液体管理 超声 血管外肺水
  • 简介:目的观察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体外耐药特征.方法对36例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测定该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在36例感染病例中,全部患者在感染前均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94%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患,67%患者接受过超过3天糖皮质激素治疗,56%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药敏提示该菌多种耐药明显,敏感率大于60%,仅有头孢他定、环丙沙星、TMP-SMZ.结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缺乏特征性,由于该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麦芽寡氧单胞菌 耐药现状 体外药物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 广谱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全身化疗联合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煤工尘肺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56例煤工尘肺(CWP)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给予改良CE方案(卡铂,环磷酰胺,VP16)静脉化疗联合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对照组(28例)仅给予改良CE方案全身化疗。28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3周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29%;对照组有效率57.1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全身化疗联合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煤工尘肺(CWP)中、晚期肺癌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方法。

  • 标签: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中晚期肺癌 煤工尘肺 纤支镜下 全身化疗 化疗治疗
  • 简介:临床上,通常病人外出,护士发药时未给病人口服药,若交接班不清或是由于护士工作繁忙而遗忘,便会出现病人漏服药现象,影响病人康复。为此,我科采用了一些小方法,来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口服药 防漏 病房 护士工作 病人康复 交接班
  • 简介:腹腔化疗是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恶性肿瘤治疗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 标签: 腹腔化疗 护理措施 腹腔内注入 恶性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 腹腔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浸润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组织学类型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许岗博士是我国80年代初第一批赴美的学者,由于他努力,在学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成功。现任杰佛逊医学院教授。中国医生有中医和西医之别,美国医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学博士,英语称为DoctorofMedicine,简称为MD,另一类是骨伤科医学博士(英语称DoctorofOsteopathicMedicine:简称DO)。为什么美国医生都称博士?美国医生都是大学毕业生优秀生,才能报考医

  • 标签: 医学院校 大学毕业生 医学博士生 骨伤科 家庭医生 医生执照
  • 简介: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中风,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特点,是人类致死和致残主要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负担,该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在亚太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国北方此病发病率较高。根据WHO建议: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康复治疗可降低致残率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康复护理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康复护理 血液循环障碍 神经功能缺失 致残率高 脑血管意外
  • 作者: 侯亚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 简介: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可导致气道阻塞,引起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尤其是重症哮喘,其病情以及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症处理,则可能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及时实施科学急救和护理显得十分有必要。

  • 标签: 重症哮喘;急救方法;呼吸系统
  • 简介:1临床资料1998年至2001年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50~85岁,其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14例;病程5~35年,32例均有不同程度痰阻和呼吸困难.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体位 排痰
  • 简介:目的探讨癌性淋巴管炎在CT上征象及其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有癌性淋巴管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癌有典型癌性淋巴管炎,1例肺癌和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均不典型。结论典型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是诊断肺癌重要征象。

  • 标签: 癌性淋巴管炎 肺癌
  • 简介:茶碱应用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其频发副作用和相对较低治疗作用,茶碱在发达国家使用已大为减少。但是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进一步研究及茶碱作用机制深入探讨,以及茶碱缓释、控释剂型开发,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研究,使茶碱在COPD治疗中地位有所提高。现就茶碱作用机制及在COPD治疗中应用与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茶碱 气道阻塞性疾病 PD治疗 磷酸二酯酶 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