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无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微粒污染 预防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护理工作 热原反应
  • 简介: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用氧者一般是危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他们呼吸道抵抗能力低,创伤大,有报导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1].氧气湿化液及输氧装置的污染已得到证实,并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因此对其减少带菌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许多探讨.

  • 标签: 输氧装置 污染 监测 控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咳嗽、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胸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改善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P53 化疗 肺癌胸腔积液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转移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它们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肺癌 NM23 转移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WhlB7,drrA,drrB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设计并合成结核分枝杆菌的WhiB7,drrA,drrB基因引物,对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用逆转录得到三个基因的eDNA。并对eDNA进行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参数,使PCR方法达到检测cDNA拷贝数的准确性。分析WhlB7,drrA,drrB基因表达在不同类型耐药菌株的表达程度。使用药物刺激观察耐药菌株WhiB7,drrA,drrB基因的变化。结果逆转录荧光定量PCR可以对WhIB7,drrA,drrB基因很好的定量。对不同种耐药菌株进行WhIB7,drrA,drrB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单利福平耐药菌株85.0%(17/20)、35.0%(7/20)、30.0%(6/20),单异烟肼耐药菌株37。5%(12/32)、87。5%(28/32)、81.3%(26/32),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的菌株87.5%(14/16)、75.0%(12/16)、81.3%(13/16),含利福平异烟肼的多重耐药菌株88.2%(30/34)、82.4%(28/34)、85.3%(29/34),药物敏感菌株12.4%(12/97)、8.2%(8/97)、9.3%(9/97)。耐药菌株WhIB7,drrA,drrB基因阳性率高于药物敏感菌株。WhIB7基因与利福平耐药关系紧密,drrA和drrB基因与异烟肼耐药关系紧密。但不同的药物对耐药菌基因表达的诱导能力不同。结论WhiB7,drrA,drrB基因的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筛查的重要参考,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日后基因表达与耐药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利福平 异烟肼 WhIB7 drrA dr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