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输血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8例老年患者输血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包括年龄、贫血、血细胞比容低、低蛋白血症、药物、大量输血、低氧血症、血源、酗酒等。结论:针对相关因素的综合预防及处理是老年患者输血精神障碍重要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老年人 输血 精神障碍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一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其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占30%-50%。虽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与ABO和HLA的不合程度有关,但移植早期的预处理措施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大大削弱其影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海藻糖和葡萄糖联合负载红细胞的效果,为冷冻干燥红细胞提供新的保存剂。方法:分别采用0、0.125、0.25、0.5和1mol/L的海藻糖、葡萄糖以及海藻糖联合葡萄糖37℃负载红细胞6h。然后采用邻甲苯胺法检测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负载液浓度为1mol/L时,3组的细胞溶血程度较重,即上清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在浓度低于1mol/L时,海藻糖联合葡萄糖组与单独海藻糖负载组溶血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是2者低于葡萄糖组。结论:在浓度小于1mol/L时,海藻糖联合葡萄糖负载红细胞对细胞的损伤较小,能够满足冻存的负载要求。

  • 标签: 海藻糖 葡萄糖 红细胞保存 冷冻干燥
  • 简介:目的:研究无偿献血拔针皮下淤血率与按压针眼时间长短的关系,旨在寻求最佳按压时间且有效降低皮下淤血率,减轻献血者的痛苦。方法:将214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5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4min、5min、6min、10min,观察每组皮下淤血的例数并做记录。结果:5组不同按压时间的效果比较,皮下淤血率3min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min组、5min组、6min组、10min组4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偿献血拔针按压针眼4~5min较为合适,不但能够有效防止皮下淤血,而且时间不太长,献血者很容易坚持。

  • 标签: 无偿献血 拔针 按压针眼时间
  • 简介:目的:比较高效价抗人(效价≥1:512)蛋白、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低效价)与微柱凝胶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室检测中的优势。方法:首先以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筛选阳性血液标本,然后对上述标本分别用高效价抗人球蛋白(效价≥1:512)、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做直抗半定量试验,γ中和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易出现假阳性,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易出现假阴性。高效价抗人(效价≥1:512)未发现假阳性,而且凝集梯度明显,易于结果判断分析。结论:高效价抗人(效价≥1:512)在AIHA直抗试验中,较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与微柱凝胶法具有结果更加准确的明显优势。

  • 标签: 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优势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输血管理持续改进医院相关输血质量控制情况,探讨降低不合格率、提高输血质量的措施。方法:持续改进前后收集分析全市的用血报表,每月由各用血单位输血科整理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输血科接收标本不合格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的人均用血量分别为4.67U,4.08U,3.84U。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分别为42.3%、23.1%和10.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3,P〈0.01)。3组的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4.86%、3.84%和2.8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P〈0.01)。结论:目前采用的临床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明显提高了全市的输血质量,是促进输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输血 持续改进 输血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相关检测项目的连续变化,为制定合理的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周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血常规专用真空标本管分别抽取捐献者捐献前、捐献6、12、24、48、72h检测标本,在抽取30min内使用MandryBC-5800全自动5分类血常规检测仪上机检测。结果:捐献者在捐献机采血小板24h,血小板计数达到最低值,此后逐步回升,并在捐献96h达到捐献前水平。结论:捐献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计数在捐献24h达到最低值,在捐献96h恢复捐献前水平。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 血常规
  • 简介: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同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各种治疗性单采对患者血液中的相应成分分离和去除效果。方法:对19例治疗性单采患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比较采集效果、患者主观感受和临床诊断资料。结果:治疗性红细胞单采能使患者体内红细胞计数平均降低22.1%,血红蛋白平均降低25.0%;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平均下降44%;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患者体内白细胞计数下降33.1%。结论:治疗性单采能够快速改变患者血常规检测值异常升高的状况,安全可靠,患者主观感觉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对症治疗手段。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液成分 单采术 治疗 血常规
  • 简介:由低蛋白血症引起B型患者血型抗-A减弱的病例临床屡见不鲜,以往文献认为:此类血型抗体减弱可能为一过性,这与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分解和消耗有关。只需改善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后,血型抗体效价就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本文此病例在低蛋白血症尚未纠正的情况下,通过输注异体血液制品刺激,患者血型抗体效价升高至检测阈值之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3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同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文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加[文献类型标志];④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与源文献的关系用“//”表示,不再用“见:(或In:)”;⑤专著中的年份的“.”改为“:”。GB/T7714—1987与GB/T7714—2005著录格式比较的示例见表1。

  • 标签: 文献著录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心血管病
  • 简介:3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血液学杂志》文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加[文献类型标志];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作者姓名
  • 简介: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1,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在15%以下。在肺癌治疗中,尤其在放化疗之后经常出现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我科自2005—2012年出现肺癌并发骨髓抑制同时伴有血红蛋白减少20例,应用成分输血治疗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肺癌 类白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MC)临床疗效。方法:应用HeamoncticsMCS加全自动细胞分离机对7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行血浆置换23人次,置换出自体血浆20400ml。结果:7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中有5例行3次血浆置换;2例行4次置换术后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恢复,经对症治疗康复出院。结论:血浆置换在抢救MC的患者过程中疗效迅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肌无力危象 血浆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献血者献血前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分型的变化情况。方法:36例献血者于献血前即时、献血第3、6、9、12天按网织红细胞常规方法计数和分型。结果:36例献血者献血前网织红细胞计数在0.6%~1.4%之间,均值0.91%,献血第3、6天均值分别为2.06%、1.83%,明显高于献血前,第9天均值1.47%,半数以上恢复至正常范围,第12天均值1.04%,全部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献血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加速增殖分化,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使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明显增高。

  • 标签: 献血者 外周血 网织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