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当病人有某种疼痛.或某种症状.或某种不良的习惯(如吸烟等)的话.要想清除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影响.或痛苦.那么医生办公室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而且不错的地方。然而.当医生们面对的是肥胖病人时.这样的效果就不是那么非常理想的地方了.

  • 标签: 心理 减肥 医患 肥胖病人 办公室 医生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10年8月9—14日举办《北京大学第七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理学习班》。本届学习班集中丫北京大学临床电生理学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授课。学习班内容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测定、诱发电位等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在骨科、手外科、神经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术中监护与应用。授课形式为理论讲解、疑难病例讨论、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生理 学习班 肌电图 临床 招生
  • 简介:自然生成的糖类不像你所听说的那样对身体有害,但有些情况下你要避免食用。

  • 标签: 果糖 食物 医学 标准
  • 简介:肺动脉高压时如果进行治疗,是可以控制症状和保护心脏。当供给肺部的动脉变厚变硬时,则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部的血压升高,心脏右侧必须更加费力才能将血液泵出输送给肺部。由于该疾病的症状跟其它常见疾病相似,往往在疾病较晚期才能确诊。随着心脏夜以继日地超负荷工作,心脏右侧功能逐渐衰退。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危害 常见疾病 控制症状 血压升高 超负荷工作
  • 作者: 王艺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637000
  • 简介:白血病是对人体健康与生命有严重危害的疾病。白血病有明显慢性与急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有明显症状,但慢性白血病却完全不同,在患病之出,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甚至有时症状表现很隐性,这就为疾病确诊增加了难度。对于白血病,多数人提及时都会生出害怕、担忧、可惜等复杂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白血病虽然有了解,但不会特别多,特别是对慢性白血病的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白血病相关进行研究,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白血病。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 简介:心肌梗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识别出来的。有些发作轻微到根本不会被察觉,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者流感。另一些则被误诊而酿成重大的灾难,导致死亡或终生致残。它们病理发生的共同点,就是部分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上个世纪50年代,医生得依赖个人的症状,以及有时候出现不正常的心电图变化来判定是不是心脏病发作而出现心肌梗死。随着研究者学会了怎样测定心肌细胞的化学标记,血液检查变成了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血液标志物,是心脏内外出现问题的提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脏病发作 心肌细胞 重新认识 心肌缺血 肌钙蛋白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死亡的普遍认识是心跳、呼吸停止造成的不可逆后果。而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科学技术,以保障人类健康,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人类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和对死亡的终极挑战中,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的医学科学问题,也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死亡的科学界定,既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也要反映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从心肺死亡标准到脑死亡标准模式的转换,是医学对人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传统的死亡标准是以心肺功能的停止为标志,也就是心肺死亡标准[1-4],即所谓的呼吸、心跳停止。这个标准非常直观,它不仅是医院临床的判断指标,也是公众认可的生命终点。它作为唯一的死亡标准,长久以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命的支持手段不断被强化,因此,单一的心肺死亡标准发生了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脑部遭受致命性损伤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患者脑部虽然已完全不可逆地停止了生命活动,但是其器官在现代医学强大的支持手段下,患者的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仍可延续或部分被替代[4]。以至于看起来...

  • 标签:
  • 简介:冠状动脉瘤(coronaryarteryaneurysm,CAA),又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是指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性扩张,直径超过了相邻正常冠状动脉的1.5~2倍,为罕见的心脏病,最早于1761年尸检发现,至今已超过200年。但对该病的认识尚待完善。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疗法的开展,近年发现的CAA病例及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有必要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 标签: 冠状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神经性耳聋耳鸣 治疗 应用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出的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征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的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神经外科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刘承基[1,2]教授曾多次提到"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的概念,为今后神经外科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如同大体外科学的发展基础是人体解剖学一样,作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分子解剖学"的认识,因为这很可能成为细胞分子外科学发展的基石.

  • 标签: 分子解剖学 细胞分子神经外科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学 外科学发展
  • 简介:国际神经病学联盟(WFN)直属机构国际神经超声研究组(NSRG)和美国超声学会(ASN)亚洲分会定于2011年10月14—16日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第15届国际神经超声大会。

  • 标签: 神经病学 超声 国际 会议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eutotensin,NT)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我院高血压病人60例的NT、NPY。结果:对照组NT、NPY分别为74.3±26.5、145.1±24.2pg/ml.明显低于高血压Ⅱ期病人(135.8±17.4、170.2±27.4pg/ml).P<0.01.0.05。结论:NT、NPY的血浆含量变化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有益的辅助指标。

  • 标签: NPY 神经降压素 高血压病 神经肽Y 患者 血浆
  • 简介:一项大型的国家临床试验的结果初步显示,对高血压更积极的治疗可能挽救生命。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的结果尚未公布,所以我们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但是根据9月份国家卫生部(NIH)发布的信息。指出收缩压的目标值低于120毫米汞柱时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可能几乎减少三分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 国家卫生部 心脏病发作 临床试验 挽救生命
  • 简介:应激性心肌病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心理、躯体应激、疾病、药物等多种病因均可诱发。早在古时圣经时代、古罗马时期,20世纪40及60年代,学者就已用伤心综合征、“悲伤心脏”描述心理应激与死亡关系,到80年代初Cebelin等报道了无冠心病突然死亡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该病发病时左心室收缩常呈现特征性章鱼瓶形态,90年代日本学者Sato等首先用章鱼瓶心肌病描述本病典型特征。

  • 标签: 心肌疾病 Takotsubo心肌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 简介: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critical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专家 管理 重症医学 诊疗规范
  • 简介: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女性(雌性)对于损伤相对不敏感,神经功能恢复也好于男性(雄性)[1].近十年来很多文献报道,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缺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性别差异.神经保护作用的性别差异与循环血中的性激素水平及其相互作用有关[2].现将雌激素、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保护作用 孕激素 雌激素 脑创伤 性激素水平 循环血
  • 简介:2005年1月12日,走进王忠诚院士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办公桌上的一面五星红旗和一个人类颅骨标本,让人联想到神经外科事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墙边一排书柜里满满地摆放着凝集他一生心血的专著、、等.

  • 标签: 神经外科 从医 顽疾 神经学 患者 柳叶
  • 简介: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NRP)作为轴突导向分子col-lapsin/semaphorin的受体,在神经细胞导向、轴突生长方面发挥着调控作用。近年来,关于NRP的研究已从最早的神经轴突导向扩展至血管生成、肿瘤的增殖与转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现就NR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神经纤毛蛋白的结构和功能Neuropilin-1(NRP-1)是最早被发现的NRP家族成员,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130000的跨膜糖蛋白,最初在非洲蟾蜍属视顶盖的神经纤维轴突上发现。1995年,Fujisawa等[2]将之命名为neuropilin-1(NRP-1)。进一步的研究显示,NRP-1作为轴突导向因子collapsin/semaphorin家族的受体,可与轴突生长导向因子SEMA-3A结合,从而参与神经发育时,轴突导向、神经纤维成束、细胞迁移以及成人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等重要过程[3]。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作为SEMA-3型的受体,NRP-1还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

  • 标签: 中的作用 生成中的 神经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