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非紧急情况下多采用药物复律,但传统药物复律成功率低,复律所需时间长。伊布(ibutilide)是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自1996年在美国上市以来,被证实是有效和速效的转复AF/AFL的药物。现将我院应用伊布转复AF/AFL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伊布利特 护理
  • 简介:目的对2例老年C型曼-皮克病(Niemann-PickdiseasetypeC,NPC)患者及家系的NPCI和NPC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采集2例NPC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直接基因测序检测。结果2例患者在NPCI基因6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A644G(H215R),导致第215位氨基酸由His突变为Arg;18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N931N(C2793T),氨基酸编码没有改变;2例家系其他成员未发现异常。结论NPC患者具有典型NPC临床特征,在基因水平上发现,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或新的突变位点,但家系基因特征不明显。因此,对于老年NPC患者或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 标签: 尼曼-皮克病 基因型 氨基酸序列 突变 骨髓移植 杂合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松复合舒芬与单纯舒芬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强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普外科腹部全麻手术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n=20)单独舒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复合松组(按舒芬太尼、松剂量不同,分为B1组和B2组)、舒芬太尼复合松组、托烷司琼组(C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麻醉下,术后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A组为舒芬太尼150ug,B1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松60mg,B2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松90mg,C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松60mg+托烷司琼5mg,均稀释至80ml,均给予负荷剂量松30mg(手术结束前15min时静脉注射),背景输注速率2.0ml/h,PCA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采用VAS法记录术后3,6,12,24h的静息痛评分,并做镇痛满意度NRS评分,观测术后各时间点血压(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各组镇痛效果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1组较其他各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高(P<0.05)、不良反应C组低于A、B1、B2组,B1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A,B2组(P<0.05),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松复合舒芬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明显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且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 舒芬太尼 尼松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观察湿降脂熏蒸对湿浊痹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5例,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熏蒸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熏蒸组给予湿降脂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晚)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和疗效。检测熏蒸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6.25%、15.6%、59.4%、18.7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12.1%、45.5%和42.4%。熏蒸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81.2%vs.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湿降脂法熏蒸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并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并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利湿降脂 熏蒸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评价左卡丁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WANFANG、VIP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与左卡丁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经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Manger5.0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计684例患者,文献中8篇为B级,3篇为C级。Meta结果显示:在治疗终点时左卡丁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OR=3.78,95%CI:2.50~5.74,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WMD=3.70,95%CI:3.52~3.88,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WMD=-3.18,95%CI:-4.53~-1.83,P〈0.01);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WMD=0.75,95%CI:0.61~0.89,P〈0.01)。结论左卡丁能显著提高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由于纳入文章质量有限,建议临床审慎参考。

  • 标签: 左卡尼丁 扩张型心肌病 疗效 Mate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左卡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4例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左卡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左卡汀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0.05mV的导联数(NST)和12导联中ST段压低幅度总和(∑ST)均显著减少和减小(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卡汀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1.58±0.03)次/周比(1.28±0.01)次/周]、发作持续时间[(0.31±0.03)分/周比(0.15±0.03)分/周]、NST[(1.55±0.04)个比(1.04±0.10)个]和∑ST[(0.27±0.02)mV比(0.15±0.01)mV]减少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左卡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结果 左卡尼汀
  • 简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自2000.5~2001.5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左卡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左卡汀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汀组同时给予5%GS250ml加左卡汀3g静脉滴注,1次/d,共15d,然后口服左卡汀1g/次,2次/d,共15d。结果加用左卡汀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总有效率为84.0%,显著优于对照组60.0%(P〈0.05),左室收缩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肉碱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治疗结果
  • 简介:心身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焦虑、紧张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身疾病。据研究,焦虑、愤怒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力等途径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台治疗,对其所存在的焦虑、

  • 标签: 降压疗效 焦虑情绪 苯那普利 治疗 外周血管阻力 儿茶酚胺
  • 简介: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地平是一种兼有L型和N型钙通道阻滞作用的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降压效果显著,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激活,有效防止反射性心动过速、面红、心悸等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西尼地平 高血压病 疗效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4组:单纯PCI组、法舒地尔组、可地尔组、联合组(可地尔+法舒地尔),检查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窦性心率减速力、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指数.结果联合组与单纯PCI组、法舒地尔组比较,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均降低,射血分数升高(P<0.05).联合组与单纯PCI组、法舒地尔组比较,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P<0.05).联合组较其余各组心率减速力降低(P<0.05).可地尔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及窦性心率减速的发生率较单纯PCI组降低(P<0.05),法舒地尔组虽然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心率减速力、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可地尔组均降低,射血分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加梗死相关区域血供,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 标签: 尼可地尔 法舒地尔 心率减速力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比较福辛普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配对单盲对照法,分为福辛普组和卡托普利组.分别观察治疗6周后的坐位血压、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福辛普组与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4%和90%(P>0.05).谷峰比分别是67.5%和42.3%(P<0.05).超声心动图两组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唯组间相比差异不大.结论福辛普治疗高血压谷峰比好于卡托普利,每天一次可获稳定而持久降压效应.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福辛普利 卡托普利 药物治疗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研究福辛普对鼠实验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及钙超载的影响。方法以腹主动脉部分狭窄大鼠为模型,观察福辛普对血压、心肌重量及超微结构、钙含量、肌浆网钙泵功能的影响。结果福辛普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钙泵功能保持稳定,心肌重量和钙含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福辛普不仅能防治心肌肥厚,而且能保护肌浆网钙泵功能,防止心肌钙超载损伤。

  • 标签: 福辛普利 心肌肥厚 钙超载 实验研究 高血压 CA^2+-ATP酶
  • 简介:目的:探讨苯扎贝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被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苯扎贝0.2g,2次/d,疗程1个月.观察血甘油三酯含量及血压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苯扎贝特与降血压药物合用,除显著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外,还明显提高常用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甘油三酯 苯扎贝特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左卡汀(L-CN)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诊CHD合并T2DM并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L-CN,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基础治疗。造影结果不适合行PCI治疗的病人被剔除,最终治疗组入选26例,对照组入选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4小时、1周测定心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RP(hs-CRP)。结果总共46例患者PCI术后24小时和1周cTnI和hs-CRP均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血浆cTnI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24小时两组cTnI和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75,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较为明显,PCI术前给予左卡汀可显著降低手术所致的心肌损伤,PCI引起的心肌坏死很可能与其触发的炎症反应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左卡尼汀 糖尿病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观察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高敏反应C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内ST段压低次数、压低持续时间和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心室相角程(leftventricularphaseshift,LVPS)、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SV、LVPS、LVEF均升高,NT-proBNP、cTnl和hs-CRP浓度均下降,而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低血压和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头痛、心悸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尼可地尔 卡维地洛 心肌缺血
  • 简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临床。苯那普利是新近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种长效、降压稳定的ACEI新药。作者在控制高血压早期病人血压的同时观察了它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 苯那普利 左室肥厚 ACEI 影响
  • 简介:  目的:观察咪达普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达普,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达普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 标签: 咪达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一组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最常见的并发症,肺动脉压力多为轻到中度升高。近来,随着对COPD肺部和全身炎症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反应在COPD相关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舒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舒利迭 COPD 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