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8月20日至24日,"二00九南国书香暨羊城书展"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参展书刊社达数百家,5天的展出,共吸纳人流量40多万人次,为历年来书展人流量之最。而购书、订阅刊物量也达上年的3倍之多。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

  • 标签: 书展 人流量 展览中心 广州 书刊 金融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城乡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现状。方法对一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826例老年人进行血压测量,分为血压正常组(693例)和高血压组(1133例),进行躯体健康、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等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估。结果高血压纽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血压正常组,在高血压纽中,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较男性差,增龄增加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损害和躯体功能受损的风险,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城区。结论加强对高血压和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慢性病恢复期的功能康复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基础。

  • 标签: 高血压 生命质量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在北京市农村社区分析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2014年5~10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30个行政村/居委会符合条件的2122例常住老年人,采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对该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慢性病发生情况,以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为慢性病分析指标。最终纳入1836例,合格率86.5%,年龄60~92(69.4±6.8)岁,其中男性713例,女性1123例。结果女性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64.1%vs35.9%,P=0.000),总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为慢性疼痛,高达23.9%。女性患有≥2种老年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男性(19.2%vs10.5%,P〈0.01)。通过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入选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4.9%、13.2%和29.1%。51.3%老年人患有老年综合征。结论通过开展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能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检出率,发现重要的老年综合征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病 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讨论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在实施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硬币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发病在7个小时之内),其中超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的治愈率55.0%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2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2)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具有清除血肿效果好、电凝定位准确、减少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等优势,有效的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超早期显微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第十届中国心脑医学论坛大会于2012年9月15~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及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位医师参会,共设15个分会场,91个专题。los位授课者及会议主持,来自心血管内科、神经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精神心理科和流行病学等领域的专家。

  • 标签: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论坛 心脑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市通州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现状,分析影响该地区CHF患者再入院的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连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301例患者,其中男性177例,女性124例,年龄27~89岁,平均年龄(71.49±11.75)岁.6月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再入院,分为2组,分别是再入院组(142例)和对照组(159例),并分析影响CHF患者再入院的因素.结果CHF主要病因是冠心病197例(65.5%),其次是心脏瓣膜病48例(15.9%),心肌病31例(10.3%)和高血压心脏病25例(8.3%).CHF主要诱因是水潴留(74.8%)和肺感染(43.9%).再住院组患者年龄≥70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合并肾功能不全、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住院组的阿司匹林、呋塞米、ACEI/ARB的服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住院组监测体重、服药依从性、定期门诊随诊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CHF患者再住院的因素为:监测体重(OR=0.285,95%CI:0.147~0.555)、肾功能不全(OR=2.137,95%CI:1.264~3.612)、LVEF〉35%(OR=0.449,95%CI:1.264~3.612)、服药依从性(OR=0.503,95%CI:0.279~0.906)、呋塞米(OR=0.389,95%CI:0.171~0.88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156,95%CI:1.070~4.343)和ACEI/ARB(OR=0.574,95%CI:0.344~0.959).结论导致CHF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主要诱因为水潴留和肺感染.CHF患者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偏低,缺乏CHF自我管理.监测体重、肾功能不全、LVEF〉35%、服药依从性、呋塞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ACEI/ARB是预测CHF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再住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联合应用神经苷脂与醒脑静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09年09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抽取74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神经苷脂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神经苷脂与醒脑静进行治疗。观察疗程结束后两组的具体疗效。结果干预组(94.6%)的治疗缓解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0.3%),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精神障碍改善、意识恢复时间及头痛、发热症状好转消失时间等方面均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病毒性脑炎,联合应用神经苷脂与醒脑静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脑实质炎症,有效缩短疗程,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阻止病情发展和恶化。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醒脑静 重症病毒性脑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对颈中交感神经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中交感神经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颈中交感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颈中交感神经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神经性耳聋耳鸣 治疗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区脑梗死与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83例,按脑梗死解剖部位将其分为基底区组1045例与非基底区组438例。对比分析2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及频域参数。时域参数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代表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为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结果基底区组年龄〈69岁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非基底区组患者(P〈0.05),而基底区组年龄≥70岁的患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基底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区组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基底区组(18.4%vs13.9%,P=0.038)。基底区组仅年龄≥80岁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基底区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56.8%vs41.0%,P=0.031)。2组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与基底区组非PAF患者和非基底区组合并PAF患者比较,基底区组合并PAF患者的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高、LF/HF则显著减低(P〈0.05)。结论基底区脑梗死呈增龄发病增加趋势,患者多发PAF,基底区脑梗死合并PAF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 标签: 脑梗死 迷走神经疾病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血管疾病心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增长。心脏重构是CHF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激活.促进心脏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慢性 治疗 利尿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简介:目的抽样调查北京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抽样调查北京地区≥60岁人群1865人,根据问卷调查及临床医师检查进行MCI诊断,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1750人的MCI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①1750人中,患MCI203例,患病率为11.6%。其中≥75岁者的患病率(123例,15.7%)高于〈75岁者(80例,8.3%);文盲(130例,17.5%)高于非文盲(73例,7.2%);农村(92例,19.4%)高于城区(111例,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虽然女性患病率(111例,12.3%)高于男性(92例,10.8%);无配偶的老人(77例,13.7%)高于有配偶的老人(126例,1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病史中,仅卒中对MCI患病率有影响(χ2=18.853,P=0.000)。经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对年龄〈75岁、≥75岁及不同性别人群的MCI患病率仍无明显影响(P〉0.05);而卒中可增加老年男性(χ2=16.858,P=0.000)、女性(χ2=4.531,P=0.045)及〈75岁(χ2=33.024,P=0.000)人群MCI的患病率。③随着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疾病种类的增加,在男性(χ2=11.119,P=0.004)和〈75岁人群中(χ2=6.117,P=0.047),MCI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OR:2.134,95%CI:1.459~3.120)、居住在农村(OR:2.084,95%CI:1.502~2.893)、≥75岁(OR:1.853,95%CI:1.342~2.559)及文盲(OR:2.178,95%CI:1.517~3.128)是MCI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是老年人群患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75岁人群及男性老人,预防卒中对预防痴呆的发生更有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再发及死亡的关系.方法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北京5家二级医院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首次或二次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3个月的患者进行登记和基线调查.共登记1087例患者,其中1074例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抑郁自评量表检查.每6个月随访一次患者卒中的再发和死亡情况,随访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D与卒中再发及死亡的关系.结果①基线调查时PSD患病率为49.9%(536/1074).轻度和中、重度PSD的构成比分别是52.2%(280/536)、47.8%(256/536).②在平均3.5年的随访中,卒中累积再发率和总死亡率分别为12.9%和7.6%.③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卒中病史、血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标或肥胖进行调整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SD患者死亡的风险比(HR值)为1.66(95%CI:1.04~2.68),卒中再发的HR值为1.41(95%CI:0.99~2.01).轻度PSD是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7,95%CI:1.02~2.24),而中、重度PSD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8,95%CI:1.61~4.46).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较高的PSD患病率,PSD患者卒中再发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抑郁 预后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局部农村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体,确诊糖尿病+高血压(T2DM+HP组)573例,单纯糖尿病(T2DM组)139例,同时选取正常查体者674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肾并发症等情况,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体质指数、血压、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血肌酐(Cr)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HP组血压、血糖、TC、TG、LDL-C、UA、Cr、体质指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T2DM+HP组高TC、高TG、低HDL-C、高LDL-C、高UA、高Cr暴露水平是其1.737、3.851、2.498、1.868、2.466、2.546倍,同时肥胖率也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3.426倍。与对照组和T2DM组比较,T2DM+HP组合并心、脑、肾脏疾病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比例增加,暴露水平升高,心脑肾并发症比例增加。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老年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50岁以上本市户籍人口脑卒中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韩村河镇6个自然村818名50岁以上本市户籍居民进行脑卒中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结果韩村河镇脑卒中患病率为19.30%。男性患病率为24.30%,显著高于女性(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性别^2=12.20,P〈O.01)。不同年龄、职业间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年龄^2=58.13X职业^2=29.70,P均〈0.01),其中70-75岁、未就业者发病率最高(分别为38.24%、34.39%),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该地区脑卒中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间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Ⅸ。=8.15,X文化^2=1.94,X婚姻^2=2.73,P均〉0.05)。结论韩村河地区5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男性、70-75岁、未就业者患病率较高,有必要针对性地做好这一地区的脑卒中防控工作。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 简介:目的:研究适宜剂量的华法林对北京市房山区65岁以上老年持久性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纳入研究的870例持久性NVAF患者抗凝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分为阿司匹林组(471例)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组(36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伴随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主要、次要终点事件。结果:入选病例共937例,有效病例870例,失访67例(7.1%)。随访时间(19.2±2.1)个月。华法林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和缺血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组降低62%(1.06%:6.52%,P=0.04)。华法林组的缺血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组下降68%(0.42%:4.76%,P=0.04);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0.42%:3.00%,P=0.02)。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2.97%:13.03%,P=0.04)。华法林组出血率较阿司匹林组显著减少(1.69%:12.02%,P=0.04)。结论:对于老年持久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的剂量,可以较阿司匹林更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抗凝药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北京某镇中年农民人群中应用的差异。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周边抽取40~65岁的中年农民632例为研究对象,男性258例,女性374例,平均年龄(54.5±10.4)岁。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经美国心脏协会(AHA)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3种诊断标准诊断入选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并比较三种标准的符合率。结果CDS与IDF、NCEP-ATPⅢ诊断的患者,分别有72.3%和88.4%患者相一致,CDS与NCEP-ATPⅢ的诊断符合率较高,Kappa系数为0.887,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诊断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S与IDF的诊断符合率略低,Kappa系数为0.725,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下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标准在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结果上存在差异,CDS与NCEP-ATPIII的诊断符合率较高,CDS与IDF的诊断符合率略低。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并给予全身麻醉下介入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阻滞组(SGB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统一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和介入治疗,但SGB组额外给予星状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反应相关激素胰岛素(InS)、血糖(BS)、β-内啡肽(β-EP)和生长激素(GH)水平均相近(P〉0.05),经手术治疗后72h,SGB组患者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及治疗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B星状神经阻滞可有效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缓解机体应激反应状态。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病率及患病特点.方法2009年,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怀柔区(远郊)≥55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466人,其中男1142人,女1324人.分析TIA的患病率,并比较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患病率的差异.结果①2466人中,TIA患者86例,患病率为3.5%(标化后为3.7%).②远郊、近郊、城区TIA患病率分别为5.6%、3.7%、2.7%(标化后为6.2%、3.9%、2.7%,P=0.004).人群TIA患病率为乡村高于城区(4.7%比2.7%),P=0.009;远郊高于近郊,P=0.067.③女性TIA患病率略高于男性(3.8%比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人群TIA患病率逐渐降低,≥55岁最高(5.0%),≥85岁最低(2.2%);不同年龄段女性的TIA患病率与总体人群患病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男性与总体患病率变化趋势不相符.结论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TIA患病率为城区低于乡村,近郊低于远郊.TIA总体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女患病率差异不明显.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病率 人群调查 横断面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MI)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突然起病,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ACS可分为两类,即ST段抬高的ACS(Q波MI);ST段不抬高ACS,包括ST段不抬高的MI(无Q波MI)和UA。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对ACS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如为ST段抬高的ACS,可尽早行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现代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T段不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