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肺结核归口诊治医院,应设有肺结核(肺科)门诊,须每天开放,应有相对固定的专科医生1—2名,并熟悉掌握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二、肺结核病人必须统一归口于肺结核专科门诊。凡有慢性咳嗽、咳痰二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人,应按(全国肺结核防治工作手册)进行规范诊治。三、肺结核门诊必须备有专用的初诊病人登记本、专用病历。对因症就诊者和转诊来的可疑者进行间诊,建立病案,并在"初诊病人登记本"上登记;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浙江省 门诊工作 控制技术 因症就诊 慢性咳嗽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产科门诊孕期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初诊进行产检的孕妇2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的血营养元素含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血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65.6%)明显高于对照组(50.8%)、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4.8%)明显低于对照组(28.9%)、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4.1%)明显低于对照组(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产科门诊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营养结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并发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孕期营养 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 简介: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护患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1].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就诊流程长,患者经过挂号、就医、收费、检查、取药等过程后,最后到门诊注射室已身心疲惫,患者或家属容易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至门诊注射室护士身上[2].

  • 标签: 护患沟通 注射室 门诊 基层医院
  • 简介:<正>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揭示,已发现的菌阳肺结核病人中,92%系由综合性医院就诊发现,换言之,各级各类综合性医院,是当前我国肺结核传染性病例发现和病例登记的主要来源。经综合性医院检出、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初诊时大多数是可疑肺结核症状的因症就诊者。我院为北京市近郊区区级医院,本文对来我院门诊各科就诊检查的可疑肺结核症状者中,就肺结核病例(菌阳)的发现效率进行分析、评价。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综合性医院 因症就诊 菌阳 病人发现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简介: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门诊2010~2012年各类降压药消耗量和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排于前4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厄贝沙坦;DDDs排在前四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旋氨氢地平、福辛普利、吲哒帕胺;所有调查的高血压药物其DUI≤1.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合理性
  • 简介: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大部分患者主要在门诊治疗,如何针对这一群体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而在治疗手段,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以及医生对各类危险因素和慢性并发症的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科学的、经济的、合理的治疗能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内分泌科门诊2002年以来发现的不合理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80例分析整理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不合理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20名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带教;比较两组见习期护士出科前1天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成绩、综合素质总评、接受护士服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考试、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素质总评分及所服务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角色扮演法能增强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换位思考的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角色扮演 导医 见习护士 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技能的困难。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和态度、开展循证的困难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认知不足,循证护理应用技能偏低。结论通过加强循证护理理论学习,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认知 循证护理实践 调查研究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的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的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 标签: PICC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护理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临床上也常称为褥疮。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即: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二期)、

  • 标签: 重度压疮 护理 进展
  • 简介:解除癌症病人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的医疗问题,据wTO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得不到及时处理,晚期病人50%~70%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说:“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现将近几年癌性疼痛的护理状况综述如下。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进展 癌症病人 医疗问题 及时处理 晚期病人
  • 简介:对ICU护理实习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ICU师资队伍的缺乏、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负累意识的影响、ICU综合性教学的不完善、无全面的评价体系、学生"个人主见,眼高手低"等因数,影响着ICU护理实习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发现、挖掘并培养新一代ICU专业护理人才,也阻碍了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 标签: ICU 护理实习 实习教学 传统教育观念 综合性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时,若渗出血管外可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局部红肿、水泡甚至出现组织糜烂、坏死等。发生此类并发症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痛苦,另一方面会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为此

  • 标签: 化疗 药物外渗 护理对策 癌症
  • 简介:以往集束化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化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化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脑梗死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的变化。结果(1)156例患者治疗前SCL-90评分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外,余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01),(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外,余因子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01),(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AF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脑梗死住院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承受力与调控力,明显改善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等症状,提高患者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住院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护理界已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它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 标签: 循证护理 国内 护理工作人员 护理学科 知识处理 临床经验
  • 简介:<正>我所自1986年成立病房以来,共收治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32例(存档例数),其心理状态各异。在护理中我们认为,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护士的言行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关系到病情及转归。老年病人通常病史较长,多有间断用药过程,对目前的抗结核化疗药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病情时好、时坏,症状反复出现,不少求治病人,合并肺内感染或肺原性心脏病。作者等从1986—1990年收治住院病人中的各异心理状态,所实施的心理护理措施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 肺原性心脏病 抗结核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通过每周不定期检查各病区晨间护理质量,了解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护理人员方面:对晨间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慎独精神、沟通能力不足、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不掌握患者病情、护理人力资源不足;(2)患者方面;(3)家属、陪护方面。结论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掌握沟通技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理管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配合、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是提高晨间护理质量的对策。

  • 标签: 晨间 护理质量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