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损伤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核因子κB(NF—κB)在SAP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α-硫辛酸(α-lipoicacid,ALA)属于维生素B的一类化合物,是已知抗氧化剂中作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具有抑制NF-κB的作用,在改善人的体质、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多种疾病方面备受关注。本实验应用ALA干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观察其对ANP并发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Α-硫辛酸 保护作用 肺损伤 糖尿病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急性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主要并发症,是造成SAP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研究认为,SAP导致的炎症细胞过度激活和肺部浸润是急性损伤甚至急性功能衰减的中心环节[1]。连接黏附分子C(junctionaladhesionmolecule—C,JAM.C)是近年新发现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分布的细胞黏附分子。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保护作用 细胞黏附分子 重症急性胰腺炎 小鼠
  • 简介:尽管过去5年里,强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BT)显著降低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但呼吸系统疾病仍是HIV感染者的主要负担。其原因包括世界范围内能接受HAART治疗的人数有限,接受HAART治疗者持续病毒抑制的失败率接近50%,特异性机会性感染预防的失败,和既往未能诊断的进展期HIV感染者的就诊人数增多。

  • 标签: AIDS 强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感染 细菌性肺炎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结核病
  • 简介: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功能检查在COPD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 简介:多内分泌腺瘤病(MEN)是一种以同一患者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体肿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过去曾被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和“多腺体综合征”,现在统称为多内分泌腺瘤病。多内分泌腺瘤病主要分为两类:多内分泌瘤病1型(MENl型,Wermer综合征)和多内分泌瘤病2型(MEN2型,Sipple综合征),

  • 标签: 分枝杆菌 病原菌 肺结核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 MEDICINE 1999 27(10)
  • 简介:1急性损伤基本概念急性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打击后,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ALI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PaO_2/FiO_2≤300mmHg;③胸片显示双浸润阴影;④肺动脉嵌入压(PAWP)≤18mmHg或临床除外心源性因素。AL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阶段,而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在肺部的表现和主要组成部分。MODS晚期可发展为多

  • 标签: 巨噬细胞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 简介:概述外结核病(Extra-pulmonary)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了肺部以外的脏器而引起的临床结核病,约占全部结核病人总数的10~30%。我国结核病分类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01)将结核病分为五种类型,即原发性肺结核(含胸内淋巴结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外结核病。“其他外结核病”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

  • 标签: 肺外结核病 诊治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乙醛脱氢酶2(ALDm)活性和含量,丙二醛(MethaneI)icarboxylicAldehyde,MDA)含量及4羟壬烯醛(4-hydroxy-2·noncnal,4-HN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250—350g的雄性sD大鼠,采用在体原位I/R损伤模型,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即sham组)、B组(平衡灌注15rain组)、c组(缺血停呼吸30rain组)、D组(缺血停呼吸60min组)、E组(再灌注恢复呼吸30min组)和F组(再灌注恢复呼吸60min组),每组6只。在观察结束后取组织检测ALDH2活性和含量,MDA和4.HNE含量。结果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ALDH2活性分别为(2.26±0.45,2.30±0.48,2.40±0.69,2.21±0.42,2.21±0.42和2.16±0.62),含量分别为(0.91±0.11,1.21±0.61,1.23±0.38,1.11±0.38,1.00±0.47和O.92±0.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E组和F组大鼠MDA含量(11.03±0.51,12.10±0.29和11.73±0.57)较A组和B组(10.35±0.52和10.30±0.5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大鼠MDA含量高于c组(10.87±0.62)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E组和F组大鼠4-HNE含量(2.15±0.09,2.81±0.22和2.76±0.31)较A组和B组(1.93±0.1l和1.97±0.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大鼠4-HNE含量高于c组(2.05±0.08)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中醛类物质(MDA和4.HNE)开始蓄积,再灌注过程中醛类物质继续升高,ALDH2活性和含量未受到明显抑制

  • 标签: 肺缺血再灌注 乙醛脱氢酶2 醛类
  • 简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心脏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往往难以早期诊断,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广泛转移。现将解放军第305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右心房肉瘤伴转移的病例进行报道。

  • 标签: 右心房 肉瘤 肺转移
  • 简介: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由隐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肺部真菌病。既往认为PC是一种少见病.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文献报道.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生率为5%~10%。近年来.由于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应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在非HIV感染者中,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PC发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血栓栓塞症(puml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通常所称PE即指FIE。除FIE外,其他类型的PE还包括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细菌栓塞、异物栓塞等。引起FI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最常见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FIE常为DVT的并发症。FIE和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lsm,VTE)的两种重要的临床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田。美国每年至少有200000人因FIE住院治疗,而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被诊断,大部分病例被漏诊,因此每年约有60万~70万VTE发生。国内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曾将FIE视为少见疾病,但据国内部分医院的初步统计和依临床经验估计,在我国FIE绝非少见病,而且近年来其发病例数有增加趋势。未经治疗的FIE患者病死率为25%~30%。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血栓栓塞症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系统
  • 简介: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的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正>特发性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V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本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片示双中下野网状阴影,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致病原因不明,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为2~4年,5年生存率30%~50%。随着对介导本病的炎症和

  • 标签: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 肺泡炎 限制性通气障碍 炎症细胞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血栓栓塞症(PTE)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产生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32例急诊住院的PTE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预后,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呼吸困难(97%),胸痛(47%),咯血(25%)。辅助检查情况:D-二聚体阳性(100%),PaO2下降(69%),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16%);彩超:右室扩大(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1%);螺旋CT:肺栓塞征象(88%);近期内有手术史者(71%)。首诊误诊(47%)。行溶栓+抗凝治疗(38%),抗凝治疗(62%)。死亡(16%)。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减少死亡率。无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重要参考依据,螺旋CT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急诊 误诊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6例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人参健脾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功能、BODE指数。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胆固醇较常规组明显增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0.05)。2组患者治疗后SGR0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伙0.05)。2组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改良呼吸困难量表(mMRC)、6MWD2个维度和BODE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BODE指数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人参健脾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脾肺气虚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随着影像技术和细胞病理学进展,已能显示很小的胸内病灶并能进行针刺活检,针刺活检获得的小样本足以供给细胞病理学进行正确诊断。B超引导下经皮活检术1976年由Chanarasekhar等等报告,此后Izumi报道20例穿刺活检均获成功。Otto在1985年的报道本方法对肺癌的检出率为90.2%。国内黄燮民等于1986年报道11例B超引导下经皮活检。目前,B超引导下针吸活检不但用于胸膜或胸膜下疾病的诊断,还用于的深部的结节的诊断。随着内窥镜技术和B超探头的进步,经食道内窥镜B超

  • 标签: 吸肺 型超声 引导针
  • 简介: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损伤时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的变化及丙酮酸乙酯(EP)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EP早期治疗组(建模后6h给药)和EP晚期治疗组(建模后12h给药)。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24h和48h检测组织MIFmRN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湿重/干重(W/D)比以及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24h、48h脓毒症组、EP6h组和EP12h组MIFmRNA、MPO活性、W/D比值以及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EP6h组和EP12h组组织MIFmRNA水平、MPO活性、W/D比值以及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均较同时相点脓毒症组显著降低;脓毒症组24h组织MIFmRNA的水平与MPO、W/D比值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脓毒症大鼠损伤时组织MIF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EP对脓毒症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IF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大鼠 丙酮酸乙酯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控制性膨胀(sustainedinflation,SI)对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犬的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48只,随机分为ARDSexp和ARDSp组,每组24只,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exp模型,盐酸灌复制ARDSp模型,再随机各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应用俯卧位通气(PC)、俯卧位通气联合SI(PS)、仰卧位通气(SC)、仰卧位通气联合SI(SS)。观察造模前基础状态,ARDS0、2、5h时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同时监测呼吸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对于ARDSexp和ARDSp犬SC组、PC组、SS组及PS组的PaO2/FiO2在基础状态分别为(419±19)、(357±23)、(476±57)、(449±23)、(535±26)、(532±27)、(529±35)、(520±50)mmHg;在Oh为(123±27)、(117±44)、(141±38)、(101±35)、(123±58)、(136±61)、(117±45)、(116±21)mmHg,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PS对于ARDSexp和ARDSp均能显著改善氧合(378±78/117±45;209±65/116±21,P〈0.05),但对ARDSexp氧合改善作用更明显(378±78/209±65,P〈0.05)。同时点,对于不同原因的ARDS,PS比单独PC及单独应用SI能更好地改善氧合(P〈0.05)。在氧合改善的同时降低了气道阻力,增加了顺应性,并且对MAP、心率和PaCO2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于不同原因ARDS,PS较单应用PC及单应用SI能更好地改善氧合,且对于ARDSexp氧合改善作用更明显,氧合改善的时间更早。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 肺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