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在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以下两种情况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例如:公元前5世纪、20世纪90年代、1995年6月8日14时30分。表示年份要写全称,1995年不能写成95年或95年;1953—1958年不能写成1953—58年。年月日可以写成1995206208。时刻用“:”分隔的形式。如:13时45分8秒可以写成13:45:08。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正>结核病(TB)在传染病中,是当今世界上成年人的首要杀手,并对国际公共卫生工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对现代结核病流行的世界规模如此惴惴不安,以至WHO于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这在WHO历史上发表这样的声明尚属首次。

  • 标签: 结核病 成年人 当今世界 公共卫生工作 传染病 紧急状态
  • 简介:《医学信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华中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杂志社中国·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信息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刊物,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国际刊号:

  • 标签: 医学信息杂志 征稿启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临床医学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中医药学会
  • 简介: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价值,争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已启用优先数字出版(onlinefirst)平台.

  • 标签: 多器官疾病 出版 杂志 老年 中华 启事
  • 简介: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价值,争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已于2015年6月正式启用优先数字出版(onlinefirst)平台。编辑部会将已被录用并完成排版校对的论文先于印刷版在杂志网站优先数字出版。同时,印刷版一经确定卷、期、页码,将上传至网络出版平台并取代优先出版的数字版。若有作者参阅本刊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并引为参考文献的,请务必在其引用格式中标注数字出版的时间和网址,以确认该文的首发权。若有不同意优先数字出版的作者,请投稿时特别说明。

  • 标签: 网络出版 多器官疾病 杂志 老年 中华
  • 简介: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O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

  • 标签: 数字信息 2009年 中华医学会 标注 杂志 OBJECT
  • 简介: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数字信息标注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

  • 标签: 数字信息 2009年 中华医学会 标注 杂志 OBJECT
  • 简介: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数字信息标注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

  • 标签: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标注 OBJECT 数字信息 出版物 国际标准
  • 简介: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数字信息标注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是一个永久和惟一的标识号。随着时问推移,数字对象的某些有关信息可能会有变化(包括存储的物理位置),而DOI可让使用者直接由此链接到出版商的数据库、文献、摘要甚至是全文,识别码可以直接指引到出版物的本身,使国内外各种来源、不同物理地址的各种类型的学术信息实现互链互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标注 数字信息 OBJECT 出版物 国际标准
  • 简介:大量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了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1-3],尤其是卫生部新医疗改革中已明确将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在社区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为适应广大社区医师防治高血压的需求,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制定了高血压防治指南^[4],并多次进行修订。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防治 标准化 个体化
  • 简介:目的了解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结核病人和一般居民对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的途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目前群众获得结核病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聊天和听医生介绍。结论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发挥社区干部、基层医生和电视传播在结核病防治宣传中的作用。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 简介:通过研究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对蛋白功能进行注释,甚至应用于药物开发,是蛋白组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和其他各种高通量的生物技术的采用为蛋白质调控网络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在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预测.

  • 标签: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 计算生物学 蛋白调控网络
  • 简介:<正>我市农村肺结核病人中,由乡级医疗机构发现和治疗管理者占98%。为提高乡级防痨组织的业务水平及防治效果,于1988年提出乡级防痨组织的规范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及人员落实各乡卫生院建立结防领导小组,由肺(内)科、放射、检验、防疫医生组成,并有一名院长担任结防领导小组组长。兼职防痨医生由各卫生院推荐,经县结核病防治所审核,县卫生局发文确认。要求乡防痨医生相对稳定,如有变动,须经县结防所同意后重新安

  • 标签: 规范化建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防治 乡级卫生院 治疗管理 医疗机构
  • 简介:以往集束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14-3-3ηmRNA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并构建14-3-3η蛋白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在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C57BL/6小鼠骨髓原代巨噬细胞mRNA,反转录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4-3-3ηmRNA水平的改变。运用ProtParamtool、SOPMA等在线软件对14-3-3η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小鼠巨噬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PCR的方法扩增14-3-3η基因,插入pGEX-4T-3载体中,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其原核表达并纯化,SDS-PAGE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采用Graphpadprism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M1型巨噬细胞14-3-3η表达降低,M2型趋势相反。生物信息学表明14-3-3η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主要为α-螺旋(占62.60%)且疏水性较差(疏水系数为-0.607)。酶切和测序结果提示重组质粒pGEX-4T-3-14-3-3η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4-3-3η成功表达和纯化。结论本实验对14-3-3η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GST-14-3-3η,为14-3-3η在巨噬细胞极化上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计算生物学 巨噬细胞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14-3-3η
  • 简介:在许多来稿中,我们发现对急性胰腺炎的命名比较混乱。为统一起见,我们认为对临床患者,急性胰腺炎可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对实验动物,急性胰腺炎必须按病理变化区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edemetouspancreatitis,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实验动物 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