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的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的损伤。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胆汁淤积时,体内升高的胆酸、胆红素及其他胆汁成分激活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上调或下调其相关靶基因.使胆酸合成减少、输出增多,并增强肝脏对淤积成分的解毒作用。

  • 标签: 胆汁淤积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早泄(prematureejaculation,PE)指总是或几乎总是发生在插入阴道以前或插入阴道的l分钟以内射精,完全或几乎完全缺乏控制射精的能力,并造成自身的不良后果,如苦恼、忧虑、挫折和(或)回避性亲热[1]。PE[2]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

  • 标签: 早泄 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在人群中,其终身患病率为3.4%~4.7%。相比于健康人,惊恐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该病导致了可观的社会成本损耗。尽管如此,近年来惊恐障碍的治疗进展仍较慢,一些关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标签: 惊恐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胰腺癌的药物治疗至今仍是以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为主。吉西他宾(GEM)是第一个能呈现临床受益、改善患者症状、适度延长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的化疗药物,是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GEM联合其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差强人意。近年来,研制作用于肿瘤生物学途径特异性靶点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晚期胰腺癌 靶向 化疗药物 中位生存期 生物学途径
  • 简介:<正>格雷夫斯病(GravesGD)是一种能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GD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发现新的方法及药物的应用较传统的抗甲亢药物(ATD)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更低的复发率,更少的副作用,为些,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ATD+α-干扰素由于GD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毒感染,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付氏发现在常规抗甲亢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能明显提高远期治愈率,且副作用少,方法为:将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TD+α-干扰素)组和对照组(常规疗法),两组均给予甲巯咪唑或卡比咪唑30~60mg/d,但治疗组前3个月,每周肌注20万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抗甲亢治疗 α-干扰素 抗甲亢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巯咪唑
  • 简介:支气管哮喘(BA)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AAI)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全球患者约1.6亿人,是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诊断已有明确的标准,但治疗还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目前还没有单一药物能够同时对AAI和BHR起治疗作用,所以综合治疗是目前控制哮喘的主要措施,包括针对BHR引起的气道痉挛以扩张支气管治疗为主,针对AAI引起气道炎症以糖皮质激素(GC)治疗为主,现综述如下。1扩张支气管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过敏介质阻释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其中以β_2受体激动剂为第一线药物。1.1β受体激动剂包括非选择性的β受体激动剂

  • 标签: 哮喘药物 支气管哮喘 治疗进展
  • 简介: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仍处于极低水平。由于高血压的危害,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的病变增加。因此,尽快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高血压人群的根本目标。现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预防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49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6.2±6.0)岁。受试对象均给予缬沙坦80~160mg或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12.5mg治疗,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诊室随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检查、颈动脉、椎动脉、肾动脉超声和眼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缬沙坦治疗12个月以后,患者诊室随测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但24h总体血压、白天及夜间血压均无明显变化;(2)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升高(P〈0.001);(3)颈动脉、椎动脉和肾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P〈0.05),肾段间动脉及眼动脉PI及RI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并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和动脉顺应性。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缬沙坦
  • 简介: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存在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的危险性。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病因复杂,治愈难度大,目前主要是根据便秘的病因、分类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手术治疗及生物反馈等。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老年人慢性便秘药物治疗进展,尤其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激动剂、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阿片μ受体拮抗剂等新型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便秘 药物治疗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一种多发病,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其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药物治疗 解痉剂 止泻药 导泻剂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一定致残率和病死率,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发生房颤后循环系统功能迅速恶化,故一直是临床心律失常治疗学关注的焦点。房颤的最佳治疗是在病因治疗的前提下恢复并维持窦性节律,维持心房正常的血液传输初级泵的功能,防止血流动力学恶化,防止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节律的治疗主要控制快速心室率引起的症状和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并发症。目前,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各种治疗措施各有其适应证和并发症,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房颤治疗仍然是当今心律失常治疗学上一大挑战,这也是人们

  • 标签: 心房颤动药物 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约占5.9%,80岁以上约占1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死忘率高于无房颤患者2倍。进一步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房颤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它病因的2倍。而房颤的药物治疗总体效果差,非药物治疗是近期的研究热点。房颤的非药物

  • 标签: 心房颤动药物 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 简介: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inPatientwithAnti-hypertensionTherapy.CPAT)是指高血压患者对医嘱坚持执行程度.能遵医嘱服药。不随意换药或增减药物.对药物的副作用能耐受且血压控制理想。高血压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有效方法.由于多数患者没有该疾病的痛苦主观感觉.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依从性 血压控制
  • 简介:抗癫痫药单独或与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治疗包括双相障碍在内的各种心境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障碍(ADHD)与多动、品行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与痴呆)、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偏执性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病。本文将对抗癫痫药物的若干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抗癫痫药物 精神病 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生存率及预后极差,临床上IPF治疗药物十分有限.2011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共同发表的《IPF诊治循证指南》为IPF药物治疗提供了建议.但随后的一些临床试验结果与2011年指南中治疗推荐相矛盾.2015年该机构又发表了一个补充指南.本文对2011年以来指南中治疗IPF的药物进行了回顾,同时综述了2015年补充指南对各药物的推荐情况.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药物治疗 吡非尼酮 尼达尼布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65岁以上国外心衰患病率可达6%-10%,我国为1.3%。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衰正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病症翻。目前已明确,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而导致心室重塑的主要因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与心肌重塑有关的刺激、介导因素有: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②β肾上腺素能系统;③醛固酮系统;④氧化应激;⑤炎症性细胞因子;⑥内皮素等。心衰早期治疗可以阻止其发展,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当前认为治疗慢性心衰最有效的药物是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尿剂和洋地黄药物,严重心衰者还须接受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治疗。肯定标准治疗药物有: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

  • 标签: 药物治疗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β肾上腺素能系统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较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速度更快、病变更严重。PAD的内科治疗一方面强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另一方面是针对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其中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前列腺素E能改善行走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