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成形术,研究组则采用椎后凸成形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累计透视时间、椎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I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以及累计透视时间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术后OID评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后凸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产生医疗费用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线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的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NT-proBNP)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心衰组),44例老年非心衰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衰组),检测指标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等?结果CHF患者TO?TS与LVEDD?NT-pro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或P<0.01);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CHF患者LVEF越低,LVEDD越大,TS值越低,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中重度心衰者HRT值与轻度心衰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T可作为种评估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定实用价值的无创检测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率震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含量变化在诊断及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d和3d检测两组血浆DD、hs-CRP、IL-6、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DD、hs-CRP和IL-6的血清浓度在手术后1d及3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研究组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浆DD、hs-CRP和IL-6的含量在下肢骨折术后DVT的早期诊断及预防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骨折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和核心,而教学准备则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基本保障。如何准备好堂课,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组织学》中“女性生殖系统”这章为例,围绕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这“六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下如何准备堂优质的组织学课。

  • 标签: 课堂教学,教学准备
  • 简介:摘要医院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支撑,信息统计工作是保障医院管理决策科学的基本条件,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数字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医院建设中,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在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数据质量、信息标准、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规范统计工作,优化管理效率,重视统计人才培养,保证数据质量的角度提出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信息统计 数据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食道癌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T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同药物干预4周,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浊解毒方配合水针与传统兰索拉唑配吗丁啉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MTL水平,且浊解毒配水针组疗效优于兰索拉唑配吗丁啉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化浊解毒 水针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规范护理的影响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成人咳嗽变异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生活、心理、急性发作期、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规范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等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94%,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1.76,%,护理满意度为82.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能明显提高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持久,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咳嗽变异性哮喘 规范化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的视网膜脱离(MHRD)的患者进行玻璃切割术后填充C3F8,观察此类疾病的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方法观察玻璃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6%C3F8的病理性高度近视眼MHRD患者,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伴腹泻患者运用集束护理预防肛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选择本院入神经内科条件符合的脑卒中患者2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6例,给予集束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肛周皮炎的的发生情况,严重度以及发生后的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为53.85%。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周皮炎患者均在3天以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1±0.71d;对照组5例患者在1周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5±2.86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护理在预防脑卒中伴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能有效减少肛周皮炎发生率,降低皮炎发生程度,缩短皮炎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氧化碳中毒住院(ACM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抑郁、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ACMP患者263例,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治疗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34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SAS以及SDS的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抑郁 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干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推广个性干预取得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将入选8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ualityoflifescale,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