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切口护理中,采用伏湿热敷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于近1年(2015年3月-2016年2月)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86例,采用双盲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93例)术后48h行TDP热敷,观察组(93例)术后覆盖浸润伏的无菌纱布,后行TDP热敷,比较切口疼痛、愈合等情况。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切口疼痛轻、愈合好,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切口护理中伏湿热敷见效快,可缓解疼痛感,促进切口愈合,该护理形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腹产 碘伏湿热敷 切口护理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左卡尼汀补充对血浆游离肉碱(freecarnitine,FC)水平影响,以期为早产儿左卡尼汀补充治疗提供一个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生后2天、5天补充左卡尼汀(10mg/(kg.d))的9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无左卡尼汀补充的65足月儿作为对照,于生后1天、3天和7天采集足跟末梢血,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FC,分析早产儿早期血浆FC随日龄变化特征。结果无左卡尼汀补充的足月儿血浆FC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足月儿相比,早期早产儿血浆FC保持在出生时的水平。同时研究还发现,出生当天早产儿血浆FC较足月儿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通过合理的补充左卡尼汀,能够使其血浆游离肉碱维持在出生时的水平,从而为早产儿脂肪酸代谢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 标签: 左卡尼汀 游离肉碱 早产儿 串联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及口服胺酮对心房颤动的复律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把175例病人按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因分组,统计分析胺酮的转复效果。结果:175例病人中153例转律成功,占87.4%,无严重并发症;房颤发生时间越短越容易复律,风湿性心脏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或换瓣术(MVR)后3个月者及特发性房颤效果最好。结论:胺酮对房颤的转复效果良好、安全,但房颤持续时间和不同的病因是影响转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房纤颤 胺碘酮 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诱导分化4d的神经元样PCI2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C组),加入20mM谷氨酸(G组),加人20mM谷氨酸和10uM咪唑安定(M组),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h后观察细胞的活力(MTY法)及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联合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与C组比较,G组细胞活力度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G组比较,M组细胞活力度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抑制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谷氨酸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咪唑安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rhBNP与胺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两者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二者的合用奠定了基础。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以上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胺酮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胺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的其临床症状及24h尿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NT-proBNP指标改善情况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SBP、DBP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HR、RR及24h尿量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更为显著,且改善程度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且血钾、血钠、血清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SV、LVEDV均得到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LVEF得到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与胺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可显著的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改善其心脏功能。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胺碘酮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GMD患者(观察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各30例,测定两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酯(TG)、空腹胰岛素(F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血糖(PG)及FFA;以稳态模型(HOMA)计算评价IR。结果:GDM患者的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显著增高,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明显增高,与IR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和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酮组的20±5min明显慢于普罗帕酮组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之一。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普通双极电凝镊对照1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传统结扎方法对照2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术后1天、7天、1月、3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和血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1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2组患者比较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较参对照2组多,P<0.05,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1组患者的18.5%和对照2组的38.5%,P<0.05。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项目的中老年人2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观察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200例受检对象中,发现有甲状腺异常的96例,阳性率48.0%,诊断结果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共计11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计85例。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状腺异常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层次增加,甲状腺异常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超声检查与化验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甲状腺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结果快速易得,在诊断发现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添加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反应 甲状腺功能 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缓发型中毒的发病时间≥1d.主要包括奥来毒素(orellanine)引起的肾毒性,口蘑属的equestre和红菇属的subnigricans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以及Hapalopilusrutilans引起的神经毒性。

  • 标签: 毒蕈中毒 缓发型 诊治 分类 横纹肌溶解症 奥来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目的:观察间苯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腹痛患者80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使用间苯酚.对照组42例使用654-2(山莨菪碱)、VitK1治疗,观察两组在用药30分钟时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痛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方面疗效与654-2、VitK1相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菪碱 VITK1 痉挛性腹痛
  • 简介: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醇肌肉注射对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酮咯酸氨丁醇肌肉注射30mg或盐酸曲马多肌肉注射100mg,观察两组患者30min内的疼痛缓解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幻67%、90%和23%、63%,差异显著(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醇治疗肾绞痛作用显著,并且起效迅速,可作为治疗肾绞痛的首选药.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曲马多 肾绞痛 治疗
  • 简介:目的:报道11例后颅窝肿瘤引起的叉神经痛病例,探讨相关的诊断、治疗上的问题。方法:回顾5年来经MRI确诊的住院病人,参考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不典型、发作时间长的叉神经痛患者应尽早行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脑肿瘤 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四联、联疗法根除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根除Hp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并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含铋剂四联和不含铋剂联根除Hp治疗2周。分析两组老年患者Hp根除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联组老年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均好于联组(P<0.05),且药物副反应没有差异(P>0.05);含阿莫西林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好于不含阿莫西林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Hp阳性患者四联疗法对比联疗法具有疗效高的优点,阿莫西林根除率较高,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老年Hp感染患者中推广。

  • 标签: 老年 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目的:比较间苯酚、山莨宕碱和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间苯酚组、山莨宕碱组和哌替啶组,每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间苯酚40mg、山莨宕碱10mg、哌替啶100mg,观察3组疼痛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酚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山莨菪碱组,与哌替啶组相当,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为30~60min。结论:间苯酚是一种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宕碱 哌替啶 肾绞痛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