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和核心,而教学准备则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基本保障。如何准备好一堂课,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问题。本文《组织学》中“女性生殖系统”这一章例,围绕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这“六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准备一堂优质组织学课。

  • 标签: 课堂教学,教学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术,根据扩大胃造瘘口术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术,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壁固定术 内镜 胃造瘘术 胃造瘘管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栓组(n=51)和非溶栓组(n=18);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7d,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3d后改服每天150mg,1周后改为每天50mg,并静脉滴入硝酸甘油7~10d。非溶栓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栓组。结果:69例中溶栓组51例总溶栓再通率74%;在4h内获溶栓治疗者35例;溶栓延迟时间3.1±2.0h;4h内溶栓再通率80%(28/35)明显高于4~6h内44%(7/16),P〈0.05;溶栓组住院病死率12%(6/51)显著低于28%(5/18),P〈0.05。结论: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显著提高溶栓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120-CCU溶栓模式 临床分析
  • 简介:急性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病种之一,每年收治大量急性中毒病例中,总有少数以不明原因昏迷急诊.由于这类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史不详,造成诊断抢救一定困难.根据多年收治此类病人临床实践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识别 急性中毒昏迷 昏迷临床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观察死亡人群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数值变化。研究方法回访死亡人群100例,分析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数值变化。结果中风及中风密切相关疾病与死亡关系密切,与平台所反映数值变化一致。结论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能够反映脑储备能力降低程度。

  • 标签: 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 脑储备能力 死亡人群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25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5小时于2000年9月4日来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发热、腹泻.前1天因"全身皮疹、腹痛、呕吐"来本院皮肤科就诊,经处理后好转出院.20天前于本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无不适.体检:T36.8℃、R20次/分、P80次/分、BP14/8kPa,神志清醒,心肺体查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无压痛.血常规WBC14.1×109/L、分叶68.4%.初步诊断"腹痛查因:急性胃炎?".予抗炎、解痉处理约12小时,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因发现胸部及四肢又有少量新出现皮疹,考虑腹型荨麻疹.经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维丁胶性钙、克敏能等处理,症状消失出院.一周后回院随诊,腹痛未再发作.

  • 标签: 例报告 腹痛表现 荨麻疹例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情况及与预后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并进行APACHE11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项参数;根据RIFLE修订标准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三期,比较三期患者预后。结果:ICU中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21.31%,死亡率57.6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其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较高.与存在基础疾病及MODS有关;在老年病人中急性肾损伤三期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重症病人年龄越大,病情越重,AKI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 标签: 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47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列前三位是中毒、创伤、脑血管意外;昏迷病人男女之比为1.24:1,平均年龄(32.3±18.2)岁;昏迷病例职业分布列前三位是工人、无业及待业者、商业人员;脑CT、MRI、脑脊液、血清生化检查对昏迷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昏迷病人关键。

  • 标签: 昏迷 中毒 创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IC)在神经源膀胱患者中改进应用观察。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我院康复科和骨科48例神经源膀胱患者,其中24例试验组,对间歇性清洁导尿术进行了改进应用观察。结果试验组在降低尿路感染和恢复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对间歇性清洁导尿术改进应用于神经源膀胱患者中有比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恢复自信心以及自主排尿功能,从而也能减少因为留置导尿而带来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节约大量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神经源膀胱 技术改进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94例运用电话传输心电监护系统患者监测情况,总结分析TTM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价值和作用。方法:运用自行研制开发XDJ系列电话心电传输系统对794例监测对象进行了3080次远程传输,对急症患者予以现场急救指导。结果: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2180例次,总阳性检出率70.8%。其中发现高危情况95例次,均由现场指导抢救解决。结论:TTM系统适合于对各种心脏病患者或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院外监测,有利于预防各种心血管严重事件及心脏性猝死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电话传输心电监护 临床应用 心电图
  • 简介: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由ZOLL于1952年首先用于临床,随着起搏技术及设备不断完善,心脏紧急起搏不同途径和方式有许多评价和认识,现将作者应用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病人接受ENCP治疗,年龄26~75(平均56.6)岁,36例中病窦综合征9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0例,上述病例出现阿斯综合征8例,36例中心脏停

  • 标签: 无创性心脏起搏 临床应用 起搏器 心脏停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体外
  • 简介: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及胎膜早破对新生儿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收治胎膜早破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无胎膜早破230例作为临床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以期减少母婴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39例恙虫病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发生率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一期手术治疗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5年收治103例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资料。结果:100例行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术后无肠瘘、无腹腔脓肿、无腹膜炎、无切口感染出现。结论:只要操作得当,早期阑尾周围脓肿一期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手术 一期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病因构成,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提高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急诊昏迷患者183例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昏迷患者中,脑卒中54例(29.5%),急性中毒42例(23.0%),严重创伤39例(21.3%),低血糖昏迷15例(8.2%);死亡43例(23.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可首先考虑脑卒中、急性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缩短病因诊断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昏迷 病因 急诊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0岁,因突发神志不清、气促、大汗淋漓20分钟急诊。家属诉近2日来患者食欲减退,但无恶心、呕吐、腹泻,在发病前一直服降糖药(达美康)。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史。查体:T36.2℃、P140次/min、R26次/min、BP160/90mmHg,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 标签: 糖尿病低血糖 急性脑卒中 误诊 老年 病例摘要 神志不清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自1997年3月~2002年3月采用新式复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气管内冲洗及给药等措施治疗156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并与1990年3月~1997年2月178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短期存活、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35(86.5%)、121(77.5%),与对照组110(61.8%)、98(55.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新式复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气管内冲洗及给药等措施能显著提高新生儿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40例接受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采取卵巢肿瘤剥除术进行治疗,9例孕产妇采用附件切除术进行治疗,以上孕产妇手术均成功完成,40例孕产妇经手术治疗后,活产率34(85.00%),早产率4(10.00%),流产率2(5.00%)。除两例流产外,其余新生儿均健康存活,且产后产妇与新生儿身体状况及各项生命指标正常。结论根据孕产妇临床症状采取对应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妊娠 卵巢肿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