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危险因素对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年6月—2021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完成治疗的86例多发伤患者病历资料,资料均完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检查,并给予常规急救治疗。患者于伤后6个月接受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及预后良好组(61例)。采集患者相关资料,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基线资料及相关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凝固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值,分析相关指标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指标α角、MA值小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α角、MA值及二者联合检测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急诊多发伤预后不良患者指标α角、MA值小于预后良好患者,临床可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多发伤 血栓弹力图 α角 最大振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区管理方案在降低ICU患者MDROs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的368名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隔离方法进行管理;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的341名患者为观察组,按照风险评估标准将ICU感染患者转入疑似感染区和感染区进行诊疗、消毒隔离。多耐药性医院的感染率、多种耐药药物的感染率、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纹带棒杆菌、白色念珠菌和碳水化合物的感染率低于比较组,差异在统计上是合理的(p-120.05)。抗生素的使用很明显。结论ICU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临床应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患者行相关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有预见性地落实感染相关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及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及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尤其是临床常见菌株及患者感染部位,需提前做好相关护理,是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定期随访的CAPD患者的临床和腹膜透析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A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6例CAPD患者中,16例退出腹膜透析(4例死亡,10例转入血液透析,2例转入肾移植),总死亡率为13.42%,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出血和败血症,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是CAP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标签: 持续性不卧床 腹膜透析患者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定期随访的CAPD患者的临床和腹膜透析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A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6例CAPD患者中,16例退出腹膜透析(4例死亡,10例转入血液透析,2例转入肾移植),总死亡率为13.42%,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出血和败血症,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是CAP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标签: 持续性不卧床 腹膜透析患者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休克患者影响预后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样本是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9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划分存活组、死亡组。观察、分析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基础资料、实验室数据的各个影响原因。结果:Ⅱ型糖尿病、血乳酸、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与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关联着Ⅱ型糖尿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的指标,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把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脓毒症休克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预后,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通过随访调查患者预后,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4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1年生存率为84.62%,3年生存率为53.85%,5年生存率为33.57%;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分型、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数、是否远处转移、是否有放射性食管炎和食管狭窄以及营养风险与术后生存期有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分型、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数、是否远处转移、营养风险均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分期,分型,长度、肿瘤浸润和分化程度、转移情况、营养风险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处理术后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放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患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护理病例进行选取,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由病例择取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对照组40例患儿为前期病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儿为后期病例)采取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在干预期间对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干预后成效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展开测评。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干预成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值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早期护理干预 干预成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预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VAP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机械通气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0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预后不良率为26.47%。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娩孕周、CT分度、5minApgar评分、产程异常、羊水异常、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妊娠高血压、新生儿呼吸暂停、脑干症状、强直性惊厥、剩余碱(BE)值及pH值均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CT分度、妊娠高血压及强直性惊厥均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分度、妊娠高血压及强直性惊厥均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改善新生儿预后的敏感指标和状况。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择回顾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并且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针对以上研究对象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单因素和多因素患者N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我院系统干预结束之后,单因素组患者的NHSS评分显著优于多因素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当中,主要包含梗死面积、溶栓前NHSS评分和临床分型等等,而溶栓后短时间内NHSS改善情况是保护因素,可以作为患者溶栓后预后的判断指标。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取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全切除作为参照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周期、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反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II~IV期)子宫颈癌患者应用调强放疗的效果,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接诊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对照组(n=30)提供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n=30)提供调强放疗治疗,将两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比较,对影响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消化系统反应、直肠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盆腔积液、骨髓抑制)(10.00%)低于对照组(3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FIGO临床分期、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完成放疗总时间、治疗方案是影响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疗效的重要因素,(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在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调强放疗 中晚期子宫颈癌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2023年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按住院结局分为正常出院组和预后不良组,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07例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其中MTB感染80例,NTM感染127例。MTB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均高于NTM患者;但NTM患者的免疫缺陷更严重。MTB感染者中,预后不良组22例,正常出院组58例,预后不良组CRP(P=0.011)、PCT(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和调查,并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 71例 (82.56%),预后不良组患者 15例 (17.44%);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病史、烟酒史、昏迷时间、血碳杨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有无异常、 CO暴露时间、头颅有无异常、 GCS评分、 LDH、 CK-MB及中毒程度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昏迷时间、CO暴露时间及头颅有无异常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OR> 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多方位护理干预应用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护理期后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就8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开展研究,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多方位护理干预);就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等指标的评价,确定多方位护理干预的实践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高,主要体现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功能、躯体功能等多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方位护理干预 泌尿系统 肿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老年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老年综合评估后常规干预组(对照组,n=45)和老年综合评估后多学科团队共同干预组(研究组,n=45)2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的平衡+步态评分、ADL评分、IADL评分升高幅度、MORSE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常规干预 多学科团队共同干预 老年疾病 预后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  中国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才刚刚开始。对急性胸痛患者及其性别差异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性别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医学的现状,为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医疗管理质量找到有针对性的切入点,对急诊科的工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ACS在急性胸痛中占很大比例,意义重大,但急性胸痛患者的年龄跨度很大,病因也很复杂。女性ACS预后不佳主要是基于对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这表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在女性中更常见。因此,男性和女性胸痛患者的病因构成可能有很大差异,性别对急性胸痛患者预后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男性和女性在急性胸痛患者的紧急护理、筛查和临床管理方面的短期临床结果差异,并寻求有针对性的改进。

  • 标签: 急性胸痛 患者 急诊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急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23年1月——3月收诊的所有急危重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有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致残率、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功能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危重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当中,本科室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对比,并采取患者自愿,以随机的形式,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比在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身体各项机能的改善。结果 优化护理组的患者在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上,能达到轻度依赖的效果,一小部分患者需要他人陪护。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效果好,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