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的可行性.[方法]在对63名护士进行为期半小时熟悉音乐节拍器的节拍后,应用节拍器使用120/min的频率引导心肺复苏(CPR)胸外心脏按压,并对操作者进行节拍器使用态度的调查.[结果]有5人(7.94%)认为节拍器对胸外心脏按压有很大干扰,37人(58.73%)认为有干扰,21人(33.33%)认为无干扰;45人(71.43%)认为需要使用节拍器,58人(92.06%)认为规范培训后节拍器能起到引导频率的作用.[结论]护士经过规范培训后认为节拍器可有效引导胸外心脏按压频率.

  • 标签: 音乐节拍器 反馈系统 频率引导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复用器械使用不同频率鲁沃夫润滑防锈剂的效果,以便达到控制医院交叉感染,又能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及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方法器械清洗后,按每次(A组)、隔1次(B组)、隔2次(C组)、隔3次(D组)分别应用鲁沃夫润滑防锈剂润滑保养,比较4种方法润滑效果及节约费用情况。结果每次或隔次应用鲁沃夫润滑防锈剂润滑保养复用器械,其润滑效果与灭菌效果都一样,但隔次应用鲁沃夫润滑防锈剂能节约成本。结论复用器械清洗后隔次浸油润滑保养,既能达到灭菌效果,防止器械返锈,同时也可减少器械的损耗,降低医院实际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鲁沃夫润滑防锈剂 复用器械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其发作频率、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哮喘患儿(2022.8~2023.8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哮喘发作频率、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结果 哮喘发作频率:研究组更低(P<0.05),PAQLQ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哮喘患儿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哮喘发作频率,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同时可提升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哮喘患儿 延续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发作频率 生活质量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骨科病房指导患者不同踝泵运动频率强度的护理实践。方法:从本院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68例分成两组。常规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秒20组/次,实验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对比两组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优势明显,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患者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骨科病房整体医疗质量与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踝泵运动 频率强度 护理实践 骨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气压治疗的应用频率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以62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2020年7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气压预防),两组人数均为31例,评价对比组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6.45%(2/31)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6/31),即p0.05),干预1、2周组建间下肢周径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

  • 标签: 脑卒中 气压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频率振动排痰机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护理结果对。方法:将我院自2020年开始到2022年接诊治疗的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平均75例。两组患者均借助振动排痰机来进行排痰,a组机器频率设置在20-25cps范围内,b组的频率设置为30-35cps范围内,主要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排痰效果。结果:a组的排痰实际有效率(97.33%)明显比b组(89.33)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同频率 振动排痰机 重症 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手术室中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2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为采用音乐疗法的观察组,另一组为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于手术前后调查2组患者自身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音乐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也较对照组平稳(均P〈0.05)。结论应用音乐疗法可缓解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减少因手术引起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手术 患者 音乐疗法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析背景音乐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20年5月-2021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胎心监护室就诊的孕妇,入选的孕妇共368例,根据随机、平均的分配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背景音乐护理干预,并针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护理结果上看,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心监护检查中,观察组胎心监护评分≤7分的产妇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需要住院的产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背景音乐在产科门诊护理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不良情绪、对于缓解孕妇的焦虑尤其显著。对于孕妇就诊舒适度,提高门诊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改善。同时,胎心监护的评分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背景音乐 产科门诊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频率的作用。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震动按压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盐城某三甲医院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排痰,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低频率背部叩击排痰法,术后通过排痰后检验指标、排痰效果评价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排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4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法改善肺癌术后通气与换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高频率叩背 手法按压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4例),观察组行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34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结果:从SRSS、HAMD评分情况来看,均观察组患者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抑郁程度,使其处于愉悦状态,效果理想。

  • 标签: 抑郁症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导乐分娩镇痛与音乐分娩镇痛联合应用在产科的效果,评估其对分娩镇痛的综合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后组采取导乐分娩镇痛联合音乐分娩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满意人数也更多(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联合音乐在产科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升产妇的分娩体验,获得大多数产妇的好评。

  • 标签: 导乐分娩镇痛 音乐分娩镇痛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产科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中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接受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和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观察组),每组包含抑郁症患者60例。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正念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月,纳入观察对象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0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在此基础上,以随机数字表法筛取40例作为观察组,配合音乐疗法+正念疗法治疗,剩余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音乐疗法联合正念疗法融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抑郁状态,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正念疗法 青少年抑郁症
  • 简介: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同时也把音乐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随着多元文化护理的扩展,音乐护理在围术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9年在手术室安装了背景音乐后,受到病人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音乐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与智能发育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福利机构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疗法,两组患儿治疗四周后,医护人员运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量表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评估,应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综合评价儿童智能发育水平,应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患者行为适应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结果 治疗四周后发现,两组患儿评分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而观察组的患病儿童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治疗后,2组患儿智商(IQ)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病儿童评分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各种适应行为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其观察组的患病儿童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结论 音乐治疗法在治疗和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状态,以及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音乐疗法 心理行为
  • 简介: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日本田中多闻医生认为音乐疗法是把音乐作为媒界使用的医学治疗方法。主角是医生(音乐疗法医生),根据医生的处方,音乐家、护士、临床的心理医生作为整体的一员互相协助。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

  • 标签: 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肠道肿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试验组术后即播放预先选择的音乐,每天3次,每次20-40min,对照组术后不播放音乐。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及平均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指数和镇痛药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留置胃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可缓解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音乐疗法 胃肠肿瘤 疼痛 手术后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