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和要求,需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护理病历书写,履行患者合法的权益,规范护理的技术操作等护理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危险因素,其目的是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工作 护士病人关系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以提出防范对策。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2月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本院38例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及攻击的方式,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前3项原因分别为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患者有敌意和不合作治疗、依从性差,知觉障碍(幻视、幻听);其余分别是患者行为紊乱和易激惹,医护人员强制手段,环境陌生等。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干预,可降低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和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相关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方法:遴选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我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的84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发放我院制定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是否遵医饮食、不遵医饮食的原因与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等具体情况。结果:在84例患者中,9例遵医饮食,占比10.71%,共75例不遵医饮食,占比89.29%。不遵医饮食原因有:有51例患者选择不信任护士指导,占比为60.71%;有47例患者家庭未积极配合,占比为55.95%;有60例自控力不足,占比为71.43%;62例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占比为73.81%。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有59例无相关高血压饮食知识,占比为70.24%;有55例不了解高血压危险因素,占比为65.48%;69例不了解高血压会造成疾病负担,占比为82.14%。结论:需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帮助患者与家属重视预防疾病与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 标签: 高血压 不遵医饮食行为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高血压疾病是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病因复杂,疗程较长,且需要患者长期配合治疗。大量临床数据和调查显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文献报道指出: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有肥胖、高盐饮食、大量饮酒等。高血压治疗要点中指出:合理低盐膳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行为是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经过研究发现,多数患者未遵医饮食,结果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本研究就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的原因及其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行为 对策
  • 简介:摘要:高血压病是导致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祸首"。高血压病患者,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口服药物降压等综合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尿液、肾功能、心功能及眼底等有关项目的检查,以便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本文对高血压患者不遵医嘱饮食行为原因进行了分析,还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概率起到一定帮助,对通过控制患者饮食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后提出以下对策:(1)认识遵医饮食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3)重视家庭成员的饮食教育,配合高血压患者遵医饮食的实施。(4)提高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培训,改进教育形式。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饮食的自觉性,可减少高血压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医嘱 饮食行为
  • 简介:横向暴力是指在同一群体中的敌对行为。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但从国外文献来看,横向暴力和欺凌现象在护理专业中存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临床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群体中心。因此,关注低年资护士群体经历横向暴力的情况并积极寻找一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稳定护士队伍、促进护理团队建设极其重要。笔者现将低年资护士经历横向暴力行为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暴力行为 原因分 护士群体 临床实习护生 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中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采取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ADHDRS-Ⅳ-Parent量表的总分和注意缺陷分值、多动分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实施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后,可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行为干预 行为心理护理 ADHDRS-Ⅳ-Parent量表 Conners父母用量表 效果
  • 简介:1护士行为的要求护士行为是护士的思想、仪表举止、语言、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护士行为要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才能自觉地承担对病人和社会的责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每一个护理行为都涉及到病人。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良好的护士行为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动力。护理人员的行为应包括:①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化素质、思想境界;

  • 标签: 护士行为 病人健康 临床护理工作 道德情操 仪表举止 文化修养
  • 简介:目的通过在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行为与护生护士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评价护理教师行为提供依据,为教师个人提供努力的方向。方法应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抽取的136名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7项教师行为中,高职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行为与护士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的数目分别为18项和20项;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的行为评价得分在4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6.30%和3.70%,2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教育中除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建设外,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以利于学生良好护士行为的培养。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护理 教师行为 护理行为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长谦卑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建言行为的现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6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谦卑型领导量表、建言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谦卑型领导行为量表总均分为(3.13±0.37)分,护士建言行为总均分为(5.36±0.67)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护士长谦卑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长可通过培养谦卑型领导的领袖特质,有效提升护士建言行为

  • 标签: 护士长 谦卑型领导 护士 建言行为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瀹意识日益增强,护患纠纷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火汴的热点,严重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如何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人员不被卷入护患纠纷的漩涡,规范护理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患纠纷 行为预防 规范护理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自我保护意识 正常运行
  • 简介:【摘要】:目前,肥胖成为大部分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儿童中,肥胖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肥胖不仅影响人的美观度,对于人的内部器官和膝盖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儿童的肥胖离不开家庭喂养,探究家庭喂养行为对肥胖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研究了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儿童肥胖的原因、地区对肥胖儿童的影响和不同喂养行为对肥胖儿童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家庭喂养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喂养行为 肥胖儿童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遵医行为作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之一,对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论文旨在探讨遵医行为与护理干预策略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整体健康水平。通过系统综述相关文献,我们总结了当前遵医行为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干预策略在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方面的效果。研究发现,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遵医行为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为制定更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 标签: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患者治疗依从性 医疗管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力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力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结构式 心理行为干预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BAD疾病的影响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BAD 患者90例,比对组45例:开展常规干预对策:探究组45例:实施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比较不同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探究组治疗有效度93.33%高于比对组的73.33%,(P<0.05)。探究组遵医行为与治疗满意度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BAD属于临床常见精神疾病,选择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不仅治疗效果确切,还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加速病情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遵医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有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决定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我科治疗并完成自我管理问卷调查的431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拟合优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态度(b=0.161,P < 0.01)、主观规范(b=0.239,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197,P < 0.001)是自我管理行为意愿的强预测因子。意愿(b=0.230,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259,P < 0.001)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态度与主观规范通过意愿对其行为的影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对该群体自我管理行为的理解。这种预测模型为未来研究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决定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家长都知道偏食会引起儿童营养撮入失衡.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但就是找不到很好的纠正办法。即使求助于医生,似乎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偏食 孩子 生长发育 儿童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