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分析 蛋白饮食护理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组分为对照组( n=35 )与观察组( n=35 ),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蛋白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值、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微型营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蛋白饮食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蛋白量,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与营养状态,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饮食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热能耗损(PEW)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3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通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蛋白检测及饮食情况分析,对其PEW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对应的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后PEW情况及单项异常发生的情况。结果干预后PEW发生率及BMI、血清蛋白、饮食情况异常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结束时与干预2个月后各单项指标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PEW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提高。

  • 标签: 饮食营养干预 血液透析 蛋白质消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23例直肠良性疾病者、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健康组,全部进行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的诊断,比较三组阳性率及12种肿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三组阳性率对比,恶性组70.59%(36/51),良性组21.74%(5/23),健康组3.33%(1/30),三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芯片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免疫蛋白检验中免疫蛋白G(IgG)、IgA、IgM水平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影响,并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5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了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G、IgA和IgM水平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关联。高或低的免疫蛋白水平可能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有关。血清免疫蛋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具备潜力,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等研究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肝功能 免疫异常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蛋白 A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36 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照治疗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 20 例接受蛋白 A 免疫吸附法治疗,对照组 16 例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5% ( 19/2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68.75% ( 11/1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蛋白 A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 能够促进相关指标改善,临床疗效好于常规方案的疗效。

  • 标签: 蛋白 A 免疫吸附 重症肌无力 治疗效果
  • 简介: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的澄明液体,其主要成分为夫西地酸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结合而产生杀菌作用,有极好的组织渗透能力,在机体内分布广泛,毒性极低,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敏感性。而人免疫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快速提高病人血液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两者是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疗效较好的药物,而临床发现同时应用这两种药物存在明显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夫西地酸钠 配伍禁忌 免疫调节功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感染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0例新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接受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早产儿接受初乳口腔免疫进行护理。两组早产儿完成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胃肠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初乳口腔免疫法 早产儿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技术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伴有供者特异性抗体(DSA)阳性患者中的运用,探讨IA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运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进行护理管理,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本院收治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滴度筛查阳性并行IA技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其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管理的基本内容:IA治疗前准备,防止破膜护理、防止溶血护理、保证管路通畅、潜在出血倾向护理、心理支持等。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IA治疗,治疗前后血清抗核抗体DSA-MFI、血清IgG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顺利完成预处理后输注供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0--17天粒系造血重建,顺利植入成功,PLT 输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结论:IA技术对于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降低患者DSA-MFI滴度、血清IgG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造血干细胞植入的成功率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危重症病人(n=5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6人,前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关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CD3+与CD4+/CD8+: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免疫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蛋白含量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危重症 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护理 神经内科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断脐对新生儿黄疸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对拟阴道分娩的150例孕产妇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快速断脐组72例、慢速断脐组78例。快速断脐组在胎儿娩出后10s内断脐,慢速断脐组在胎儿娩出后30s内断脐,断脐时脐动脉搏动存在。对两组新生儿胆红素、达峰时间及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慢速断脐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快速断脐组。结论慢速断脐在一个可控的时间内,既不会提高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又能提高新生儿的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 标签: 分娩 断脐法 新生儿黄疸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陆续进入临床试验中,人们对疫苗的期望随之加大,使得其认为注射疫苗后就能彻底的消灭新型冠状病毒,但并非如此,其知识一种预防手段,即便注射后还会有一定几率产生感染,对于此种情况就有人对疫苗怀有较为极端负面态度,将疫苗的问题无限放大,以至于出现群众不愿接种,从而疫苗接种工作的进行。

  • 标签: 新冠免疫 注射疫苗 心理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肿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预知护理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免疫肿瘤治疗方法,实验组实行预知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预知护理对免疫肿瘤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免疫肿瘤治疗 预支护理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7月确诊并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介入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结论:给予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免疫功能。

  • 标签: 肝癌 免疫治疗 TACE介入术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为了移植成功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通常使用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CSA)。近年来认为普乐可复(FK506)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更为有效,但是FKS06在临床使用中发生毒害神经,引起的病症称为脑白质病。这一严重不良反应起病急、过程快,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现介绍我科住院病人应用FK506后发生脑白质病3例的急救护理过程。

  • 标签: 脑白质病 急救护理 普乐可复 新型免疫抑制剂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预防感染、控制感染、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30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病情均得到了良好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及窒息、死亡发生。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细胞免疫治疗的心理护理,采血、悬液运送及回输悬液的护理与经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病人采血成功率高,治疗反应小,疗效显著。[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利于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优质护理能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从而提高疗效及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