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12-20
  • 出处:《东方药膳》杂志 2021年7期
  • 机构: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校医院 264000
  • 简介:目的 探究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加强基础护理。方法 对21例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院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反应。结果 显示控制脑卒中合并肺炎的关键在于护理措施到位,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提高。结论 我国慢性患者呈增长趋势,更应该重视病人的治疗和专科护理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Orem护模式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20年7月-2021年12月,此时间段共收治8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0,予以Orem护模式干预)和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系哦啊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ESCA评分比较,数值差异明显,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护模式干预应用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护能力。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Orem自护模式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肺炎喘嗽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三子养亲汤合小胸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取该时间段内于我科室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1至60编号,随机取其中的30例,按照常规方案展开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余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按照三子养亲汤合小胸汤加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以及病症缓解用时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子养亲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肺炎喘嗽
  • 简介: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在广泛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属于管理性概念,使用性能上并不是真正的“一次性”,同种药物在输液液体加药时存在反复多次使用现象,这就给交叉感染留有隐患,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为杜绝上述交叉感染的发生,笔者于2006年1月开始设计研究,于2007年8月研制毁式注射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自毁式注射器 研制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交叉感染 一次性注射器 使用性能
  • 简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相关、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之一[1]。调查显示,

  • 标签: 糖尿病 自护行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研究相对应的管理和改变方法。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2016年1月一年间住院的50名血液内科的病患,在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基础上研究护理的风险因素,然后观察这些病患在实行了风险管理的这一年后的护理风险因素的状况。结果护理风险的因素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医护人员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不够,医院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些应急措施,有些病人不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所以很难信任医务人员。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将医院的制度完善。经过风险管理之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降到了6%,远远低于之前的21%。结论血液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知识水平不够,医院制度不完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的不理解,但这些情况在经过风险管理之后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内科 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研究相对应的管理和改变方法。方法:选择在 2015年 12月— 2016年 1月一年间住院的 50名血液内科的病患,在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基础上研究护理的风险因素,然后观察这些病患在实行了风险管理的这一年后的护理风险因素的状况。结果:护理风险的因素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医护人员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不够,医院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些应急措施,有些病人不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所以很难信任医务人员。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将医院的制度完善。经过风险管理之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降到了 6%,远远低于之前的 21%。结论:血液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知识水平不够,医院制度不完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的不理解,但这些情况在经过风险管理之后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 ] 血液内科 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研究相对应的管理和改变方法。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2016年1月一年间住院的50名血液内科的病患,在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基础上研究护理的风险因素,然后观察这些病患在实行了风险管理的这一年后的护理风险因素的状况。结果护理风险的因素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医护人员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不够,医院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些应急措施,有些病人不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所以很难信任医务人员。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将医院的制度完善。经过风险管理之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降到了6%,远远低于之前的21%。结论血液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知识水平不够,医院制度不完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的不理解,但这些情况在经过风险管理之后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内科 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痤疮治疗上穴位血疗法与皮肤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100例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穴位血疗法治疗、穴位血疗法+皮肤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总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痤疮患者接受穴位血疗法联合皮肤护理进行治疗的综合优势显著,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穴位自血疗法 皮肤护理 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通过分析病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及其可能的原因,如何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探讨病区护士长的风险意识和病区风险管理的实施.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病区护士长 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高危孕产妇风险控制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孕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风险控制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46±2.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68.46±3.46)分,比较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高危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母婴健康与安全,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高危孕产妇 风险控制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网络媒体使用及交互行为,为学生工作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工具对35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般情况、媒体使用情况及交互行为进行调查。[结果]99.15%的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媒体,其中QQ空间的使用率最高,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81.46%,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使用率分别为62.64%和51.68%,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和不同性别的护理专业学生在媒体使用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信息互动的得分分别为(3.53±0.53)分、(3.47±0.57)分、(3.08±0.69)分和(2.62±0.42)分。[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媒体使用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利用这种现象,借助媒体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和护理教学。

  • 标签: 高职 护理专业学生 自媒体 信息交互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穴位注射运用于慢阻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时间在2021年3月到2023年4月之间的符合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其中选取3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剩下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增加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治疗后,血穴位注射的观察组显效为93%高于对照组的70%,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穴位注射运用于慢阻肺的护理治疗上有显著的效果,对肺功能也有好的改善,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自血穴位注射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炎患者采取三氧大血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病例筛选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医院接受三氧大血治疗的关节炎患者70例,将所纳入的病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为35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局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改善,最终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得到良好提高(P<0.05)。结论:对关节炎患者行三氧大血治疗期间开展全局式护理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

  • 标签: 关节炎 三氧大自血 全局式护理模式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