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ICU收治的患者多数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较重,同时其也是医院感染率最高的一个科室。由于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为医院感染危险的集中地,同时也是预防及控制感染的一个重点部门。近年来,随着诊疗区医务人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在传染医源性病原菌中受到了重点关注。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说明,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会导致多个病原菌在院内进行传播。而ICU病房的特殊性,必须要重视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以此来控制或是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率。本文针对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进展效果开展综述,以此来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ICU 环境物体表面 清洁 消毒 进展
  • 简介:摘要: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应用,因其置管操作简便、安全、留置时间长为患者减轻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患者静脉治疗的舒适度,是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随着导管在体内留置的时间延长,局部感染、导管断裂、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等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体内导管破裂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在体外破损很容易被发现,而在体内破损不容易发现,严重者存在导管断裂,发生肺动脉栓塞的潜在危险而危及生命。2022年2月,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体内破裂,经护理后完成化疗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 体内破裂 原因 护理
  • 简介:本来是扎进锁骨周围肌肉的一根缝衣针,竟然神秘地“游走”到了心脏里面。中国民间医学一直有“体内针游”的说法,而本文这一个案恰证明了这曾流传千百年的“医学假说”……

  • 标签: 缝衣针 心脏 体内 手术台 民间医学 骨周围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操作简单、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有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导管断裂发生率很低,一般由于高压或用力冲管、固定不当、肢体活动过度等引起,人为自行损毁导管国内外罕有报道,然而由于患者情绪发生变化、知识缺乏等因素自行损坏导管致严重后果也难以预料。2010年11月,本院血液科1例患者自行将PICC导管剪断并滑入体内,经积极采取紧急措施,通过血管介入术将PICC导管取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断管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电位水(dectrolyzedoxidizingwater,Eow)与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62张床旁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氧化电位水小毛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本实验采用消毒灵)小毛巾擦拭消毒。消毒前后分别采样,比较细菌杀灭率。结果氧化电位水的平均杀灭率为98.34%,含氯消毒剂平均杀灭率为99.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电位水与消毒灵的消毒效果相当,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于消毒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保消毒剂。

  • 标签: 氧化电位水 含氯消毒剂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输液港体内断裂是输液港使用中较为危险的并发症,断裂导管在血流作用下进入右心室、右心房、上腔静脉、肺动脉,引起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以1例输液港体内断裂患者为对象,分析其护理措施、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输液港体内断裂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预防VET、预防感染、饮食指导、健康宣教。

  • 标签:    输液港 体内断裂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共体内妇科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出80例进行对比,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出院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医共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效果、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结果,明显发现观察组优势,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医共体延续护理模式,可保障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将其护理效果进行延续,以此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共体 妇科恶性肿瘤 延续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联体内专科护士慢性伤口造口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选的9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专科护士 慢性伤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评价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器(ICD)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内在我院接受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器植入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开展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结论 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器植入术后予以综合护理管理不仅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和认可,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器 植入术 护理管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内延续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选择某医共体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6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调查护士年龄24岁至51岁,平均年龄(33.41±4.50)岁。延续护理知信行得分方面最高分项目为“您是否在病人出院后1周之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需求提供个体化护理”。结论:县域医共体内护士对延续护理的知信行水平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医共体内护士延续护理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 标签: 妇科 护理人员 医共体 延续护理 知信行
  • 简介:你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它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人类都是按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

  • 标签: 生物钟 生理指标 周期性变化 生物节律 周期变化 形态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正>冰敷是骨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传统冰敷是用绷带将冰冻后的生物冰捆扎在肢体上。但冰冻后的生物冰无法弯曲,与肢体表面贴合度不高,导致冰块易滑落、移位且冰敷不均匀,影响效果。网格状生物冰是用塑料外包装将多块小生物冰拼接而成。各块小生物冰之间由外层塑料包装相连,不会脱落、移位。网格状生物冰在冰冻状态下可弯曲、折叠,使冰敷作用面更服

  • 标签: 网格状 冰敷 骨科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 针对焦虑抑郁患者,分析生物反馈法对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2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焦虑抑郁患者46例进行研究,随机把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在一个月的治疗之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在观察组中,患者的焦虑、抑都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物反馈法 治疗 焦虑抑郁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技术领域,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关注到生物技术创新的内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就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延续性、创新动力的持续性、创新战略的适应性、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这些内容都会为生物制造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生物制药 技术创新 现状分析
  • 简介:医院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手术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我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1],切断经手术器械传播途径非常必要,现将手术器械微生物污染及消毒现状综合如下.

  • 标签: 医院 消毒 手术器械 微生物污染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性探究脑出血康复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方法:明确研究时段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自以上时段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4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形式的差异性,将44例患者规范分为2组。其中22例对照组采纳早期康复训练,而22例观察组则需要以上训练基础上增加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2组BDNF变化值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施以对比。结果:在经过相关治疗后,观察组的BDNF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出血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BDNF变化值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