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节管理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从采血环节分析导致血液凝固造成血液制品报废的原因,从而对采血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减少凝块血报废。方法 回顾性资料分析2017年1月至 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报废的血液制品情况。结果 2017年1血至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而报废的血制品比率逐年下降,特别是正阳桥采血点报废比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际血液采集这一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质量控制,减少凝块血制品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需求。

  • 标签: 血液采集 凝块 质量控制 报废
  • 简介: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采血结束后对两组献血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者转为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赢得社会满意。

  • 标签: 血样采集 护理 持续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提升血站采血护理工作质量及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情况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00例,均选自本站接受的无偿献血者,献血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血站实施常规管理阶段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血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阶段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血站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显著提升血站采血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血液合格率,可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血站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工作质量 血液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液报废率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某血站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人员 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人员进行常规的采血护理措施,实验组人员在对照组人员的基础上进行服务注意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最终对比两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液报废率。结果: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进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实验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且实验组人员的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员。对两组人员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 P< 0.05。结论: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降低血液报废率,且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采血护理满意度,故可以推广。

  • 标签: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血站采血护理 血液报废率 干预价值
  • 简介:薯片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油炸小零食,那淡淡的咸味伴随着土豆特有的泥土香味,还有嚼在口里“咯吱咯吱”的清脆口感,让许多人爱不释手。美国由此诞生了“couchpotatoes族”,他们一边躺在躺椅上看电视,一边嘴里嚼着薯片,成了20世纪60年代颇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 标签: 汽车尾气 薯片 生活方式 20世纪 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