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场所、器械类型和防护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锐器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上海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锐器伤登记表》统一标准,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的锐器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共计274例次。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实际人次有逐年升高趋势,占医院总人数的比例也呈逐年提升趋势。锐器伤的发生涉及34个科室,在医院所有临床医技和后勤部门均有锐器伤发生;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科室是骨科、手术室、普外科;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地点是手术室、普通病房、治疗室。共有126名年龄≤25岁的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从职业分布来看,在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护士、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占前3位。90%的锐器伤存在感染的风险。医生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为缝合针(51.5%)和手术室(60.9%),89.8%的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受伤,多为中度损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是头皮钢针(56.3%)和普通病房(61.9%),主要发生环节是为患者拔除针头(38.9%),以轻度损伤为主。发生损伤的主要防护措施是佩戴手套。发生锐器伤人群一半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针刺伤预防的培训。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锐器伤发生和防护存在差异,对不同群体应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 标签: 锐器伤 血源性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特点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对临床护士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进行调查,旨在为临床决策者提供管理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6所三甲医院的82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最高的3种仪器分别是:监护仪(96.5%)、输液泵(91.8%)及微量泵(90.5%);急救仪器的操作熟练度存在人群差异;接受过考核的护理人员仪器的操作熟练度较高;仪器使用频率低是护理人员仪器操作不熟练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管理者应注重实际管理的针对性、合理性,并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的操作条件,同时积极听取一线护理人员的反馈,逐步完善护理急救仪器管理。

  • 标签: 护士 急救仪器 熟练度 影响因素
  • 简介:WHO将安宁疗护(palliativecare)定义为一种改善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方法。它利用现有的最佳证据,通过早期识别、正确评估、治疗疼痛和其他问题来预防和减轻生命末期的成人和儿童所经历的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或精神上的痛苦[1]。我国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安宁疗护照护者需要掌握疾病并发症的处理、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护理以及照顾濒死者和丧亲者的技能。此外,还应该具备沟通、决策和灵性关怀的技能[1]。由于目前卫生工作者对安宁疗护的能力和技能存在不足,WHO要求将安宁疗护纳入卫生工作者的培训之中[3]。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相比,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庭,临床护理人员有机会密切参与安宁疗护的全过程,她们需要满足患者和家属多方面的需求。

  • 标签: 护理人员 安宁疗护 知识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省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就诊时间和就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急诊护士知识培训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急救处理收治住院和急诊观察的8385例次患者,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急救数量,性別和年龄段,进入与离开抢救室时间信息等。结果急危重症患者前10位疾病分别为各种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种中毒、儿科急症、急腹症、以头晕心悸为主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呈上升趋势。高发年龄在41~80岁,呈老龄化趋势。高峰时间段为11:00~22:00时,出抢救室比进入抢救室高峰时间推迟1h。结论本调查反映了我院急诊抢救疾病谱构成、危重患者进出流量的规律性及人口的老龄化特性。急诊抢救室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急诊科护士技术培训与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病 疾病谱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措施,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中,痊愈40例,基本治愈16例,无无效病例.[结论]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布鲁氏菌病病人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护理 体温
  • 简介:目的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探讨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发热门诊患者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发热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选取2017年1月~6月在发热门诊就诊的301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由调查人员介绍调查目的和要求,对调查项目逐一询问并填写,系统地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要求。结果发热门诊患者最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前3位依次是微信、网络、电视、广播宣传,被调查人的文化教育程度高低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有直接影响。结论健康教育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影响极其重要,针对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促进护士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

  • 标签: 健康教育 发热 门诊患者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存在的饮食安全问题,探讨饮食安全对策,以期提升其住院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离休老干部病房2016年1—7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饮食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饮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患者的饮食安全,提升其对饮食护理的满意度,避免因饮食护理风险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龄老干部 长期住院 饮食安全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对策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我国护理慕课课程建设主要依托的慕课平台有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人卫慕课,该文介绍了在这些平台的护理慕课课程内容的呈现特点、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得支持的方法、学分认证等,对课程完成率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互动欠缺、学分认定的发展限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慕课发展战略、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课程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慕课 教育 护理 课程
  • 简介:目的:探究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因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行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脱水药物的使用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脱水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脑髓液漏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得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临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 脑脊液漏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多达-连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评分、吞咽检查造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干预,可提高该类病例院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水平,获得较好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尿道护理中应用新型抗菌材料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32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尿道护理,并使用抗感染药物静滴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喷洒(对导尿管和尿道口喷洒洁悠神).比较两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d、7d、14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8%、3.75%、4.38%;对照组分别为6.25%、9.38%、1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护理不良反应.结论在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道护理中应用新型抗菌材料洁悠神对尿道口、导尿管及与之接触到的衣物、被褥喷洒,能有效保证尿路的清洁无菌,在尿道口、导尿管壁形成-层抗菌分子膜,预防细菌的繁殖,防止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应用方法简单、安全性高.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抗菌材料 尿道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BM、维普及中国知网,收集有关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压疮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00例神经内科患者,其中循证护理组250例,常规护理组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RR=0.20,95%CI=(0.11-0.35),P〈0.00001].结论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压力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3种静脉留置针在成人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成年住院患者1088例,将纳入研究的各个病区患者按床号顺序分为3组。第1组患者374例,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24G留置针,第2组患者340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留置针连接肝素帽,第3组患者374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连接分隔膜无针接头,观察比较3组患者留置期间堵管、静脉炎、渗出发生情况及留置期间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其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静脉留置针患者堵管发生率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渗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静脉留置针患者渗出发生率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由低到高依次是第2组、第1组、第3组。结论不同类型留置针各有其优点,需结合患者经济条件和留置针使用效果2个方面,选出最适合患者的输液工具。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堵管 静脉炎 渗出
  • 简介: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智力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Young躁狂量表(Youngmanicratingscale,YMRS)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及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2组情绪利用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评分、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951,P=0.004;t=3.893,P〈0.001)。结论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智力水平,有助于情绪改善,降低患者的狂躁、抑郁程度。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健康教育 情绪智力
  • 简介:目的了解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caregivertaskinventory,CTI)对125名住院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30.98±4.3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血病患儿年龄、化疗阶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及照顾者年龄、性别及每天照顾时间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照顾者照顾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需根据患儿及其照顾者的个体情况,给予疾病知识指导和社会支持,降低患儿照顾者身心痛苦和压力,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 标签: 白血病 儿童 照顾者 照顾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测评量表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负担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5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4名主要照顾者Zarit负担量表测评值5~76分,平均(29.90±11.55)分。主要照顾者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指数、照护能力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轻,受较多因素影响,加强患者及照顾者护理能力、提高照顾者支持度等,可改善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 标签: 尿路造口 照顾者 负担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战场后送动态环境下,影响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为军队护士针对性输液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功能战救训练平台模拟战场后送环境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对840次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结果动态条件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62.98%;穿刺时进针角度、送管方式、扎止血带时间以及病员血管状况和平台晃动影响静脉留置针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模拟战场后送环境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不高,建议军队护士要强化意识,加强特殊化培训,提高野战急救能力。

  • 标签: 军队医院护士 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