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与调适方法进行探讨,关心护士的心理健康,发挥护理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一般健康问卷共12项,每项均采取3级评分制。自设问卷包括4方面内容,共15题。被调查者根据指导统一答卷。结果医院的工作环境、社会心理支持不足、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缺乏心理卫生知识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结论社会、医院及个人应从健康状况的评估、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支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科学安排教育训练及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救护体系等方面来调适护士的心理健康。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常见因素 调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会质量,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主题班会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护理专业2004级中专2班的主题班会展示报告如下。

  • 标签: 主题 习惯 性格 人生 护理专业 班主任
  • 简介:压力影响人的生理机能,易使人患病,职业压力对职业人员产生影响,是产生心身疾病的基础。施雁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有关资料表明,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患有精神创伤性心理功能失调(PTSD)的风险性正在增加,至少1/3急诊科人员或多或少存在PTSD症状,其中能增加PTSD的因素是工作压力。

  • 标签: 高工作压力 急诊护士 调适策略 健康影响 精神创伤性心理功能失调 心理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 90名。将其按照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45例实施性格色彩分析,对照组 45例,采用常规教学,对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改善教学的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教学 性格色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90名。将其按照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实施性格色彩分析,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教学,对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改善教学的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教学 性格色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90名。将其按照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实施性格色彩分析,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教学,对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改善教学的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教学 性格色彩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性格色彩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后应对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情况,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性格色彩学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应对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求助、合理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责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其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认为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能让护生了解自己,完善个性,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及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等。结论性格色彩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生应对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帮助护生完善个性,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性格色彩学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压力调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134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8月在外科轮转的53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集中授课和日常沟通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2017年9月-12月在外科轮转的81名护理实习生为试验组。通过微信了解实习生的压力源,然后根据实习各时间段的压力特征,通过微信推送相应的资料、与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缓解学生压力。结果试验组通过微信平台提出心理相关问题有59个,对照组仅提出2个问题。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均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通过微信能及时发现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压力并挖掘压力源,能通过推送资料和交流缓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改善学生心理状态。

  • 标签: 微信平台 临床实习 社交网络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对15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护理 巴利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两种不同性格的乳腺癌患者乳腺根治术后护理效果,希望以此根据患者的性格不同,归纳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整体治疗质量。方法:时间为2020年1月~2023年6月,选取乳腺癌患者35例为样本,15例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包含内倾型性格患者10例、外显型性格患者10例,根据患者的性格差异,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实行针对性的性格护理计划,比较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差异化的性格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并且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进行差异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对内倾型性格患者采取更加温和、耐心的护理方式,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情感支持;对外显型性格患者则采取更加积极、乐观的护理方式,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积极面对治疗。通过有效的性格护理计划,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根治术 术后护理 性格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会模式在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适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荆州市某三甲医院乳腺科住院的52例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康复会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运用SAS、SDS、DT评价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改善较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运用心理康复会学模式能有效改善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康复会 中青年乳腺癌化疗 心理调适
  • 简介:目的探讨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艾森克人格测试进行评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性格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积极因素因子得分,降低了患者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及抑郁消极因素因子得分(P<0.01或P<0.05).结论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有较好疗效,社会能力与社会兴趣提高,更爱整洁;而易激惹、抑郁等消极因素明显减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性格特征 行为障碍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性格特征的心理干预,分析对患者心理焦虑抑郁以及精神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长期住院且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取常规护理与性格特征的心理干预,对比前者对照组30例与后者观察组30例在干预八周后的SAS、SDS评分及BPR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BPRS评分都偏低,(P

  • 标签: 性格特征 心理干预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 SAS SDS BP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