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山东泰安卫生学校座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培养中、高级卫生专业人才的品牌学校,具有“三二连读”大专招生资质的学校,上级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共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

  • 标签: 卫生学校 山东省 泰安 中专毕业生 职业技能鉴定 专业人才
  • 简介:杨丽娟,农工党党员,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立医院护理部主任。兼任山东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护理教育》编辑委员会委员,山东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护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重症监护质控中心专家库成员。

  • 标签: 山东省立医院 护理部主任 中华护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重症护理 农工党党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高校非医学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3月随机选取山东高等院校24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基于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措施,以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行为能力。

  • 标签: [] 非医学专业 大学生 第一目击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以急诊分级分区分流患者的现状研究为题,重点研究我国急诊分级、分区以及分流患者的现状,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以求更好的解决方式,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急诊 分级 分区 分流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输液室(2019年01月-2019年04月时期)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37人次,采取常规输液管理模式设置为对照组。2019年05月开展分区管理,应用于(2019年05月-2019年08月时期)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53人次,设置为管理组。对照两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依从性与投诉率。结果管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0.22%&9.84%),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99.78%&93.36%),依从率(99.56%&92.22%),投诉率(0%&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中,采取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可明显减少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依从性,减少门诊投诉,效果理想。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分区管理 警示标志 输液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输液室( 2019年 01月 -2019年 04月时期 )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37人次,采取常规输液管理模式设置为对照组。 2019年 05月 开展分区管理,应用于(2019年 05月 -2019年 08月时期 )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53人次,设置为管理组。对照两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依从性与投诉率。结果:管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0.22%&9.84%),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 99.78%&93.36%),依从率( 99.56%&92.22%),投诉率( 0%&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中,采取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可明显减少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依从性,减少门诊投诉,效果理想。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分区管理 警示标志 输液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输液室(2019年01月-2019年04月时期)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37人次,采取常规输液管理模式设置为对照组。2019年05月开展分区管理,应用于(2019年05月-2019年08月时期)收治门诊输液患者总计453人次,设置为管理组。对照两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依从性与投诉率。结果管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未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0.22%&9.84%),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99.78%&93.36%),依从率(99.56%&92.22%),投诉率(0%&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中,采取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可明显减少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依从性,减少门诊投诉,效果理想。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分区管理 警示标志 输液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分级分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初步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急诊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2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研究组33例患者实施分级分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初步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分级分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优化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流程,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和就诊等候时间,提高急诊科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分级分区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初步救治时间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 挑选 224例于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STEMI患者,并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各 1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模式,实验组则运用责任制、全程优质、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对两个小组患者的急诊平均就诊时间、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急诊留观室滞留率进行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急诊平均就诊时间、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时间均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急诊留观室滞留率相对较低,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两组间的对比区别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责任制、全程优质、分级分区护理的应用,既能够使 STEMI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还可以使其滞留率有所下降,同时还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分级分区护理 就诊时间 滞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级分区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分析研究。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分级分区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指标:抢救效果、抢救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好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利于患者疾病抢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级分区护理 分级分区护理 抢救成功率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诊的15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安全管理模式分诊,观察组实施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候诊时间、抢救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病死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候诊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1),预检分诊准确率、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分诊中,可有效缩短候诊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分级分区护理 急性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行分区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88例(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分区护理模式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观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分区护理模式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 分区护理 效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河北儿童医院创建于1989年,坐落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190平方米。编制床位670张,年门诊量45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多人。现有职712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8人,硕士生导师13人。该院直属于河北卫生厅,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河北百佳医院,河北卫生系统文明服务三星级单位。

  • 标签: 河北省儿童医院 医院简介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河北医科大学 占地面积 教学医院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总结3届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培训经验,为我国母婴护理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主要方法:建立多层级带教培训模式,指导教师一对一带教,指导教师组长对学员作业审核、把关,基地负责人全面负责。采取分阶段集中式的培训方法,学员通过分组教学实践、师生共同参与型小讲座、自主式护理查房、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习。结果3届学员共40名通过答辩,对培训均表示满意。

  • 标签: 母婴护理 专科护士 教育 护理 继续
  • 简介:2015年8月10一14日,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委托,上海市护理学会翁素贞理事长率领护理专家组一行7人赴贵州遵义市讲学。遵义各县(市)、区医院150余名护理骨干参加了培训。此外,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与护理部全体成员及护理骨干进行了座谈交流。本次活动作为2015年度上海市对口支援人力资源开发项目,旨在加强上海、遵义两地护理界的交流合作,传播、传授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促进遵义市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护理专家 遵义市 贵州省 讲学 计划生育委员会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首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来自全省35所医院参加首届专科护士培训班35名学员进行培训后效果调查。结果培训后领导能力、教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观察与分析护理能力、护理技术、专科核心技能操作水平、科研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尚在探索,管理者应正确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 标签: 骨科护士培训 自我认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洪灾区护理人员洪灾救护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广东韶关乐昌市3所二级医院、2所乡卫生院在岗护士96名,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洪灾救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问卷平均得分67.23分,外科护士得分高于内科护士,职称高、护龄长护士得分高于职称低、护龄短护士;88.7%护士认为自己有洪灾发生危机意识;52.1%护士认为洪灾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等媒体;52.1%护士参加过成批伤员救活工作。[结论]灾区护士危机意识较强,灾害救护经验丰富.救护知识缺乏,应针对灾区护士的特点加强对灾区护士的灾害教育。

  • 标签: 洪灾 护士 救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