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模式镇痛方法对脊柱融合术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42例脊柱融合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以及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3d的活动次数均多于对照组,恶心和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住院过程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模式镇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脊柱融合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脊柱融合术后早期镇痛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选择。

  • 标签: 镇痛 脊柱融合术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学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患者开展探究,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影像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45例,影像组采用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常规组行常规疾病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漏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可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可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降低漏诊发生风险。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
  • 简介:口腔是消化食物的第一关,口腔疾病可导致胃病、冠心痛、糖尿病、眼病等。身体需要口腔健康,社会文明需要口腔健康。因此,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2006年第4期开始增设“口腔看护”内容。

  • 标签: 假牙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 社会文明 冠心痛 糖尿病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诊断病人时常会用到的设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影像设备应用于临床,如何做好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也面临艰巨挑战。随着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要求的提出,也使得各医疗机构开始注重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特别是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开展质量控制,借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的同质化管理,助力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认工作。

  • 标签: 影像医学 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像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是药三分毒,使用需小心”,但人们日常生活又离不了药品。购药时,面对品种繁多的药品,您是否感到过迷茫?面对全是医学术语的说明书,您是否一头雾水?服药时,您是否困惑过?是否担心过药物的副作用?“护士说药”栏目将就购、用药的各个环节给您诚恳的建议、正确的指导。

  • 标签: 用药 病因多 腹胀 医学术语 说明书 副作用
  • 简介:总结了26例无放射像异常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颈椎牵引护理、激素冲击疗法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可缺少的手段,正确认识胸部 CT扫描对 COVID-19的早期筛查和初步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检测期间 为更加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更有效的做好检测、 治疗、 防护的疫情防控工作,本文整理了疫情防控期间,科室人员、陪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和科室环境防控布局要求 。

  • 标签: 新冠肺炎 病人防护 个人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影像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取100例我院在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受影像科检查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参照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对比剂外渗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组外渗发生率为2(4.00%)对比参照组外渗发生率28(56.00%)显低,通过统计学数据处理发现P<0.05 。年龄、穿刺血管、全身性因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均与对比剂发生外渗有直接关系。结论 为控制影像科对比剂外渗情况的发生,结合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质的干预措施推荐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影像科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对 CT影像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年 1月- 2019年 4月,研究对象选择自我院医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选择 65患者,分析这 65例 患者的CT诊断结果。 结果:患者的诊断结果可分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浸润性改变或磨玻璃改变、肺气肿、肺肿瘤 等。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临床中合理运用CT诊断,可以及时取得患者的疾病进展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指导,并排除其他并发症,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CT 影像诊断
  • 简介: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占1/5—10万。我院于2003年10月收治1例脐一剑突联体婴儿,为提高联体儿的诊疗质量,术前做了充分的检查及准备,为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就该联体儿的螺旋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联体婴儿 术前 影像检查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患沟通在影像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影像科的200例需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加强护患沟通)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护患沟通 影像科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使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肺结核诊断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按照1:1比例平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X线胸片检查,为实验组中的患者提供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及疾病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 综合比较分析后显示,实验组诊断符合率更高,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显示,实验组空洞、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及胸水等疾病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具有诊断符合率高,误诊率及漏诊率低的优点,各种情况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及利用。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肺结核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像科患者检查中施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采取影像科检查的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诊治,共60例。采取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为护理A组和护理B组,护理B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每组各30例。对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结论:在影像科患者检查中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确保相关诊断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影像科患者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影像科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影像诊断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理证实为肝血管肿瘤,其中肝血管良性肿瘤为65例,肝血管恶性肿瘤为1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诊断,观察影像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影像诊断后,64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良性肿瘤,13例诊断为肝血管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7.50%,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8.46%,肝血管良性肿瘤预测值为96.97%,肝血管恶性肿瘤预测值为92.86%,诊断符合率为96.25%。结论:在肝血管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实施影像诊断鉴别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 影像诊断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影像科患者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接受影像科检查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影像科检查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影像科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一稿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一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对科技期刊来说,一篇投稿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同时需要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

  • 标签: 重复性劳动 科技期刊 资源浪费
  • 简介:"一稿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一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对科技期刊来说,一篇投稿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同时需要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必将导致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和编辑资源浪费,将严重伤害科技期刊和广大作者的利益。

  • 标签: 重复性劳动 科技期刊 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