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纱布卷指压止血法在血液透析后动静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动静血液透析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纱布卷加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观察组采用纱布卷指压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纱布卷指压止血法可有效缩短动静血液透析患者的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护动静,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纱布卷 指压止血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压迫止血
  • 作者: 解维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实施全面护理前的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2例食管气管瘘,占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6例食管气管瘘,占15.%;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气管瘘的发生原因与术中操作和吻合技术、吻合区局部条件、术后处理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结论: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中运用循证护理以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6月本院消化内科320例胃息肉术后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制定输液治疗护理计划并实施,统计2组静脉炎发生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8%,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4%,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9.5%,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炎
  • 简介:总结1例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行胃造患儿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加强创口及胃造瘘管的护理、肠营养的护理,对家长做好出院指导。经近5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本例患儿食管穿孔愈合良好,顺利关,各项营养指标及发育正常。

  • 标签: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胃造瘘术 儿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优化改进式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家庭肠营养主要照护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肠营养医院—社区—家庭持续性照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名家庭肠营养病人的主要照护者,在病人出院前2d、出院后2周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调查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和需求方式。[结果](1)出院前2d,被调查者相关技术操作掌握程度低,82%照护者不知晓每次喂养前需监测胃潴留情况,60%~88%照护者不知晓肠营养前后需半卧位、喂养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现用现配、营养液要恒温、输注前后温开水冲管、输入药物后需冲管等相关知识;(2)出院前2d,30%~96%被调查者希望包括家庭营养液的选择、储存消毒方法、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处理、输注注意点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出院后2周,50%~70%照护者更需要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医护人员长期关注病人营养健康等内容;(3)出院前2d,80%以上照护者非常希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业人士咨询等教育途径以期尽快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而出院后2周,照护者更倾向于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定期家庭随访(84%)、社区护士家庭访视(80%)的教育方式。[结论]家庭肠营养照护者对相关知识比较匮乏,需通过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建立一种持续照护模式,保证病人在进行家庭肠营养时能得到专业的照护并且能及时找到相关专业人士解决遇到的问题。

  • 标签: 家庭营养 照护者 健康教育 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留置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NICU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78例和PDCA组122例.常规组进行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PDCA组根据PDCA循环理论进行静脉留置针维护.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非预期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PDCA组留置针保留时间为(96.44±18.72)11,长于常规组的(72.25±13.68)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8,P〈0.001)非预期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236,P=0.040;χ2=4.175,P=0.041).结论PDCA应用于NICU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维护中,可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非预期拔管和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婴儿 新生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PDCA 外周静脉 留置针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推进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对静脉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静脉治疗安全性及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治疗内容知晓率、注射工具选择符合率、查对正确率、手卫生依从率、消毒操作达标率、中心静脉置管维护率、留置针使用合格率、信息记录完整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而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实施后护士在基础护理、注射操作、健康教育、查对制度、静脉导管维护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规范静脉操作,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 操作技术 治疗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调查458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情况,选取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液、脱落、肿胀、堵管的患儿66例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依次为堵管、肿胀、脱落、渗血,与患儿的年龄、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均相关.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静脉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痛苦.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膀胱造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1月~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膀胱造术的患者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后采用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膀胱造术并发症发生率、尿路及造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将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应用于膀胱造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均极为有效。

  • 标签: 积极护理 膀胱造瘘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消化镜诊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385,P=0.017)。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降低了诊疗护理的风险,而且提高了急诊消化镜诊疗的质量,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能力。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消化道系统肿瘤/外科学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呼吸镜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8例呼吸镜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评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对呼吸镜治疗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心理护理 呼吸内镜
  • 简介:总结了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点、护理要求,主要包括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管材料的选用、穿刺技术要求、穿刺部位观察、较传统引流方法的优点。认为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应用方便、安全,成功率高,感染率低,既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降低风险,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群体。

  • 标签: 老年患者 特殊需求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目的调查颅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并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28例颅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28例颅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得分为(3.93±1.58)分,具有营养风险者占33.59%.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营养风险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颅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营养风险的发生,给予颅肿瘤患者及时、规范、合理的营养支持.

  • 标签: 颅内肿瘤 营养风险 体质指数 抑郁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疾病专科护理对经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ERCP及EST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疾病专科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SDS)评分和焦虑(S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专科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专科护理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给予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各46例。2纽均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危象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危象 静脉滴注 硝酸甘油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对妇科手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62%(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需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妇科手术/护理 镇痛泵
  • 简介: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静脉瓣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瓣膜正常功能受到破坏,可在外阴、阴道等局部形成迂曲扩张的静脉,在皮下或黏膜下突起,形成肿块,色青。外阴静脉曲张是难看的,导致病人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孕妇外阴静脉曲张发生率为8%,如果其孕前患有静脉曲张,那么怀孕后外阴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3.3%。外阴静脉曲张很少发生在未孕妇女身上且容易被误诊为囊肿或肿块。

  • 标签: 静脉曲张 外阴 阴道 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