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作者: 王婷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1
  • 出处:《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第17卷第18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导入式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7)和研究组(n=37),常规组选择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选择导入式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放松训练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观察。结果:在放松训练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患者依从率为97.30%,常规组患者依从率为81.08%,前者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方面,研究组患者掌握率为100.00%,常规组患者掌握率为81.08%,前者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结论: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应用导入式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具有较为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放松训练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导入式健康教育;放松训练;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常管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镜中心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镜中心接受治疗及检查的9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内镜中心接受治疗及检查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五常管理,比较五常管理模式实施前后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物品准备、环境管理、仪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管理模式 五常法 消化内镜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 本文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加以观察与研究。将我校2020年护理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比较两组: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教学方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在外科护理教学中予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效果理想,能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及实践技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护理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终末病案质控管理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对照组住院患者采取传统病案管理方式,即三级质控;对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进行三级质控,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阶段多方面的对终末病案质控管理,比较两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终末病案质控质量完善率、患者投诉率以及返修率。结果:经过结果表明观察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法 终末病案 质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0年5月70例我院实习生纳入研究中,并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实习生满意度、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PDCA循环法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门诊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集本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PICC导管门诊护理案例40例,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进行PICC导管维护中发现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多(如导管堵塞)、护理满意度不理想等现象。观察组:根据出现此问题,PICC导管门诊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接收了40例PICC导管患者运用PDCA循环进行导管维护,分析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对照组2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导管 门诊护理 PDCA循环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在儿童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输液港患儿共17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8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比对两组的操作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操作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家长护理满意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儿童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护理失误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给予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输液港 PDCA循环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于骨科护理人员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工作的骨科护理人员共46例,所有护理人员自2019年6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并将实施后数据作为研究组,2019年6月前数据为对照组。结果:比较护理人员在干预前后职业倦怠感能力、对于职业感知效能以及护理质量,发现其有明显的差异性。对照组的职业倦怠感更强,职业感知效能较研究组更低。同时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结论:PDCA循环对于提升骨科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强化其工作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骨科护理管理 PDCA循环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5例BV初诊疑似患者为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Amsel、五项联合检测,分析检测效果。结果:联合检测、Amsel检测的阳性分别为58例(50.43%)、47例(40.87%),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Amsel检测(=2.120,P=0.145);联合检测敏感度95.74%(45/47),2例假阳性,阳性预测值77.59%(45/58);联合检测特异度80.88%(55/68),13例假阳性,阴性预测值96.49%(55/57)。与Amsel检测方式相比,联合检测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BV疾病诊断中应用五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测法 细菌性阴道病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敷对缓解生理性乳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28例生理性乳胀妇女,双盲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实验组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比较两组坚持母乳喂养人数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13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9.6%,对照组11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8.5%。结论:生理性乳胀妇女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效果确切,可提高坚持母乳喂养比例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冷敷法 生理性乳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常在肝胆胰脾外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本院肝胆胰脾外科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共77例,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n=38,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39,五常护理)。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13%,实验A组则为21.05%,两组相比P<0.05;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为94.87%,实验A组则为81.58%,两组相比P<0.05。充分提示五常在临床运用上具有的积极意义。结论:在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护理中,需要采用五常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确保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关系。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此种护理方式比之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五常法 肝胆胰脾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双向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到我科实习的护生共80名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接受双向评价。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掌握速度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双向评价,可促使护生掌握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且还可提高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肯定性。

  • 标签: 骨科临床护理 实习带教 双向评价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室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为对照组,2021年7~2022年1月实施PDCA循环为观察组。科室2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佩戴口罩依从性、一次性物品规定处理等方面的手卫生依从性、规范性更好(P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卫生依从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中健康评估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于我院中选取70例存在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调查研究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同时,为探究健康评估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将其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健康评估护理,对比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分析可见,观察组监测成功32例,对照组监测成功26例,成功率分别为91.42%、74.28%,对比来看观察组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更高,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多导睡眠监测中加强对健康评估的应用能够提高监测成功率,对提防患者睡眠障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健康评估法 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剥夺睡眠在小儿人工晶体测量检查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大坪医院眼科先天性白内障需接受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检查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部分剥夺睡眠,对照组采取水合氯醛药物镇静。分析比较两组儿童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指标。结果    实验组镇静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小儿人工晶体测量检查中,使用剥夺睡眠能有效提高儿童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剥夺睡眠 水合氯醛 白内障 人工晶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效。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出生的68例新生儿,分组后评估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新生儿出生后使用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方案,能够更好地降低脐带处理不当导致的脐部炎症及脐部渗血事件的发生,对提升新生儿预后质量的应用价值显著(P<0.05);落实新生儿晚段期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方案,对提升新生儿生理素质,优化术后护理服务,质量的应用价值显著,进一步保证本院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本次医学调研结果更好的证实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的护理干预开展,对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脐带处理不当导致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应用价值显著,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晚断脐 自然干燥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20.01——2020.12期间的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开始使用PDCA循环,在院内开展共性干预;后于2021.01——2021.12再次加强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落实PDCA循环。共同检验医院感染风险发生率和手卫生遵从效果,对比两组数值结果。结果:2021年组医院感染风险发生率低于2020年组,P<0.05。2021年组手卫生遵从效果高于2020年组,P<0.05。结论: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能够显著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PDCA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推拿在脑瘫患儿便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抽签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便秘护理联合小儿推拿,参照组49例患者接受常规便秘护理,比较分析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脑瘫患儿大便形状恢复正常时间与排便次数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脑瘫患儿便秘缓解率为97.96%,远高于参照组73.47%,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便秘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小儿推拿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切实改善患儿便秘病症。

  • 标签: 脑瘫患儿 便秘护理 小儿推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案追踪在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中的2000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对于实验组,将个案追踪应用于管理中。调查并记录两组器械丢失、不符合和损失的发生情况,统计出差错率。结果:实验组外来器械丢失、不符合和损失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器械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器械的差错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个案追踪可减少外来器械丢失、不符合和损失的发生情况,有效提升了外来器械管理效率,降低器械差错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案追踪法 消毒供应室 外来器械管理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