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自理能力、肛门排气、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以170例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5例)和对照组(75例),实验组术后留置镇痛泵,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用镇痛剂止痛。监测2组产妇术后首次自行翻身、坐起、下床、漱洗入厕的时间和患者的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首次自行翻身、坐起、下床、漱洗入厕的时间比无使用镇痛泵者早,P〈0.05;而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切口疼痛的问题,使患者有充分的时间休息,术后自理能力恢复快,且不增加恶心呕吐和延缓肠蠕动的恢复。

  • 标签: 镇痛泵 剖宫产术后 护理研究
  • 简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也不断更新,抗生素也逐渐增多.新药物在溶解时,由于对药物的性质不甚了解,以至于在第一次溶解时常造成药物的浪费.以往溶解粉状药物一般注入生理盐水4ml,回抽空气4ml,待药物完全溶解,回抽药液时再注入等量空气.但用此法溶解头孢他啶针剂时,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造成注射器活塞喷落.

  • 标签: 产气药物 药物溶解 生理盐水 护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腹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护理及其对于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且接受剖腹的产妇30例开展研究,基于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患者的出血情况与新生儿状况。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评分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剖腹患者在手术后接受相关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可以保障产妇顺利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剖腹产 术后出血 临床护理 预防效果
  • 简介:小组合作即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角色”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培养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护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于2013年在《护理教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角色实践”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组合作 角色实践 护理教育学 教学方法
  • 简介:采用开放式访谈法对5名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合作式教学法经历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进行了访谈.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前提约束的情况下自由地谈论他们的经历。访谈结果得到3个主题:对教与学的视点,应对行为和情绪反应,以及人际关系得以强化。这提示合作式教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 标签: 学生 护理 教学方法 质性研究
  • 简介:近些年来.女性分娩过程中配偶的参与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早在1960年就有准父亲出现在产妇分娩现场的报告,WHO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中指出陪伴分娩是时鼓励使用的措施。

  • 标签: 陪伴分娩 体验 准父亲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分娩属于女性一生中重要的阶段,其属于一种心理、社会功能调节以及适应复杂生理变化的过程。分娩方式一致为产妇及家属较为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临床上剖宫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从而受到社会的关注。时护理的改变能够对母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同时能够对其心理情况进行改善,减少剖宫产率。此次对自然分娩时护理模式的进展进行综述,以对临床护理予以理论支持。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时 护理模式 进展
  • 简介:摘要:羊水是维持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因此羊水量的变化将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形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妊娠中期出现羊水过少的情况,尤其是这种情况合并胎儿畸形,则通常会出现妊娠结局不良的现象。本文对羊水过少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 标签: 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胎儿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围五科手术期患儿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医护工作者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患儿依从性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接治围五科手术期患儿中随机抽取88例,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组44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结果:常规组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与实验组相比相对较低,差异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腹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术后疼痛成为了许多产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剖腹术后疼痛管理作为护理研究的探讨,总结了剖腹术后疼痛管理的护理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综合使用非药物治疗、镇痛药物和运动康复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剖腹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和健康;在使用镇痛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物理治疗和饮食补充等方法也是缓解剖腹术后疼痛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合理的疼痛治疗计划和综合管理手段对于剖腹术后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身体康复提供帮助。旨在提高护理团队对剖腹术后疼痛的重视,并为产妇提供更为专业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剖腹产 术后疼痛 疼痛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对母乳喂养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初产妇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产母抑郁组 40 例和正常组 40 例,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母抑郁组泌乳始动时间长,产后母乳分泌量少,各项数据与正常组相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母抑郁不利于母乳喂养,影响乳汁分泌量和始动时间。临床护理需加强产妇的心理疏导,减轻抑郁情绪,提升母乳喂养效果。

  • 标签: 产母抑郁 母乳喂养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女性而言,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这让很多新妈妈感触颇深,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孩子了,对未来新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但是对于选择顺产的孕妇来说,了解备知识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你了解这些知识吗?在此就向大家介绍选择顺产后的备知识有哪些,并科学的做好自然分娩后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孕妇 顺产 备产知识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理论循证护理主要是就借助对过往的科研结果以及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寻找原因,在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经验基础上制定最好的护理对策,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五科由于涉及到耳鼻喉眼口腔等多个人体部位,收治的患者类型比较广泛,在护理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存在很多的护理安全问题,开展循证护理具有其必然性。护理安全问题多见。

  • 标签: 循证护理 五官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在于研究护理工作人员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临床影响结果。方法:通过选取2022年1月份到2022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产妇,通过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每组初产妇各50名,对于对照组的50名初产妇安排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50名初产妇则在对照组初产妇护理基础之上,安排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初产妇在围产期的抑郁评分差异以及焦虑评分差异。结果: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发现对照组的初产妇在围产期焦虑评分情况以及易于评分情况明显要高于实验组的50名初产妇,而对照组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在82%,实验组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在98%,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初产妇产后两个小时的出血量明显要高于实验组的初产妇。结论:在对初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初产妇围产期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同时还能够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辨率,有效降低初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因此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 分娩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威胁着我国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保护易感人群是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关键。孕产妇作为特殊易感人群,需要积极做好自身防护。但同时,每天不断更新的疫情信息,以及疫情对检和住院分娩等的影响,可能也会困扰着孕产妇,对其心理造成“疫情”干扰。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的孕产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