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与管理是提高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该文在分析中医护理在职培训师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医护理内部培训师队伍可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体系更具可持续性,并为护理人员开辟实现自我价值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同时,提出构建与管理中医护理内部培训师队伍应完善选拔聘任及激励管理机制,加强培养管理及绩效考评管理等建议.

  • 标签: 中医医院 中医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培训师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项目编制的意义及编制过程,并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领域数据元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临床护理信息 数据元 项目编制
  • 简介:在了解中医护理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引入SWOT分析模型,对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外因上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支持作用;内因上正确评价自身优劣势,加快中医护理理论体系研究、明确学科定位、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中医护理学科 SWOT分析 护理
  • 简介:风险管理是一个程序,是指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传统认为中医科物理治疗属于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简单的仪器操作,可暂时性的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在医患安全管理中属于不被关注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患者的维权意识、就医体验和诉求不断提高,理疗区工作的各个环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医疗风险,加强理疗区护理行为安全管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2011年以来,以创建市级重点专科为契机,在我院中医科物理治疗区实施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风险管理 物理治疗区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 标签: 护理 业务技术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大量的事实和调查证明,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更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走的是职业教育的道路,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2].马芳等[3]对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评分,总体情况略低于国外水平,提出应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自2011年起,我院开展实施中医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教学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HAMD总分、HAMA总分及PSQI总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HAMD总分、HAMA总分及PSQI总分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失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失眠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暖心”护理服务文化的实施及影响.方法:树立“暖心”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制定“暖心”护理服务规范,从2010年开始在骨科病房实施“暖心”护理服务.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也得以提升.结论:“暖心”护理服务文化在和谐医疗环境及提升医院服务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文化 暖心护理 护患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偏度系数为0.87,峰度系数为0.80,得分率较高的考站为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考站,得分率较低的考站为健康教育站、护理评估站。(2)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难度为0.78,平均区分度为0.26,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评分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51~0.94。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可考虑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

  • 标签: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生 考试质量 成绩分析
  • 简介: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中医护理发展现状和不足,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关于中医护理学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文献和学位论文,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文献的主题、年代、作者和期刊分布,以及科研基金资助情况、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中医护理理论应用和创新情况、中医护理学位论文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164篇,其中硕士论文20篇,博士论文2篇,期刊论文142篇.中医护理科研合著率较低、基金赞助较少,无专业中医护理学学术期刊,科研论文比例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中医护理理论缺乏创新.结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拓展科研深度和广度,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创办专业学术期刊,完善中医护理理论,加强中医护理临床实践.

  • 标签: 中医护理学 文献计量学 理论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培养方案,旨在为其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为中医特色护理专业对外交流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国内9所开办涉外护理教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并分析不足。结果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办学存在涉外培养目标定位尚待提高,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差异性大,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涉外英语教学薄弱等不足。结论高等中医药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应符合专业学科发展,聚焦国际护理前沿,体现中医护理特色,重视外语及跨文化能力培养,并需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 标签: 中医护理 涉外护理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医护理学课程中设立和实施专题研讨课(seminar)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56名本科生,在中医护理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中开展专题研讨课,采用自设问卷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83.02%的学生赞成研讨课教学法,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提高沟通能力(83.02%),促进自己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81.13%)和应用能力(81.13%),提高团队合作精神(81.13%)和对学习资源的利用能力(81.13%),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77.36%),以及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75.47%).结论专题研讨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综合能力,充分的课前准备和高素质的师资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 标签: 中医护理学 研讨课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调查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情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情商问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对某中医院校138名三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本科生情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3.45±0.41)分、(90.48±14.56)分;回归分析显示,情商中的自我意识(β=0.447)、自我管理(β=0.387)、社会意识(β=0.274)维度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正性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42.1%.结论中医护理本科生的情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一定影响,二者均有待提高,高校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促进就业.

  • 标签: 教育 护理 本科 中医院校 情商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了解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与满意度,为改进和完善中医护理知识的对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设问卷,对参加2012年暑期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3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日本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3个项目依次为刮痧法、拔罐法和灸法;对培训内容需求广泛,尤其是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传统健身术、食疗、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护培训需求强烈。[结论]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对外培训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化交流。

  • 标签: 中医护理 知识 技术操作 培训需求 满意度
  • 简介:推行孝文化"四进"活动,采取课程设置、专题教育、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承载、节日渲染、课堂融合、媒体渗透、行为引领等系列实践方法,将孝文化的合理内核融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培养实践中。实行孝文化教育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评分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

  • 标签: 护理 教育 孝文化 职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