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细菌耐药性日益加剧,传统四环素类药物,诸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omadacycline种新型9-氨甲基环素类药物(PTK0796),为米诺环素基础上进行化学基团修饰后得到半合成化合物,目前正处于三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 标签: 四环素类药物 药效学 体内外 米诺环素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举办、广州医学院第附属医院检验科协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即将在2008年3月24日—28日在广州举行(具体地点见录取通行书)。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目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必需,介绍最新版CLSI/NCCLS手册更新内容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热点。包括涂片镜检临床意义:如何区分定植菌感染菌;如何提高呼吸常见病原菌检出率;CLSI/NCCLS规范化操作标准药敏试验临床意义;临床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进展真菌药敏试验;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耐药研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药动学药效学关系(PK/PD)

  • 标签: 医学教育基地 基地项目 学习班招生
  • 简介:1941年临床第次使用青霉素不久后,青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就不断被检出.1944年,斯坦福大学威廉·柯比(WilliamKirby)通过研究7株青霉素耐药金葡菌(MRSA),鉴定出“高效青霉素灭活剂”(即青霉素酶),发现了青霉素耐药机制.1959年生产个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被认为可以解决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但是通过对19591960年收集5440株分离株进行筛查后发现,分离自1960年10月3株金葡菌其甲氧西林最低抑菌浓度增高.这3株菌分离自同医院,属于相同噬菌体型别,具有相同耐药谱,并且都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耐药.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甲氧西林治疗.这是MRSA次克隆传播.

  • 标签: 甲氧西林耐药 青霉素耐药 耐药金葡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半合成青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滁州市第人民医院常见分离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各类临床分离菌采用MicroScanWalkAway96PLUS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共分离病原菌14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0株,占24.7%;革兰阴性菌1129株,占75.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7.0%86.3%。葡萄球菌中未见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屎肠球菌中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检出率为2.8%。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科,对青霉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检出率分别为52.9%、30.8%2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9.4%。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5.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3.0%64.5%。结论2015年该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超广谱13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 简介: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耐受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同时间段内被更换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严重皮疹齐多夫定(AZT)导致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因AZT导致严重贫血、NVP导致肝毒性更换药物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6个月内;EFV更换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时间长短不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主要原因。

  • 标签: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CRE菌1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49.8%),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播散流行。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 简介:中华医学会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高峰论坛: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策略于2011年4月17日在长沙举行。60余位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皮肤科、普外科、烧伤科、肾病科、儿科等临床学科及医学检验科资深专家就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感染病原诊断治疗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拟定了“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策略专家共识”内容纲要。目前国内尚缺少基于充分临床实践(循证医学)证据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指南或专家共识可供参考。

  • 标签: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第医院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及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临床分离菌51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50株,占28.1%,革兰阴性菌3712株,占71.9%。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6.5%(255/698)81.4%(180/22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其中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9.9%(298/747)、26.1%(294/1127)15.6%(12/7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36.6%(163/445)1.8%(13/715)。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微生物室应继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更好数据支持。

  • 标签: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第17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感染性疾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第3届临床微生物学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0—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临床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和抗感染专家授课。完成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具体信息可登陆网站www.cjic.com.cn浏览。现已接受报名。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医学教育 病原学诊断 考核合格者 感染性疾病 Ⅰ类学分
  • 简介:细菌耐药性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重要元凶之一。传统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1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使极少量耐药菌可继续生长繁殖;2抗菌药物可诱导高突变细菌(hypermutator)发生某些基因突变;3敏感菌通过接受外源带有耐药基因质粒转座子等载体横向传递,成为耐药菌[1-3]。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 靶标 网络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国内8所较有代表性综合性医院按统方案、统方法(Kirby-Bauer法)判断标准(CLSI2005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38.9%(20%~57%)、40.5%(13%~70%),各所医院检出率有较大差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3%,有4所医院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20%,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其耐药率>50%.大肠埃希菌ESBLs阴性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50%,肺炎克雷伯菌非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不同医院产ESBLs细菌对同药物耐药率有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医院耐药性各具特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最敏感,但已出现少数耐药株,应重视对其耐药机制研究.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分布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5年该院临床分离菌共5524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3882株,革兰阳性细菌1642株,分别占临床分离菌70.3%29.7%。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7.6%83.0%。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敏感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6.1%46.8%,并两者均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敏感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0%,32.2%18.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敏感性,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低于22%。结论该院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近7年间重庆医院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住院患者肠道外分离非重复气单胞菌株临床分布特征并对14种抗菌药物体外药敏结果进行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6年共分离肠道外非重复气单胞菌230株,以嗜水气单胞菌最为常见,占83.0%,其次为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占14.8%。主要分离自伤口分泌物,其次为胆汁尿液。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为46.8%,其次为头孢曲松(37.0%)和头孢呋辛(28.8%),对氨曲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在10%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1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外,嗜水气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尚未发现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对美罗培南耐药菌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肠道外感染以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为主。气单胞菌科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耐药率有差别。由于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慎重使用。

  • 标签: 气单胞菌 耐药性 头孢曲松 甲氧苄啶-磺胺甲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简介:目的了解2009年中国CHINET所属14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14所医院分离大肠埃希菌7992株,肺炎克雷伯菌4556株产酸克雷伯菌377株。其中儿童患者(0~14岁)来源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分别占21.3%(1700/7992)18.5%(915/4933)。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56.5%(33.3%~78.5%)41.4%(21.7%~70.8%)。各医院ESBLs检出率存在定差异。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6%。肺炎克雷伯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介于2.9%~5.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0.8%15.1%。产ESBLs菌对上述5种药物耐药率也低于25%。50%以上产ESBLs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有10所医院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32株,大肠埃希菌20株。83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为泛耐药株,主要集中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73株)。结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高度敏感性。与2007年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相比,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分离率上升明显,尤以肺炎克雷伯菌为甚。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耐药性监测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2015年度《感染性疾病诊治新理论、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5年4月15—19日在浙江新昌举行,学习班将全部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微生物学、药理学抗感染治疗专家授课。完成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医学教育 考核合格者 感染性疾病 Ⅰ类学分 治疗专家 临床微生物学
  • 作者: 柳运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1-03-11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 第19期
  • 机构: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印江555200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1月份2020年4月份收治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5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头罩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重点比较最终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讲,通过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故此种治疗方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
  • 简介:年来,由各种原因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如念珠菌菌血症已跃居医院致死性血流感染第1位,侵袭性曲霉病已经成为白血病骨髓移植受者等重症免疫受损(immunocompromise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1-2].此外,少见病原真菌,如毛孢子菌、镰刀菌、赛多孢菌、接合菌等引起感染也逐渐见诸报道.因此,深部真菌感染防治已经成为目前医学实践中十分重要课题.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实验室诊断 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