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刘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 简介:超声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像检查方式,其在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超声检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腹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多个方面。超声检查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经常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很多人认为这种检查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很多人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很担心,那么超声检查是否存在风险?

  • 标签: 超声检查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等,不但可以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的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的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 标签: 影像检查;辐射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 2018 年 8 月起,至 2020 年 8 月共搜集病例资料 88 例, 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 )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而实验组(n=44 )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利 用TEQ 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 TEQ 评分差异并 不显著( p > 0.05 ) ,治疗后实验组( 10.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3±4.2 ) , t=9.433, p < 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 42 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 35 例(79.55%) , X2=10.231, p< 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 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即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 标签: 耳后注射 利多卡因 耳鸣 疗效分析
  • 简介:我们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会遇到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去做CT,有时候去做MRI,那么二者什么区别呢?我们在检查过程中该如何选择呢?

  • 标签: CT;核磁共振(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行为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2年半内(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行为训练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训练组采用药物治疗加行为训练综合性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对NOSIE和IPROS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NOSIE和IPROS上训练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比。结论: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行为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提升、社交能力增强、减少患者抑郁,促进患者更加积极面对生活,对患者康复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行为训练 慢性 住院 精神分裂症 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