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在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分子特征、类型、部位特异性、侵袭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重点综述NEN的异质及诊疗进展。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异质性 功能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2020年来我院治疗且符合指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分组,实验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病理检查数据,不良反应,并进行有效率比较。结果:两药联合使用时无论是临床指标还是实验室病理检查治疗效果都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总的有效率也更高,但是对于不良反应依旧是治疗效果有点欠缺。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 )对弥漫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51 例弥漫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在无 X 线电视透视下行 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 例弥漫疾病中有 16 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确诊率达 31.4%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 5 例( 31.3%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3 例( 18.8 % ),肺泡细胞癌 2 例( 12.5% ),转移肺癌 2 例( 12.5% ),肺真菌病 1 例( 6.3% )结节病 1 例( 6.3% ),肺泡微石症 1 例( 6.3% ),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1 例( 6.3% )。结合临床诊断病例共 28 例,诊断率达 54.9% ,结缔组织病肺受累 9 例, UIP10 例,弥漫泛细支气管炎 2 例,癌淋巴管炎 2 例,炎假瘤 l 例,未能明确诊断 7 例( 13.7%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在弥漫疾病诊断中除外结节病、肿瘤和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肺疾病,间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血液科出 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和行优质护理的实验组(n=3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 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给予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 的满意度,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血液科 出血性疾病 临床护理
  • 简介:胆总管梗阻主要由肿瘤、炎症等病变引起.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胰头癌、胆总管癌、壶腹癌,炎症病变包括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炎和胰腺炎,另外,胰头周围肿大的淋巴结亦可压迫胆总管造成梗阻.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胆汁淤积 肝外
  • 简介:泌尿系统复杂疾病所致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KUB、IVP、超声、CT、MRI。近年随着MSCT的问世及其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泌尿系统脏器所特有的分泌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I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输尿管疾病 肾肿瘤
  • 简介:肝脏是体内一个重要器官,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均在肝脏内完成,许多维生素及酶的合成,胆红素的合成与代谢亦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其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及化验异常.而二维超声在对与肝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81例与肝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 肝脏代谢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16排螺旋 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6月收治的 213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 16排螺旋 CT薄层扫影技术与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Pyelography,IVP)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针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诊断, 16排螺旋 CT的诊断率明显高于静脉肾盂造影的准确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肾盂造影, 16排螺旋 CT薄层扫影技术更加适用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其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图像清晰、诊断率高等特点,缩短了患者诊断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16排螺旋 CT 静脉肾盂造影 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行腹部血管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128层CTA,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4例中18例为腹部动脉系统疾病,包括腹主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瘤1例,肝动脉瘤2例,脾动脉瘤2例,肝总动脉钙化狭窄1例,腹主动脉钙化狭窄2例,髂动脉钙化狭窄2例,肾动脉钙化狭窄3例,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4例。2例下腔静脉系统疾病,包括下腔静脉瘤1例,下腔静脉血栓1例。4例门静脉系统疾病,包括门静脉癌栓2例,门静脉高压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结论:128层CTA可准确诊断出腹部血管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 血管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剪应力是在AS的形成、发展,斑块破裂、脱落中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力学因素。本文对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现状,剪应力检测方式,剪应力在AS形成、发展,以及斑块破裂、脱落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剪应力 颈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四维盆底超声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8例初产妇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学的方式根据产妇分娩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为44例。A组为剖宫产组,B组为分娩组。88例患者在住院之后均进行四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在应用四维盆底超声的效果。结果 A组(剖宫产组)Green分型中的Ⅱ和Ⅲ型与B组(分娩组)相比较低(P

  • 标签: 四维盆底超声 初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与风湿关节痛的TTM鉴别诊断。方法:选择64例已经确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和56例风湿关节痛患者分别行膝关节前位、后位TTM扫描,比较二者热源形态及热源强度。结果:膝关节前位热源形态比较:风湿关节痛患者为圆形或类椭圆形的较大凉区,膝骨关节炎患者为形状不规则的热区。风湿关节痛和骨关节炎后位热源都表现为类椭圆形小热区。热源值比较:风湿关节痛前位热源差值较低,膝骨关节炎前位热源差值较高,二者差值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二者膝后位热源值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TTM检测膝关节的热源形态和热源值的差异可以作为TTM鉴别诊断膝骨关节炎和风湿关节痛的指标。

  • 标签: TTM 膝骨关节炎 风湿寒性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中医护理方式的有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76例,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共计80例,接受中医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1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患者来讲,在其接受临床治疗时配合中医辨证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患者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胸部CT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检查。由2位影像医师共同测量主肺动脉直径(MPAD)、右肺动脉直径(RPAD)及左肺动脉直径(LPAD),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结果:2种检查方法MPAD、RPAD、LPAD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MPAD、RPAD、LPAD的CT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COPD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疾病,胸部CT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能够准确作出诊断与病情评估。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高血压 肺性 诊断
  • 简介: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病理特点为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当累及软骨及骨质时出现骨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邻近骨质疏松,关节畸形。既往对RA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X线平片的检查,许多研究表明,RA患者在症状出现6~12月后95%出现X线改变。

  • 标签: 高频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 40 例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 6 个月后体重、 BMI 、 FVC 、 FEV1% 的改变情况;随访 1 年,统计治疗前 1 年内和治疗后 1 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 FVC 、 FEV1% 明显增加,治疗后 1 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 P<0.05 或 <0.01 )。结论 慢性阻塞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手关节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临床诊断早期RA的手关节MRI资料,分析主要MRI征象。结果:40例中,腕关节受累18例,掌指关节10例,近节指间关节12例。所有受累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病变范围显示更清晰。骨髓水肿28例,表现为骨质斑片状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界限不清。软骨及骨侵蚀20例,软骨侵蚀表现为毛糙或变薄,T1WI呈稍低信号和压脂T2WI上呈稍低和稍高信号,骨侵蚀表现为关节面边缘不规则小的缺损,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肌腱受累8例,表现为腱鞘积液和腱鞘滑膜增厚,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增厚滑膜和血管翳明显强化。10例早期RA治疗后复查,8例滑膜炎、骨髓水肿不同程度缓解,2例骨质侵蚀无明显改善。结论:早期RA手关节MRI各序列上的信号特点具有一定特征。MRI检查成为RA早期诊断、监测进展及治疗后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手关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慢性阻塞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其进行发展会导致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而对右心室功能的评价在患者病情评估、治疗决策、疗效和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一批心功能定量检测新技术。现就常用定量检测技术在评价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应用效果。方法:2018 年中医内科就诊数共计 7 9 2 0 例,用 药管理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内科疾病 安全用药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