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2例外科危重患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期间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微量元素进行监测,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及时正确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7.54%,病死率为2.46%。结论TPN治疗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及营养状况。

  • 标签: 危重患者 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5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较低,髋关节功能提供显著,和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帮助。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手术和子宫次切手术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差异性。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切和次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40例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手术,作为A组,30例接受次子宫切除手术,作为B组,术后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结果A组患者有18例子宫盆底肌力低于Ⅳ级占45.00%,SUI为4例,POP为4例,B组有4例子宫盆底肌力低于IV级,占13.33%,SUI为4例,POP为2例,两组盆底肌力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SUI和POP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切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几率比子宫次切手术患者要高,临床使用何种术式,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权衡,不要轻易切除,为患者术后生活给予考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次全切术 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与次切除术对子宫肌瘤妇女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48例肿瘤直径≥5cm的患者行子宫切术(观察组),52例肿瘤直径<5cm的患者行次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选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问卷调查性生活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性生活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3个月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评分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或者次切除术后一定时间内,患者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情况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子宫切患者性生活恢复时间可能因术中损伤而出现略慢的情况。

  • 标签: 子宫全切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方式与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营养混合液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患者输注结果,总结护理管理方式。结果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营养混合液,在配制的过程当中营养混合液均未出现沉淀和浑浊现象,患者输注后均未发生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热、寒颤、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配制室空气培养细菌计数均<10cfu/m3。结论通过严格执行营养混合液的配制程序,并严格控制营养混合液的储存时间与条件,能够确保全营养混合液的理化性质稳定,保障患者输注安全。

  • 标签: 全营养混合液 配制 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2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满意度等项目评分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在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门诊输液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在护理管理部推广实施了管理循环法,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量表分别从护理文书、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药品管理四个方面对实施管理循环法前后的护理质量展开评价,分析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管理循环法后,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5.6±1.7)分,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7.4±1.5)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评分为(97.3±1.2)分,药品管理评分为(96.8±2.3)分,各项数据均高于实施管理循环法前(P<0.05)。结论管理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深化各项护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对于提升护理管理部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管理循环法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入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D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为(96.2±2.1)分,明显高于手术前的(50.3±3.8)分;患者术后1年双侧肢体长度差为(0.51±0.53)cm,明显短于术前的(4.01±1.9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伴有轻度疼痛,1例存在轻度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其余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对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效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肌瘤剔除与子宫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子宫切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切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激素(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65、1.04,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4.15、3.71,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3.89、4.65,P<0.05)。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稀发或周期延长)均明显少于子宫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3,P<0.05)。术后12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明显少于子宫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9,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内分泌功能稳定,而子宫切术直接影响卵巢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次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10例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中转开腹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胆道损伤、胆瘘、大出血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在保障手术预期的同时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避免中转开腹。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全切术 胆囊次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与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为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供应室在岗的护理人员,共4名,观察组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供应室在岗护理人员4名,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消毒合格占比,并且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合格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质量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可以将医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提升,同时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给予保障。

  • 标签: 医疗器械 供应室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生命安全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份,西药制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发展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若西药制剂存在质量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严重的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毒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因此,临床药学必须对西药制剂质量给予高度关注,进一步强化相关方面的管理力度。本文首先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方面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临床药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标签: 西药制剂 质量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血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肝素钠抗凝血0.5ml,在微波消化仪器的辅助下进行消化和定容。进样应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进行,峰高定量,对标准物质和血样进行检查。结果对于预防碳在石墨管中堆积以及仪器信号受影响减弱价值显著,同时,还可以对无人血液配置标准及其正常牛血的困扰有效解决。检出的最低浓度为1.5μg/L,回收率的数值介于94.1%-102.7%区间范围内,在样品和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上,也相对满意。结论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血中铅含量的测定中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因此,实际使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例高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膀胱肿瘤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高龄膀胱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分别采用开放膀胱切术和腹腔镜膀胱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而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瘘、吻合口狭窄、肾盂肾炎、尿失禁等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肿瘤治疗近期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性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膀胱切术具有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非常适合高龄膀胱肿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

  • 标签: 高龄患者 膀胱肿瘤 开放膀胱全切术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产房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2017年我科室收治的产妇26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7年初开展产房护理风险管理,因此将2016年前收治的产妇121例作为常规组,2017年后收治的产妇14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78%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05%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房管理中的效果应用较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分娩安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房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在优化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档案归类以及内容汇报监督工作,对我院的感染管理系统进行监管,对比管理平台应用后对我院医生在进行病例上报的错误率、内容合格率以及上报的人员比例。结果进行平台管理优化后我院工作人员的上报错误率不断下降(P<0.05),内容合格率以及人员参与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借助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能够明显优化感染管理管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及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感染措施,更好的进行卫生条件的改善。

  • 标签: 信息管理平台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子宫切除对中青年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治疗后随访半年,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及国际标准Kuppermann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更年期症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Kuppermann评分显示中重度更年期症状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子宫切除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中青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及更年期症状的减轻或延迟,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切除 子宫动脉上行支 卵巢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科医学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9例科医学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科医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