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共计3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结合VSD进行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15.89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93天,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VSD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创伤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创面感染 VSD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为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以及非手术治疗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以及桡神经损伤、肘关节Mayo评分情况。结果两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各项实验指标对比,非手术组均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就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而言,采取非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肱骨中下段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早期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1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进行治疗,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类,对照组给予延迟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aO2、PaCO2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PaO2、PaCO2较好,并发症较少,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则可以提高患者的PaO2,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呼吸机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依据随机原则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采用CT扫描,观察组35例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股骨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与分级准确度与行CT扫描的对照组更高,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与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技术的检出率更高。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磁共振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使用奥美拉唑以及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消化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9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额外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联合使用奥美拉唑以及铝碳酸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率反应率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仍旧较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胃出血 胃溃疡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