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选择80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治疗,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肝素钠治疗);分别为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5.0%则高于对照组90.0%,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满足P<0.05)。结论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相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但是肝素钠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 标签: 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钙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5.00%,比对照组高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比对照组低12.50%,两组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1号到2017年11月1号接收的10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黄体酮和绒促性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G和E2。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84.62%,研究组达到96.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CG和E2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G和E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两组治疗之后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增加子宫动脉流血,改善子宫动脉高凝状况,值得大力度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低分子肝素钙 子宫动脉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磷代谢影响及其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磷代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磷代谢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磷代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当中,对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进行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的磷代谢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血液透析患者 钙磷代谢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素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措施以及静脉滴注尿素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溶栓治疗后6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2h缓解率、ST-T段2h回降>50%率、12h内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以及再梗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胸痛2h缓解率、ST-T段2h回降>50%率以及12h内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以及再梗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素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尿素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塞患者90例进行分析,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NIHSS评估,实验组患者的HIHSS评分和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凝功能指标的变化发现,实验组患者的PLT较对照组无差异,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 标签: 醒脑开窍针刺法 低分子钙素钙 进展性脑梗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孕酮片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共计180人,患者平均年龄为28.1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黄体酮与人绒毛膜性腺激素激素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孕酮片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人数为72人,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中治疗有效患者为83人,治疗有效率为92.2%。对比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为7人,不良反应比率为7.8%;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为3人,不良反应比率为3.3%。对比组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为12人,占所有患者的13.3%;观察组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为5人,占所有患者的5.6%。结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明显好于对比组,且不良反应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的比率更低,这种治疗方式应该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阿司匹林 肝素 地屈孕酮片 复发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大剂量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泼尼松+氯苯拉敏+环磷酰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42d、2个月时观察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和皮肤瘀点瘀斑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复发率,用药安全性值得肯定,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常规药物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在治疗脑血栓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脑血栓治疗的6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实验组33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奥扎格雷钠和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的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接受2w的治疗后,对比两个小组共6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在经过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治愈率为39.3%,而没有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7%,治愈率为33.3%。显然,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钙 脑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P<0.05);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轻微的瘀斑,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PT、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副作用小,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拜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5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TPP)、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ATPP、PLT、PT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TPP、PLT、PT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TPP、PT均高于治疗前,PLT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TPP、PT均高于对照组,PL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通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5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TPP)、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ATPP、PLT、PT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TPP、PLT、PT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TPP、PT均高于治疗前,PLT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TPP、PT均高于对照组,PL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通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采用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2例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联用组后,分别给予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常规疗法+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指标为综合疗效、治疗后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联用组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可发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用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能增强临床疗效,还可改善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 重症肺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在治疗脑血栓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脑血栓治疗的6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实验组33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奥扎格雷钠和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的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接受2w的治疗后,对比两个小组共6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在经过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治愈率为39.3%,而没有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7%,治愈率为33.3%。显然,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钙 脑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普利联合羟苯磺酸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贝普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盐酸贝普利片和羟苯磺酸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scr、BUN、mAlb分别是(82.14±15.42)mmol/L、(5.58±1.24)mmol/L、(104.31±20.25)mg/24h,治疗后分别是(73.18±10.21)mmol/L、(4.58±0.88)mmol/L、(55.21±9.38)mg/24h,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前scr、BUN、mAlb分别是(82.58±15.12)mmol/L、(5.62±1.16)mmol/L、(104.55±21.21)mg/24h,治疗后分别是(78.25±10.29)mmol/L、(5.25±1.02)mmol/L、(68.45±12.24)mg/24h,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贝普利联合羟苯磺酸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贝那普利 羟苯磺酸钙 老年糖尿病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80例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探讨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使用碳酸D3片治疗,探讨组患者在PVP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低分子肝素联合PVP的方式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增加患者骨量,避免骨破坏,提高骨强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椎体成形术 骨折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6年9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6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发生透析器堵塞,经过临床更换透析器之后顺利完成透析,另外的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透析,且患者无透析后发生出血现象。结论临床中采取无肝素透析能够对活动性出血与高危性出血患者加以预防,且可以保证透析的充分性与完善性,尤其对合并肾衰竭患者而言,在消除毒素的同时可以降低继续出血的风险,值得推荐与应用。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术在成人光不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患者200例(386眼),所有入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RK组、LASIK组两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厚度。结果PRK组、LASIK组术前视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平均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个月PRK组视力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12个月,LASIK组视力显著高于PR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屈光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屈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12个月,PRK组屈光度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的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术在成人光不正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降低眼压及角膜厚度,且PRK、LASIK两种术式各具优势,可根据临床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

  • 标签: 屈光不正 成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PRK LASIK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产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羊水指数上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孕妇羊水过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羊水指数,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羊水过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共68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修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采用微创修复治疗,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修复法 手部屈肌腱损伤 传统手术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