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诊断及心电图表现。方法26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及特殊类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5例,不典型症状11例。结论发生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定位 特殊类型心电图
  • 简介:摘要胆石病流行病学研究胆石病流行病学,可了解本病的发病情况,找到易患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措施。胆石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见病。本文旨在探讨胆石症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胆石病 类型 发病因素 胆石成因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inarcellcarcinoma,ACC)的CT特征,以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CC患者的CT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ACC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胰腺钩突2例,胰腺颈部1例,胰腺体部1例,胰腺尾部2例。病灶最大径为2.5-4.9cm,平均直径为4.0cm。3例肿瘤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1例呈囊实性肿瘤,5例呈实性肿瘤;4例呈外生性生长,2例位于胰腺实质内。CT平扫图像显示,1例呈等低密度,5例呈等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2例ACC引起胰腺实质萎缩,1例胰胆管扩张,2例脾动脉受侵,2例胰周淋巴结转移。所有ACC患者均未见钙化灶、出血及肝脏转移。结论:胰腺ACC多呈外生性生长,可有包膜,CT平扫时实性成分多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较少引起胰胆管扩张。上述CT征象结合实验室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的升高,有助于提高胰腺ACC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发生率和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门诊和病房就诊且接受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充分休息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扫描,并由2名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老年患者中317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百分率为31.7%。60~79年龄段的心电图异常者最多,高达37.97,其次为60~69年龄段患者,为30.99%;80~90年龄段心电图异常者最少,仅为22.5%。三个年龄段间比较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17例老年异常心电图患者中主要以T波改变、窦性心律不、ST段改变为主,分别占50.19%、35.96%和29.02%。。结论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且以以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定期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

  • 标签: 老年患者 异常心电图
  • 简介:摘要癫痫是指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本研究针对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简要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癫痫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患有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了解药物性肝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一段时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肝细胞损害型患者44例,其中的6例肝穿刺病理上有5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1例有明显脂肪变。胆汁郁积型21例,其中2例肝穿刺均证实有肝内胆汁郁积现象。混合型15例,兼具上述两者特征。结论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或通过影响药物从肾脏、胆道排泄,或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或通过影响肝肾血流等因素起作用,作用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肝病患者 临床表现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门腔静脉分流的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少见类型的门腔静脉分流的诊断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23例通过临床证实的门静脉-左肾静脉分流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再综合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16例,平均年龄41.23岁,.女性,7例,平均年龄43.74岁。②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乙肝、肝硬化病史。③影像学特点肝硬化显著,但是常见的侧支循环不明显,通过仔细观察可见脾静脉经过粗大侧枝回流至肾静脉,最终达下腔静脉。④关于肝硬化侧枝的报道大部分为常见消化道相关静脉侧枝开放。结论①脾-左肾静脉分流绝大部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且为少发类型侧枝开放。②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为经典的消化道静脉侧枝开放,本篇列举的少见类型侧枝开放患者的消化道侧枝开放情况不一,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脾左深静脉侧枝开放从而缓解了消化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需要行增强或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可见脾肾韧带内侧枝开放情况。④关于肝硬化侧枝开放的讨论大部分是消化道侧枝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现状及典型影像学表现

  • 标签: H ill-Sachs损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中风常见的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CT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病且脑CT检查为阳性改变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者在脑CT表现上以脑梗塞为主,病灶密度值低,出血量少,范围小,病变以基底区为主,对脑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病情相对较轻,而中脏腑证者脑CT结果以脑出血为主,病灶密度值高,出血量多,范围大,病变以基底区及脑叶区为主,对脑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大,病情相对较重。结论CT影像学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中风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为中风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客观量化依据。

  • 标签: 中风病 辨证分型 脑CT
  • 简介: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白种人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2500~1/3500,近年成人CF患病率正逐渐上升.随着CF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治疗水平的提高,CF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CF 消化系统 常见 治疗水平 遗传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中风病 脑CT 征象表现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2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躯干与四肢不成比例的矮小身材、背部和肢体疼痛、脊柱侧弯及畸形足等.所有患儿进行一系列的X线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头颅直径增大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扁平椎12例,椎间隙狭窄12例,髋内翻11,股骨近端骨骺骨化延迟12例,青少年髋关节退行性改变6例.结论: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临床症状 X线检查 鉴别诊断 遗传病 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卵泡发育情况,总结成熟卵泡特点,指导受孕。方法本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超声记录卵泡总数、大小、卵泡壁厚薄、子宫内膜情况。2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每个疗程在月经周期的第9天开始动态记录卵泡生长、发育、成熟、破裂过程及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的变化,并分组对照。结果56例病例中,有排卵患者50例,排卵率89.28%(50/56),无排卵患者6例。有排卵组优势卵泡发育良好者40例,发育不良者10例,其中发育良好组成功受孕29例,占总组病例的51.78%(29/56)。无排卵组中2例原有卵巢多囊表现没有明显改善,3例有优势卵泡,发育不良,1例优势卵泡黄素化。同时观察到受孕组病例中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有较好的同步性。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对指导受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不同类型高血压临床治疗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2例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脉压ISH组最高,IDH组最低;ISH组、SDH组心电图显示S-T段上扬程度和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各种原因造成的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提示中,并没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针对不同原因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压升高,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高血压病 临床特点 不同类型 中老年病患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搜集自1996-01~2000-12经MRI检查,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小儿线粒体脑肌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脑内病灶均表现为多发对称性略长T1长T2信号,其中单纯脑深部灰质受累9例,大脑皮质和深部灰质同时受累4例,2例灰白质同时受累,1例单纯白质受累.误诊10例,其中临床误诊4例,CT误诊4例,MRI误诊2例.结论多样化的MRI表现是小儿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学特点,当小儿脑内深部灰质出现多发对称性异常信号,并能除外感染、梗塞、肝豆状核变性及神经中毒等其他疾病时,要考虑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影像与临床结合是减少误诊的措施.

  • 标签: 儿童 线粒体脑肌病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此病流行范围甚广,患者人数较多,是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其中,瘤型麻风可导致面瘫,手足运动障碍,往往造成难以恢复的畸残。目前,我国基本消灭麻风病,现阶段仅有少数散发病例,累计年发病不超过1000例。现报道一例表现为多发性丘疹的瘤型麻风,曾在多家医院被误诊。

  • 标签: 麻风 瘤型 多发型 丘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