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司匹林和别嘌醇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取硝苯地平治疗;观察A组41例,在硝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B组38例,在硝苯地平、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别嘌醇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血尿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间的血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观察A组血尿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但三组间的血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A组血尿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B组血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水平升高,应定期监测血尿水平,使用别嘌醇类药物干预,对于降低血尿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阿司匹林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肾痛风泰颗粒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8例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口服护肾痛风泰颗粒剂治疗,对照组口服别嘌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尿、肌酐等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及肌酐数值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复发率及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肾痛风泰颗粒剂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血尿水平,保护肾脏,减少痛风复发次数,且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护肾痛风泰颗粒剂 血尿酸 别嘌醇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医学发现,血清C肽和血尿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对其检测均可以有助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现就血清C肽和血尿分别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肽 血尿酸 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值和血尿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为121.45±11.15mmHg,对照组为125.73±13.22mmHg,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BP为74.09±9.85mmHg,对照组为72.17±10.24mmHg,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尿水平为349.75±38.26mmol/L,对照组为427.59±41.38mmol/L,P<0.05。结论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均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缬沙坦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尿水平,对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尿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联合检测胱抑素C和血尿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在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相同方法选取相同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8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胱抑素C和血尿含量差异。结果研究组胱抑素C及血尿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胱抑素C和血尿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胱抑素C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磷脂酶 血浆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土地降尿酸方治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金土地降尿酸方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别嘌呤醇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氮、肝功等变化。结果两组均可明显降低血尿水平(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土地降尿酸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切。

  • 标签: 金土地降尿酸方 高尿酸血症 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法
  • 简介:摘要慢性肾炎血尿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常常迁延难愈,严重时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西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不同医家治疗此病也是各抒己见、百花争鸣,中医药在消减血尿、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辨证论治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行之有效。

  • 标签: 慢性肾炎 血尿 中医治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红细胞激光和荧光参数的差异及意义。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经肾活检确诊的肾性血尿70份和非肾性血尿86份,记录血尿红细胞激光和荧光参数。所有数据比较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差异用studentt检验。结果:各参数P70—Fse(ch)、Fse—DW(ch)、Non—LysedRBC%、RBC—MFL(ch)、RBC—MFsc(ch)、RBC—MFL—DWSD(ch)肾性血尿组分别为62.0±10.5、30.9±9.1、65.7±26.8、17.0±2.7、56.1±10.9、16.8±4.7;非肾性血尿组分别为111.3±16.1、28.3±11.8、82.6.5±18.6、17.0±2.5、72.8±26.0、15.9±3.6。经统计分析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P70-Fsc、Non-LysedRBC%、RBC—MFsc三参数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其他各参数差异不明显。结论:可以利用红细胞激光和荧光上述参数差异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 标签: 血尿 红细胞激光 红细胞荧光 尿沉渣 尿液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血尿的治疗处理方法方法报告一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慢性出血的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在消化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及钛夹止血后,血尿症状消失结论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回肠膀胱出血较少见,而这种回肠膀胱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尤为罕见,通过消化内镜在粘膜下注射硬化剂及合理使用钛夹能有效的控制慢性出血

  • 标签: 回肠膀胱术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报告36例通过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严格的预冲,治疗中熟练的技术操作、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支持,和日常的感染控制、导管护理。本组3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 标签: 小儿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群体也在规模上逐渐扩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经过大量的医学数据表明,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药物中,含有能够降低血尿的成分,同样,在降低血尿的药物中同样含有能够降压的成分,因此,二者可以共同治疗。本文中,笔者将对合并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合并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泌尿系统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资料,筛选符合要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进行研究,对促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促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为显著负相关(P<0.001);通过广义相加线性模型分析,发现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先增后减,促甲状腺激素值为2.0uIU/L时血清尿酸水平最低。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尿酸为U形曲线关系。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高尿酸血症 血清尿酸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群体也在规模上逐渐扩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经过大量的医学数据表明,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药物中,含有能够降低血尿的成分,同样,在降低血尿的药物中同样含有能够降压的成分,因此,二者可以共同治疗。本文中,笔者将对合并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合并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群体也在规模上逐渐扩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经过大量的医学数据表明,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药物中,含有能够降低血尿的成分,同样,在降低血尿的药物中同样含有能够降压的成分,因此,二者可以共同治疗。本文中,笔者将对合并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合并治疗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大量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且2型糖尿病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在某市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者1053名,其中135例HUA体检者作为研究组,其他91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尿(SUA)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肌酐的相关性。结果HUA研究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P<0.01)。研究组中SBP、DBP、LDL、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WHR、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体重、BMI、腰围、臀围、FPG、TC、HDL、尿素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UA水平与体重、BMI、SBP、DBP、腰围、臀围、WHR、TC、TG、LDL、尿素、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1),与FP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DL是HUA的保护因素,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TC、TG、LDL、肾功能不全成为HUA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按照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的40例研究组患儿。为两组患儿对比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尿素氮、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肌酐水平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尿素氮、肌酐、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低于对照组,其尿量、血红蛋白浓度与血小板计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浆置换,可以获得对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 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