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学虚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21世纪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1]。本文主要对医学仪器虚拟实验教学的开发及其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中的初步应用作一介绍,分析医,

  • 标签: 血液学 检验课程 虚拟实验教学
  • 简介:仿真内镜(virtualendoscopy,VE)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其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磁共振扫描(magneticresonance,MR)等医学影像学技术采集病变组织及周边组织的横断面图像.应用软件和相关三维算法重建空腔脏器内黏膜情况,达到模拟传统腔内内镜的作用。VE还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病变组织与腔外邻近组织的关系,更适合观察传统内镜无法探及的体内区域。目前.VE技术主要利用螺旋CT、MR、超声等方法采集原始影像数据.特别是空腔脏器腔内容积数据。螺旋CT是最常用的影像采集技术.与常规CT相比其具扫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后期图像处理过程主要包含透视投射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前者是相同体积情况下使距离近的物体看上去比距离远的物体体积大的一种成像模拟技术;后者能将螺旋CT或MR获得的容积资料通过软件合成三维图像,此图像可360°旋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病灶,并可利用减影功能选择去除某一些遮掩病灶的血管和骨骼。常用的重建方法有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目前VE成像技术主要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同时在三维重建的基础立体图像上.通过调节人工伪彩获得类似纤维内镜的仿真色彩。

  • 标签: 仿真内镜 泌尿道 影像学
  • 简介:近年来,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手段的高度自动化,以及医疗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原有的实验诊断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临床需求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文本、动态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构建了实验诊断学虚拟检查,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在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 实验诊断学 实验室检查
  • 简介: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I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实验软件 诊断学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把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评分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影响,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意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早期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我院神经内科 一病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实习护士 5 0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结论 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 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且教学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 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规范化 程序化 系统化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病案是医院为患者建立的医疗档案,包含患者的诊断依据,病案管理就尤为重要。我院不断完善病案管理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病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不仅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大大提升了病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针对病案控制及示踪系统进行探讨分析,对医疗档案信息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病案 信息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加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已迫不及待地摆在了高校教育管理者面前。如何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

  • 标签: 教务 管理系统 模块
  • 简介:摘要每个人在经历成长过程中,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成长中机体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在运转中潜移默化的发生老化,这个过程是长久的慢性的进行性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过程,当我们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各个器官处于运转不灵活的状态,在人体中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是从30岁就开始了,就像机械运转的主干零件失灵一样总是最先发生老化,由于老化导致的心血管重构现象的发生及一些列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及病理的变化,老化了的生理现象常常演变成老化病理症状,这也是老年阶段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机率很高的一个原因,心血管功能障碍时因为多种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系统的重构与作用功效的变化导致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改变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疾病高发疾病临床病例。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8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0例泌尿系统患者中结石患者最多,结核患者次之,肿瘤患者最少。结论泌尿系统中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泌尿系统结核多为继发性,原发灶多在肺内。肾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2%,占小儿全身肿瘤的20%,约有90%是恶性的,其中以肾腺癌最多,其次是肾盂癌。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高发疾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与护理效率。方法通过分析原有门诊输液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比现行的门诊信息化输液管理流程,探索现行管理系统在管理与护理效率方面的优点。结果通过使用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流程,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的双重核对功能使护理工作更加细致、严谨,增强和确保了病人输液安全。医疗数据的自动保存与统计,可明显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工作效率较前有较大提高,医疗差错和医患矛盾显著减少。同时,数字化系统及无线呼叫系统对于准确考核护士工作量、改善输液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流程对改善输液室环境和医院管理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和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门诊输液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 效率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10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 300例单次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生时窒息、早产、有过敏史、家中有猫 /狗、家中有人吸烟、入托的比例分别为 31.43%、 39.05%、 22.86%、 39.05%、 30.48%和 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有人吸烟、入托和过敏史是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576、 1.383和 1.667, p< 0.05)。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所致,应给予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方法:首先利用精细微加工法制作单个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先后构建了粘胶式以及夹具式2×5型传感器阵列。并自行开发研制自激式振荡电路、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将它们与计算机联用以构建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结果:成功地制造出了在气、液相中稳定振荡的单个传感器,构建的粘接式及夹具式传感器阵列各有其优缺点;自激式振荡电路有非常强的振荡能力,在液相中起振非常容易,其频率稳定度也可达实用要求。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具有自行设置各初始参数,实时记录频率变化、自动绘制频率变化趋势图及分析结果等多项功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搭建起一个基因检测的技术平台,为临床上病原性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 标签: 压电基因 传感器 检测系统 建立 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降低诊断此类疾病的误诊率。方法对83例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62例,占74.6%;非造血系统疾病21例,占25.4%。结论造血系统疾病是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但非造血系统疾病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 标签: 血液内科 造血系统疾病 全血细胞减少
  • 简介: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白种人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2500~1/3500,近年成人CF患病率正逐渐上升.随着CF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治疗水平的提高,CF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CF 消化系统 常见 治疗水平 遗传病
  • 简介:目的:探讨我科3台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L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3台血细胞分析仪做重复性试验和比对试验,算得CV值、信度系数并做方差分析。结果:PLT测定结果各系统的误差临床均可接受。结论l各检测系统测定PLT结果具有可比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 随机对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取本院6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用丹麦IL1610型血气分析仪对6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22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和HCO3升高显著,支气管组Pa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U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疾病或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IVP,CTU,MRU在这些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各期图像上,均可以显示出所有患者泌尿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形态,取得的造影效果较为理想。结论IVP检查方法较简便,能够大致了解肾脏功能,费用低廉;MRU处理功能强大,重组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IVP不能发现的细小病变;CTU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临床 高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