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

  • 标签: 康复训练 肩关节 脑卒中 玻璃酸钠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两点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两点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关节积液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两点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两点注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理疗、关节保护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注射倍他米松和玻璃酸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选取9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将玻璃酸钠注射液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5.5%,对照组7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在关节注射倍他米松和玻璃酸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度,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关节腔内注射 倍他米松 玻璃酸 老年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玻璃酸钠关节注射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PRI指数变化。方法抽选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9人,其中男70人,女9人,单左35踝,单右36踝,8人为双侧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按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标准评定的I级及II级患者,共计87踝,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基于常规保守治疗同时与入院当日即出院当日再予以玻璃酸钠2.0ml关节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PRI指数(疼痛分级指数,PainRatingIndex)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RI指数下降较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PR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宫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和评估子宫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2组患者,每组30人。分别观察其在宫超声及造影术声像图、宫腔镜下表现、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宫超声及造影术28例(敏感率93.3%),术后病理诊断为20例(准确率71.4%);宫腔镜29例(敏感率96.7%),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7例(准确率93.1%)。子宫粘膜下肌瘤组宫超声及造影术26例(敏感率86.7%),术后病理诊断为24例(准确率61.5%);宫腔镜27例(敏感率90.0%),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5例(准确率88.9%)。结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上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宫超声及造影术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联合宫超声及造影术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宫超声及造影术可指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有效彻底性。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超声造影术 宫腔内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输尿管狭窄患者汇总使用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80例需要接受泌尿外科技术的确诊为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全体患者完成泌尿外科治疗技术之后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在随访调查中发现,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的轻度狭窄症状,而在经过3个月之后的复查结果中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善。研究中共计2例患者的手术不成功,其余7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整体治愈率为97.50%。结论临床上运用泌尿外科技术对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开展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几率低,其技术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在老年性前列腺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前列腺疾病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给予普通超声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超声检查,比较检查后的情况。结果比较二维超声侧值,长径、宽径、厚径、体积经过检查,两组见具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更加清晰显示增生结节,分辨内部回声区,以及具有较为丰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能量图,更加容易测定指标,相比于普通超声而言,在诊断上价值更高,优势更大。

  • 标签: 老年性前列腺疾病 腔内超声 普通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辽宁何氏医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在临床技能培训课中皮注射操作考核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临床技能的教学质量。方法对本校2015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皮注射(青霉素试敏)的操作考核,随机抽取的200名护生的考核成绩,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持续改进。结果护生在该操作中对于未向病人解释用药目的占48%、抢救药品准备不全占49%、进针固定皮肤不紧占48%、进针角度过大占34.5%,对病人人文关怀及沟通较差43.5%。针对学生在皮注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本要点的培训和讲解,使学生明确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加强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结论护理实践教学中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讲解及考核,考核过程中应以模拟考核与标准病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操作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能力。

  • 标签: 护生 皮内注射 错误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资料。方法根据我院的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归纳,此次主要的护理内容有入院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结果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后,共有15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好转,2例无效,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突出,护理安全性比较高,效果比较好。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注射治疗后使用系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硬膜外 注射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子宫畸形过程中应用经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所有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经三维超声成像以及二维超声成像,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与效果。结果此本次研究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经二维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80.54%显著低于经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96.55%,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经三维超声成像应用在诊断子宫畸形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检出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 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行以推拿加正清风痛宁关节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前一组予以正清风痛宁关节注射治疗,后一组予以推拿加正清风痛宁关节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分析发现,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疼痛评分上来看,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经过治疗均下降,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对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行以推拿加正清风痛宁关节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正清风痛宁 关节腔注射 增生性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动脉旁路术治疗,观察组行腔介入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5.29±0.68)cm/s、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21.42±3.45)cm/s、踝肱指数(0.86±0.17)均高于对照组的(4.72±0.37)cm/s、(18.42±2.38)cm/s和(0.7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温度和跛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旁路治疗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瘘通畅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瘘通畅,同时其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施沛特关节注射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样本,全部给予施沛特关节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骨关节疼痛情况。结果采用施沛特关节注射液治疗后,74例患者中44例无痛,19例轻微疼痛,10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治疗前后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程度较大。结论可将施沛特关节注射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患者疼痛症状得以减轻,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剂 膝关节骨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在隙性脑梗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50例隙性脑梗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隙性脑梗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隙性脑梗 临床疗效 前列地尔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预防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蛛网膜下出血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和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unt-Hess分级评分、VMCA水平、并发症发生例数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MCA111.9±1.6cm/s,Hunt-Hess分级2.4±0.5分,并发症2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VMCA130.8±1.4cm/s,Hunt-Hess分级3.6±0.3分,并发症8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预防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他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注射,将所有鞘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2例,56例次)和干预组(13例,60例次);常规组在实施鞘注射时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实施鞘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干预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无痛远远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鞘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儿童白血病 鞘内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观察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注射,将所有鞘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2例,56例次)和观察组(13例,60例次);对照组在实施鞘注射时给予优质护理,而观察组在实施鞘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无痛远远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鞘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护理观察 儿童白血病 鞘内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美罗培南治疗)24例,实验组(给予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2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患者,给予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加上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术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