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补肾通淋汤配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在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治疗,且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补肾通淋汤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0%、72.41%,两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淋汤配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在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期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 补肾通淋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用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安全、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确诊躁狂症患者60例。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碳酸锉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丙戊酸镁与氯硝西伴联合治疗,观察疗程6周。疗效评定以躁狂量表作基础,安全、合理性以不良反应TESS量表为依据,结合药物机制综合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BRMS评分为(1.52±2.3)分,2周后为(14.2±1.2)分,与对照组的(17.2±1.6)、(16.3±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氯硝西泮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并分析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对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癫痫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各50例,治疗1组给予患儿苯巴比妥治疗,治疗2组给予患儿托吡酯片治疗,治疗3组给予患儿丙戊酸钠治疗,对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组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2组中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治疗3组中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三组治疗效果均较高,但组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1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治疗2组中共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治疗3组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治疗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给予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均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苯巴比妥的不良反应较高,因此在治疗中应根据情况,综合多方面考虑来进行选择用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苯巴比妥 托吡酯片 丙戊酸钠 小儿癫痫 疗效对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明胶肽过敏休克误诊硬膜外麻醉低血压。方法本院对接收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数量1例,年龄为28周岁,已经有40周孕期,需要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将该患者进行明胶肽使用。并在手术前8H内不允许进食及喝水,通过身体检查,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检查项目分别是心电图、血、尿液、血凝、肝肾功能、体格检查、血糖;在进行手术后,需要进行静脉开放,同时麻醉连续硬膜,这时需要进行明胶肽注射并静点,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5min后患者说有身体感觉不适症状,出现呼气困难,立即进行快速输液,需要进行大量氧气吸入,这时患者出现四肢及内侧、颈部、胸部布满各种豆疹及皮肤潮红,立即进行明胶肽停止注射,通过15min之后,患者生命特征出现稳定,手术结束,在60min之后四肢及内侧、颈部、胸部布满各种豆疹及皮肤潮红现象全部消失,并进行观察后,缓则在2H之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在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明胶肽过敏休克误诊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 标签: 聚明胶肽 过敏休克 误诊 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戊酸雌二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3.76±0.81)mm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117.56±10.57)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H(4.96±1.35)U/L、FSH(5.04±0.78)U/L、P(6.54±2.43)nmol/L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有利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且能有效提升治愈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围绝经期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钛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镍钛髌器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钛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相当,均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镍钛髌器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张力带 镍钛聚髌器 内固定治疗 髌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体(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肺癌组),同时选取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敏感度分别为65.00%、57.50%及52.50%,其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7.50%。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D-二聚体(D-D)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 片段21-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酚磺醛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酚磺醛。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酚磺醛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保妇康栓 宫颈糜烂 阴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体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其均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体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的D-二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体的最佳临界点为0.55mg/L,特异度为75.3%,敏感度为98.2%;C-反应蛋白的最佳临界点为5.93mg/L,特异度为71.7%,敏感度为61.8%。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与D-二体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D-二体(D-D)、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卵巢病变患者90例,其中卵巢癌患者50例(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患者40例(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D-二体、CA125及CA199的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D-二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三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体、CA125及CA199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体、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卵巢癌,D-二聚体,CA199,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浆D-二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为日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4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进行血浆D-二体(D-dimer)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血浆D-二体(D-dimer)水平检测情况。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血浆D-二体(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浆D-二体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血浆D-二体(D-dimer)水平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及钙蛋白、B型钠尿肽以及D-二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二体水平进行测定,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行相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三项指标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将急性肺栓塞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7例)和高危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急性肺栓塞组患者cTnI、BNP以及D-D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有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高于低危组患者的情况,除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D-D比较外,其余组间、亚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优于BNP,同时优于D-D,其中,灵敏度、准确度的比较上有cTnI、BNP显著优于D-D的情况,而特异性的比较上,则有cTnI显著优于BNP和D-D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结论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二体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钙蛋白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急性肺栓塞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