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老年哮喘重症患者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2017年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4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哮喘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哮喘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规范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规范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规范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PGⅠ、G17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规范性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性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的差异,进行治疗后虽均出现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实验组44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人数为4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54%,对照组44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0.45%,P均<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加用规范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规范性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 肾病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实验中心是医学检验教学中的重要基地,探索建设先进实验设备、合理科学实验室布局的实验示范中心,不仅确保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也是实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课题完成等的保证。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方法通过品管的管理的活动流程,对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周一至周日)自检验科对全院各病房的血标本留取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后,再对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至周日)期间标本管理进行调查,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溶血率由0.54%降低到0.081%,凝块由0.097%降低到0.028%,标本量少由0.002%降低到0.0025%,标本管错误0.02%降低到0.001%,采血方法错误由0.009%降低到0.0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失误率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血标本留取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吸虫病防控技术与示范II疫情纵向防治策略。方法示范区域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问卷调查,对防控效果与疫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持续3年血吸虫病防控技术和疫情纵向防治使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5%下降至0.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至0,洲滩螺情检查也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防控技术集成和疫情纵向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控技术 疫情纵向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施行医护同组排班制度的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1月于神经外科病房内开展医护同组排班制度,即把本科室25名护士分成总务团队1个(包括19名护师)与责任组4个(各包括5名护士),落实责任制。各组每天均需保持3名护士在岗,各在岗责任护士均每天协同医师进行查房。结果施行后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与施行前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施行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施行前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施行医护同组排班制度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改善,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医护同组排班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试点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对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带来的危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我们需要对深圳市某地区加油站进行卫生学调查以及职业病危害的分析,并以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为基础进行分析。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加油站环境中的苯浓度并未出现超标现象。但是,加油站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存在个人防护不到位的现象,根据目前的状态,我们需要在油库及加油站实施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避免职业病对工作人员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 标签: 油库 加油站 职业病 危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采用单双数球抽签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就职的42名工作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21名)与观察组(应用针对性防护措施干预,21名),分别对两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发生率与满意度进行详细比较并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职业危害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47.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污染物的回收点,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当则可会接触一些职业危害,因此医院需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予以重视,不断的强化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挤刮法,对1350名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并鉴定感染类型。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为53.78%。2009年级学生感染率56.47Yoo,2010年级学生感染率为50.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P〈0.05)。男、女生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4,P〈0.005)。单纯毛囊蠕形螨、单纯皮质蠕形螨与混合类型3种均存在,各种类型的感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P〈0.005)。不同性别、不同虫种感染类型的感染度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2,P〈0.05)。结论: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相对普遍,但以轻度感染为主。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有助于预防蠕形螨感染。

  • 标签: 蠕形螨 医学生 感染率 调查
  • 简介:该文结合生物化学教材内容,探讨了在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为医学院校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生物化学 医学院校 教学
  • 简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该文简要论述温州医学院如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及其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标签: 创新型人才 实验示范中心 医学检验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实习前进行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探究其在职业中感染防护的意识和影响。方法分别在2014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在2013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没有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将这些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当这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她们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在防护行为方面,还是在知识内容的了解方面都显著好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结论在护生前往实习之前,对她们进行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护生在工作中拥有感染防护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减少感染疾病。

  • 标签: 护生 职业感染防护 健康教育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职业卫生管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结果在该企业项目建成正式投产之后,在生产当中,可能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异丁烯、氨以及叔丁胺等。该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工人主要通过巡检方式接触,每天的接触时间在1h左右。结论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以及危害情况的综合分析,即能够在实现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以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应对处理,能够对无类比资料在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

  • 标签: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化工企业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择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及相关报告卡数据,分析确诊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2008年-2017年成都市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410例,涉及到7大类,其中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为主要职业病。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某区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需要重点防控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等职业病,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职业病 发病特征 防治对策
  • 简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该文通过把握质量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阐述了建立体系的具体经验和做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构建高效的质量管理平台。

  • 标签: 质量监控 监控体系 评价体系 制度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