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8月期间出院病历共1407份,统计分析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1407份出院病历中共包含中药注射442例次,运用率达到31.41%,而不合理用药共计159例次,相应不合理率为35.97%,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不当、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没有适应证、混合配伍、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疗程过长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中药注射的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食品防腐主要用来预防微生物诱发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属于食品添加,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使用食品防腐,将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性影响,不能保证食品的健康性,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应明确食品防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食品防腐剂 人体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胃黏膜保护是指对天然胃黏膜保护屏障有加强作用和修复作用的一组药物。这类药物在消化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是消化专科门诊用量大、不可缺的一组药。这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开发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黏膜保护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黏膜保护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联用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采用抗抑郁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剂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症采用中药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降低复发率,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眩晕症 中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施行药学干预,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17年8~10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施行药学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0%(37/200)和8.00%(1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72/200)和41.50%(83/20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腹水使用中医治疗和利尿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3年至2014年我院对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利尿和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对照组治疗内容,并增加中医辩证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月,对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和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89.7%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共有81.5%的患者治疗有效,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LB等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恢复速度和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尿和中医治疗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比单纯的利尿治疗优秀,临床中可以考虑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中医治疗 利尿剂 肝硬化腹水
  • 简介:摘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类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特别是在运用技术机理和建立预冻物料配方上难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冷冻干燥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其在生物制剂、药物以及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 标签: 药品 冷冻干燥技术 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将16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组(n=81例)与实验组(n=81例),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病症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结论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较中药颗粒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饮片 治疗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9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与中药饮片在治疗风热感冒方面都具有不错功效,从便利性来讲中药颗粒治疗更为便捷,从功效来讲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的要求为其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风热感冒的相关治疗。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中药饮片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治疗组(β受体阻滞),每组均分为48例,观察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7(97.9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39(81.25)%,两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心律失常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支气管扩张病人接受支气管舒张和吸入激素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病人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联合吸入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产生并发症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支气管扩张病人,为其提供支气管舒张和吸入激素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收获理想的康复效果,病人接受持续治疗之后,大部分病人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舒张剂 吸入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小剂量利尿预防肝硬化腹水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利尿、补充白蛋白、支持对症、保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腹水消退后停用利尿,观察组腹水消退后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及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腹水复发情况及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6、9、12个月肝硬化腹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胆红素、白蛋白、血钠、血钾等实验室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利尿可有效预防肝硬化腹水的复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复发 利尿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β受体阻滞在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96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的48例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8例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β受体阻滞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LVEF、心功能等级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LVEF以及心功能等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β受体阻滞应用到抗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减少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比索洛尔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是否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交替影响做详细探究。研究方法分别将24颗脱落的同一位置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将其任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组,第二组为B组,第一组采用丁香酚类封闭Endofil,第二组采用树脂类封闭AH-plus,然后在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每一组进行细分,每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a1、a2、a3、和b1、b2、b3,每一个小组四颗牙齿。将a1和b1用相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1%的氯化钠溶液);a2和b2采用另一种清洗剂进行清洗(15%乙二胺四乙酸+4.5%氯酸钠+1%的氯化钠溶液);a3和b3在a2和b2的基础上再加超声清洗。用树脂粘结固定纤维桩五天后,做成薄片,利用新型电子显微镜对每一组根管内壁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为纤维桩粘结强度a1组7.3兆帕,a2组9.2兆帕,a3组18兆帕,b1组10兆帕,b2组13兆帕,b3组19兆帕。利用三因素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相互影响,对每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溶液对根管进行清洗时,使用树脂类封闭的纤维桩粘结强度比使用丁香酚类封闭的高;超声波介入清洗根管时,两种封闭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清洗剂 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对其药理进行一定的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硝苯地平缓释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剂 轻中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单美托洛尔并暴露住院环境。比较两组办理退住手续的发生率及应对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有8人办理退住院手续,观察组办理退住手续发生率1.6%(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7%(7/60),差异性有显著意义。经过3个月治疗后组内比较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退避因子存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退避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余因子无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单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可能与美托洛尔使患者对住院的回避行为减轻有关。

  • 标签: 美托洛尔 抑郁症 应对方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多形性室速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多形性室速患者5例,给予美托洛尔5mg静注,0.5~1mg/min,2min后重复给药,用药次数3~4次,总量15~20mg,改用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2次/d。结果4~6h后,患者心电监护无多形性室速发生。结论静注美托洛尔在急性心梗溶栓后出现的频发多形性室速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心肌梗死 &beta 受体阻滞剂 多形性室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外渗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9-2015.9期间CT室接收的CT扫描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组间CT增强扫描造影外渗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造影外渗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外渗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外渗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CT增强扫描造影剂 外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