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

宋颖妹

天津市南开医院放射科3001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9-2015.9期间CT室接收的CT扫描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组间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

前言

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使得CT增强检查的效率不断提高,其能够保证检测效果,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1]。但是在为患者开展CT增强扫描过程中常需辅助增强扫描造影剂进行造影。故造影剂外渗事件在CT室频发。造影剂外渗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如若情节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表皮组织坏死,神经血管损伤[2]。故有效提高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干预对于检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42例患者,对其采用预见性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CT室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展本次研究。观察组(n=42)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7.1±20.3)岁;对照组(n=42)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3±20.1)岁。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开展,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相关事项有全面了解,系自愿参与,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纳入头、腹部扫描;无造影剂过敏患者。(2)排除标准: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知情不配合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详细询问患者过敏源情况,针对既往静脉注射史进行调查。及时为患者介绍造影剂不良反应情况,后为患者准备好一次性造影剂注射备品,为患者开展静脉造影剂皮试。如无异常为患者开展CT增强检查。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及检查前针对患者血管情况进行检查。血管是否脆弱,是否存在暴露不明显等因素。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判断患者是否容易出现造影剂外渗。如若患者是造影剂外渗易发人群可采用18ml氯化钠溶液静脉推注。完成推注后观察患者血管是否出现肿胀、疼痛。如出现该种情况则需重新选定位置开展静脉推注。如若位置确定不佳可采用锁骨下部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为患者开展造影剂注射。及时将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提升患者心理耐受度。告知患者CT增强检查的必要性和检查意义,坚定患者检查信心后为患者开展造影剂皮试注射如无异常开展CT增强检查。检查过程中针对患者情况耐心指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检查。如若患者出现渗漏,应及时停止注射并拔出针头。后针对渗漏部分可局部按压15min。24h内为患者开展冷敷处理。每120min更换一次冷水袋。48h后改成热敷。交叉使用50%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如若患者渗漏严重可留院观察,及时关注造影剂外渗对于患者皮肤的损伤程度,着重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感觉等,直至肿胀消失方可出院。

1.3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组间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差异[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造影剂外渗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CT增强检查是为患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水溶性造影剂后,为患者开展CT增强扫描的一种方式[4]。而静脉注射的含碘水溶性造影剂可使病变部位清晰呈像,保证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但是在CT增强检查之中,常出现造影剂外渗现象。其对于患者皮肤和身体均有较大损伤性,需严密防护[5]。

表1两组造影剂外渗情况调查分析表[n(%)]

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护理模式的一种,其具有先知性。预见性护理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风险,以便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保证护理质量。预见性护理可保证护理程序的安全有序进行,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实验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情况进行预防效果十分理想。预见性护理首先对患者血管情况进行检查可综合评估患者造影剂注射情况。针对较易外渗患者增加关注度以降低外渗发生率,针对造影剂外渗易发人群可采用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观察患者血管情况。如无异常可为其注射造影剂后实施CT增强扫描,如存在异常则需更换位置开展造影剂注射检查。本次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造影剂外渗患者,一经发现及时对其开展外渗处理。故造影剂外渗情况未对患者皮肤产生较大损伤。而对照组患者注射造影剂时出现造影剂外渗现象较为严重,要为对照组造影剂渗漏严重患者开展紧急处理。有1位患者造影剂渗漏严重,将其留院观察。由于该名患者年龄较大,故3d后确认造影剂外渗消肿后允许其出院。王俊卿等人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防止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中,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探究[6]。其证实了本文的结论,增加了本文的科学性与可信度。但为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过程中需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造影剂外渗情况及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程序,才能够保证对造影剂外渗预防和处理效果,以便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美洲,刘辉佳,富彦,等.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5):2569-2572.

[2]张娟,陈金凤.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29-934.

[3]童芳,蔡博宁,黄玉荣,等.预埋留置针在肿瘤放射治疗增强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5):76-79.

[4]许丽君,陈晨,张桂敏.CT增强扫描中碘比醇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0):75-76.

[5]陈义,邱凯凯,敬茜.临床护理路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36-138.

[6]王俊卿.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防止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5):1914-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