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65例心绞痛患者,将其24小动态心电图或(和)发作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4小动态心电图或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其中3例发作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9例出现T波倒置或平时T波持续倒置发作变为直立或低平、45例有ST段压低(≥0.1mV)、5例难以捕捉心电图异常的患者24小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绞痛发作ST段变化,T波变化。结论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检查在心绞痛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60以后首发躁狂抑郁发作症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使用精神药物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规范应用精神科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看我院病案室的出院登记本记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精神科出院病历4234进行筛选,从中选出60以后(包括60)首发,诊断躁狂抑郁发作症住院患者病历34本为样本病历(8.03‰)。对每本病历的用药名称、药物剂量逐项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男27例,女7例。年龄60-78。平均64.6。临床分型躁狂发作16例,抑郁发作14例,躁狂抑郁发作4例。治疗过程药物治疗28例,无抽搐电休克(ECT)治疗6例。转归治愈23例,显进4例,好转3例,无改善4例。药物治疗方面抗抑郁药米氮平、氟西汀、舍曲林。抗躁狂药碳酸锂缓释片,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维思通,其它;氯硝西泮、佳乐定。合并用药29例(85.2%),单一用药5例(14.8%)。结论本组资料结果显示,首次住院躁狂抑郁发作精神病人当中。精神科用药情况,大多数都采取合并用药(29例)占85.2%),药物剂量较常规治疗剂量低,说明老年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不管何种药物治疗,应以低剂量为主。

  • 标签: 60岁首发 躁狂抑郁发作发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病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本文全面论述了传染病发生时疾控部门指挥和配合社会各界应该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 标签: 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75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以上冠心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S、LVEF、心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75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例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和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进行研究,参照组50例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施予综合护理干,。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分娩后以及分娩后24h的失血量均少于参照组产妇的(t=11.54、29.35、9.70,P<0.05)。结论在产妇产、产后施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妇的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产时与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常规胎心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组进行产胎心监护和临床护理,以此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产时胎心监护 临床护理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急性、严重的大量失血,可导致包括患者机体凝血障碍在内的严重病理生理紊乱。此时,需要对包括病因在内各种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快速、合理地输注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往往对拯救生命起到关键作用。定义及病因大量出血一般指失血量占体液总量30%以上的急性失血。由此关联的大量输血,国际上有以下3种定义。124h内输血量≥8~10u红细胞(每单位以450mL±10%)计,即接近或超过总血容量。

  • 标签: 大量出血 输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出血以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8例临近分娩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开展产妇产出血以及产后出血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及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75.6±16.2毫升和112.9±16.5毫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0.8±15.6毫升和213.2±17.4毫升(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分别为31.7±10.2分和32.7±1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3.8分和39.7±13.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产妇产及产后出血量的明显减少,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妇 产时出血 产后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病3小内80以上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90天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组在溶栓后NIHSS评分减少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随访m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急性溶栓治疗在高龄脑梗死患者中也是极大获益的。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肌肉注射发生晕厥患者24例,与同期未发生晕厥患者4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晕厥组6以下患者与60以上患者更多,饥饿患者多,注射表现有恐惧情绪者较多,与未晕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饥饿、恐惧,幼儿和老年患者多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恐惧情绪,避免患者在饥饿下注射,并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护理。

  • 标签: 肌肉注射 晕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1d内、2d内和3d内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满意程度情况看,观察组的96.77%相比对照组的74.19%更佳,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偏头痛 舒适护理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子宫内翻是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是产并发症中极为罕见的,但也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胎盘剥离的前、中、后,约占72%,

  • 标签: 急性病 子宫疾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当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的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的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少产后出血量,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区30以上居民中鼾症患病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的流行病学调查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徐汇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4区6个街道30以上常住居民9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到问卷808l份(应答率为84.3%),有效问卷6826份(有效率为84.5%).其中打鼾者占57.1%,中重度打鼾者占23.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者比例逐渐增加,但70以后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尤其中重度者.不同程度打鼾患者的日间嗜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海市区30以上人群鼾症患病率为57.1%,同样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上海 鼾症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组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组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9.8×109/L,红细胞为4.1~5.3×1012/L,血红蛋白为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为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09~338g/L,血小板为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为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中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参考区间 血常规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在70以上的患者在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0的患者72例,对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肾功能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70以上老年患者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这个小样本的对比说明碘克沙醇作为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剂是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也是安全的可以推广的,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这样基础疾病的患者,但因其价格较高,使用受到一定局限。

  • 标签: 碘克沙醇 冠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相蛋白(APP)的测定在小儿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结果: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性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的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出血的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的患者200例,均行保守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出血的因素。结果有胎心、瘢痕厚度较薄、局部包块较大、治疗前HCG>50000U/L、清宫术前GCG>50000U/L及病灶类型均是影响保守治疗患者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和观察胎儿的胎心、血清β-HCG、瘢痕处肌层厚度及局部包块的大小等指标,避免发生出血。

  • 标签: 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 保守治疗 出血 影响因素